第64章

  秋露露笑着点点头,封媛看着他们的背影,脸色阴沉,“除非你跟东方家断了关系,不然,我们的婚事不会终止。”
  东方岩顿住,“谢谢你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看向突然出现在面前的男人,男人的身材颀长,穿着黑色大衣,拎着个行李箱。
  东方岩和他对视,眼神里的敌意很明显。
  阮晴真想吹一声口哨,人到齐了。
  东方岩挡在秋露露面前,像炸毛的狗,“你来干嘛?”
  唐旭尧无辜地笑起来,“我来度假啊。”他看向秋露露,“露露也来了啊。”
  秋露露点头,“好不容易有休息时间,我们出来逛逛。”
  “做你们这行的,有假期不容易,是要好好逛逛。”唐旭尧笑得人畜无害。
  东方岩如临大敌,他看出来了,今天就是他的倒霉日,早知道就不出津口市了。
  唐旭尧拎着行李进来,瞧见了阮晴和萧景赫,笑着上前,“萧队长,阮警官,你们也在啊。”
  萧景赫同样看戏看的兴致盎然,“是啊,出来……逛逛。”
  唐旭尧笑,“不介意我跟你们一起吧,我一个人,有点无聊。”
  萧景赫颔首,唐旭尧:“我去放行李,等下过来找你们。老板,我的房间在哪儿?我走错路了……”他的声音逐渐远去。
  门口的人还在对峙,封媛也要跟他们走。
  东方岩咬牙,既然大家都来了,他为什么要走,他拉着秋露露坐回去,“咱们不走了。”
  封媛拍手称好,秋露露的眉头却皱了起来,她有种不好的感觉,该不会有什么事要发生吧。她默默吃着菜,在和东方岩的关系中,一直是东方岩处于主导地位,秋露露默默跟随,既然东方岩说不走,就不走了吧,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
  民居附近以当地的风土人情为旅游卖点,这是离津口市最近的,有特色民族风情的地方。这里的建筑建造于两百年前,保存完整,很多古建筑爱好者,慕名而来。
  吃好饭,阮晴一行四人,不,应该是五人,唐旭尧加入了队伍,准备到古街上逛一逛。
  古街上有许多游人,他们在古建筑前拍照留念,有的跟随导游,听古建筑的介绍,还有单独的游客,只为拍古建筑的照片。
  徐彩华和江玉走累了,找了家咖啡店休息,让三个年轻人逛。
  阮晴很喜欢这里,这里的建筑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置身其中,能让人忘却自身的烦恼。
  她跟在导游后面,听她讲关于古建筑的故事。等她听完才发现,萧景赫和唐旭尧不见了。
  阮晴诧异,这俩人竟然把唯一的女士,她,给丢了。索性跟着导游走,边走边听,竟将古建筑逛遍了,天也暗了下来。
  手机在口袋里响,阮晴接起来。
  萧景赫道:“你在哪里?过来听戏。”随后发了定位过来。
  古建筑的正中央有个戏台,每缝3、6、9会有演出,演的是古城的故事。
  传说古城最早是一片荒地,有一个姓姬的家族逃难到这里,他们见这里风水好,便定居下来,建造了古建筑。他们自称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建造了宗祠,还造了戏台,每逢重大节日都要演出,以祭祀先人。
  而戏里唱的就是这个故事。
  戏文里说,姬氏家族最早建造的时候,总在封顶的前一天,建筑无缘无故地倒塌。族里有懂风水的人看了,说是原来占据这块土地的人,不同意他们定居在这里,如果要执意定居,就要献上祭品。
  族里有声望的人商量着,找童男童女献祭,献祭的人家得享百年的供奉。
  有的人家心动了,反正吃不饱,养不起孩子,倒不如献祭了,换百年子孙安稳。
  看到这里,阮晴想走,这什么年代了,还宣传这个。
  徐彩华看得津津有味,按住她,“不准动,听完再走。”
  阮晴耐着性子听,族里挑出来两个孩子献祭,封在了棺材里。在献祭的头一晚,两个孩子被族里拥有正义感的青年偷偷放走。
  族里的人知道后,把青年绑了起来,要用火烧,重新献祭。青年的朋友们,奋起反抗,救了青年。他们发现了建筑总是倒塌的原因,原来是地基不稳,有一块地基里含有流沙,随后加固了地基,建筑得以建造。
  姬姓家族此后便定居在这里,盖了一幢又一幢的建筑。直到现在,姬姓家族还在,只不过搬到了楼房里,这里就成了旅游景点,给县里创造营收。
  为了表彰姬姓家族的贡献,大家统一表态,把县名改成了姬县。
  戏唱完,徐彩华和江玉满意地升了个懒腰,徐彩华道:“饿了,去吃饭吧。”
  五个人吃完饭,赶回民居。
  民居的院子里点亮了灯,游客坐在院子里,看星星,聊人生。
  中午在餐厅里打孩子的爸爸和母子也在,唯独不见小女孩儿,阮晴暗叹一声,进了屋。
  玩了一天累了,阮晴早早洗完就钻了被窝,拿了本书看,看着看着,直犯困,便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听到院子里一阵嘈杂,有个人喊孩子不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