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今日三法司会审,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正副长官都要到场。
  事关护銮卫副都统,且护銮卫乃皇上近卫,由云麾使越大人发起重审此案,自然护銮卫也要出人督管。
  其中正长官都统崔博勉刚好昨晚上得了风寒,今日告病。副都统陶雷是案中被审之人。往下顺位的主理者正是越崚非。
  当他出现在衙门里时,所有人都全身紧绷,即便朝中一二品大员,亦是神色紧张笑容变得不自然。
  谁人不知这位煞星之名。
  堂堂正三品副都统、他的上峰,他都敢亲自调出案子亲自找证据重审。
  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厚重大门打开又闭合,越崚非挟着满身寒凉入内,朝众人客气见礼,一番谦让后他主动坐于下首。
  这案子说简单其实很简单。
  京中一民名唤刘刚,路遇一女子呼救。女子身上有刀伤浑身是血,刘刚大惊,送她去药堂治疗。最终女子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亡者夫君名唤孙华,孙华反告刘刚杀了妻子。
  药堂的郎中和伙计为刘刚作证,言道女子死前曾拉着他们说过数次,她是被丈夫所伤,刘刚实在是好人送她来看病。
  孙华不知托了什么关系,竟被判无罪,而刘刚锒铛入狱。
  孙母不齿儿子行径,亲自到衙门举报儿子杀妻,亲自证明儿子才是凶手,字字泣血。
  也是巧了,孙华恰好是陶雷家中一仆从的亲戚。而判他无罪的,是陶雷的一个手下。手下听闻孙华和副都统有关系,大笔一挥定了刘刚的罪。
  孙母上告时,接手的是京兆府。
  京兆府听闻事关护銮卫,并未细究,转手把案子上呈。
  原本案子到了司务云麾使的手里。
  司务云麾使乃文职,平时关乎情报和暗桩类的事情到不得他手里,这种百姓的闲杂案件也不会到他一个四品官手里。
  他正疑惑着怎么回事,陶雷已经派人来拿卷宗了。
  上峰亲自来要,他自然奉上。
  副都统陶雷不愿承认手下人判错案子,且家中仆从跪求到了他跟前,为显自己威势,他坚持判孙华无罪,直接判刘刚斩立决。
  刘刚就此没了性命。
  孙母深觉自己愧对刘刚,愧对儿媳,一头撞死在判决衙门外的街道上。证人药堂郎中和伙计作伪证被羁押,老郎中不堪折磨死去,剩下的两名
  伙计一死一伤,活着的那个也只半条命在了。
  孙华洋洋得意,甚至不曾把母亲好好下葬。
  街坊邻居知道他素来刻薄专横,平日就爱吃喝嫖赌,每天都拿棍子责打其妻,百姓们都道这是判错了案。无奈衙门里不好好办案,他们即便想帮刘刚伸冤也无处告状。
  案子原本就此终结。
  前段日子陶雷奉命出京办案。
  与此同时,掌司印云麾使越崚非突然出手,把此案拿出重审。细列陶雷罪名十数,当即捉拿孙华,又派手下快速于街坊中搜集孙华案罪证,于大树下翻出他杀妻刀器。孙妻尸体请出,让仵作重新验查。
  街坊邻居无不拍手称快,踊跃参与作证。
  有陶雷的亲信想要出京报信,一个个都没能真正走出京郊范围就不见踪影。
  现在人证物证俱全,只需三法司会审定案,那陶雷再无逃出生天的可能。
  可是谁当主审官,这是个问题。
  护銮卫乃天子近卫,能入其中的都是官宦世家子弟。
  陶雷乃忠毅伯嫡次子,母亲出身魏国公府,正儿八经的公卿子孙朝廷命官。谁出手主审都会同时惹上两边的人,实在不是好差事。
  无论刑部、都察院亦或者是大理寺长官,都不愿接这个主审官的烫手山芋。
  其中以刑部尚书和都察院督御史品阶最高,他们互相看看,最后刑部尚书主动起身,笑着与那屋中最年轻坐于下手的少年拱了拱手。
  越崚非起身见礼。看他们都不愿,礼貌地谦让一番后坐上主审官位置。
  他行事雷厉风行,先重判孙华杀妻案,不过短短半个多时辰便将物证一一呈上,且把人证都询问一遍。最终定案。
  紧接着把“草菅人命徇私枉法明知故犯罪加一等”的罪证切实加入陶雷的诸多罪证之中。又审陶雷其他诸如“欺压百姓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犯下的诸多罪案,特把其中关乎一百多条命案的诸多官司列出,把其中有牵扯的人证物证快速过了一遍。
  再两个多时辰后。
  越崚非与作见证的三法司诸官员一一签字盖印,火速派了护銮卫亲自把卷宗呈交圣上。
  不等圣意出来,越崚非已迅速派人把护銮卫中陶雷的亲信尽数捉拿。
  这些护銮卫知道越大人重审孙华案的事情,本没太放心上,却没想到越大人竟敢顺藤摸瓜把陶副都统都给审了,还是在陶副都统不在场的情况下。
  这算哪门子的审案?
  哪有被告之人不在场就审的?
  因此并没当回事,只以为是简单走个过场,稍后判副都统无罪便可。
  直到被抓,他们才恍然惊觉——陶副都统怕是要完。
  不多久,圣上朱批下令逮捕陶雷。
  有人说朱批非皇上亲手所书而是太子殿下代劳,也有人说皇上圣明此举定是皇上想要清肃朝廷重正风气。
  无论如何,圣旨已下,陶雷再无逃脱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