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她对他有过怨怼,后来看清了,又觉得自己幼稚而可笑。人生苦短,为何要为了些不值当的情情//爱爱浪费光阴?
  重逢至今,他为她做了许多事。他在别人都质疑她的医术时支持她;在别人怀疑她下毒时力挺她;他找了神医治好了她从儿时便患上的惧黑症,还有许多许多。
  楚明熙定定地回望着他,从他的眼底看出他的痛苦。
  见他如此,她的心里也不好受。
  “何况殿下和我之间的问题依然存在,您和我身份悬殊,从前是,现在是,往后也会是。更遑论您和我想要过的日子,我们渴望的东西,从来都不一样,从前我便经历过这些痛苦,我不想再经历一回。”
  他们本就是云泥之别,并非是她妄自菲薄,而是这本就是不争的事实。哪怕他今日不在意这些,谁又能担保往后他必不会心生悔意?
  眼下他或许是当真喜欢她的,可她没法相信他的爱能长久,她好容易才从过去走出来,她害怕自己再陷进去,重蹈覆辙,患得患失的滋味她从前便已尝过无数遍,她不想再变回以前那个可怜巴巴的楚明熙。
  “我看得出来,殿下是位心系百姓的好太子,日后也定会是一位心系百姓的好皇帝。我不恨您,可我没法大度,从前的那些事给我带来太多的痛苦,至今我都没法忘记。”
  她的心早已失望过多回,她不敢再冒险,生怕触痛了一身的伤。
  年少时想法简单又单纯,情窦初开时,人往往都会变得太过执着,哪怕为了一个‘情’字撞得头破血流,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她恨过他、怨过他,后来她才慢慢释怀,试着与自己和解。
  从前的事其实严格算起来也不全都是他的错,只因为她曾经心悦过他,他便也应该对她动心么?
  不喜欢一个人,又有什么错呢?
  眼泪从她脸上滑落下来,楚明熙吸了吸鼻子,别开脸,用手背飞快抹去,过了好一会儿,情绪才慢慢平复下来。
  “我会尽力想办法去释怀、去跟过去的那个自己和解,所以请殿下不要再来找我,我和殿下就此别过,还望殿下往后身子康健,心想事成。”
  容玘闭了闭眼,掩去眸中的浓浓哀色。
  身子康健,心想事成……
  没有明熙在他身边,他又怎会心想事成?
  最令人绝望的不是她不爱他,而是她心中虽有他,却不信他。
  他不怪她对从前的事耿耿于怀,当初是他伤她伤得太重、太深。
  翌日天色才露微白,楚明熙未跟容玘辞别,就和叶林石竹他们带着行李离开了。
  一阵忙碌过后,周遭又归于平静。
  李泰掀帘进屋,见容玘负手立在窗前,对着窗外微微出神。
  屋内静悄悄的,唯有清脆的鸟鸣声不时从窗外传来。
  李泰来到他跟前,试探着问:“殿下,您要不去把楚大夫追回来罢。”
  楚大夫才上马车没多久,倘若殿下这会儿便急急出门,骑上快马一路疾行,未必追不上楚大夫他们。
  那日他忍着羞耻心躲在门后偷听了几句,听话中的意思,楚大夫心里分明还是有殿下的,而殿下又是极在乎楚大夫的,殿下眼疾又已痊愈,楚大夫虽说着要离开,但殿下多哄着些楚大夫,楚大夫未必不会心软。
  楚大夫和殿下两情相悦,若是就此分别,岂不是可惜至极。
  容玘神色凄然:“不必了。”
  他是渴望跟明熙破镜重圆,可无论如何,他都不想看到明熙有一丁点儿的痛苦。
  ***
  楚明熙在湖州本就名声极好,妇孺身上但凡有个病痛,便会前来仁安堂寻她医治,自从她去了一趟京城后,也不知是谁从某处打听到她治好了长公主久病难愈的旧疾,为此长公主还亲笔题词了“医者仁心”的牌匾赐于楚大夫,楚明熙愈发名声大振,前来仁安堂看病的人几乎要把门槛踏破。
  楚明熙将医馆托付给了叶林和石竹她们,带着惠昭周游四海,间或在途中行一下医,为羞于找男大夫的女病人看病问诊。
  这是她从前就有的心愿,而今不过是换了个人陪在身侧。
  日子匆匆而过,转眼已是几年后。
  深秋时节,枝头的桂花被雨水打落满地,鼻端轻嗅,仍是有一股股极浓郁的桂花香扑鼻而来。
  前日下了一场大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处处望去一片蒙蒙细雨。
  因着下雨的缘故,街市上不甚热闹,连带着下饭馆的人也少了许多。
  这日,楚明熙得了空,带着惠昭去天香楼吃饭。
  天香楼名声在外,哪怕是下着雨,店堂内也照旧坐满了食客。
  楚明熙要了一间包间,跟着伙计上了二楼。
  伙计将一道道菜端上桌,楚明熙夹起一块酱鸭才要塞入口中,耳中忽而听得隔壁的包间里有人议论道:“先帝怎会留下诏书传位于五皇子,五皇子今岁不过十二岁。”
  “话倒不是这么说,据闻,先帝临终前给当时的五皇子指了辅助大臣,由那几位大臣辅佐小皇帝执政。皇上是英明圣君,他挑中的大臣,大抵也错不到哪去。”
  另一道声音跟着道:“怎地传位于五皇子,不是二皇子才是太子么?二皇子二十有六,且文武双全,又曾屡次立有大功,为何不是二皇子,反倒将皇位交予五皇子?”
  “你不知道么?前些时日二皇子主动让贤,无论先帝和如今的太后如何劝说,二皇子都执意如此,先帝无奈之下,只得另选五皇子继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