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皇子视线在他脸上逡巡了片刻:“二哥,听说你的婚事朝后拖延了?”他叹了口气,说话时声音里透着些许惋惜,“当真是可惜,臣弟可一心盼着喝你的喜酒呢。”
  容玘负手而立,默默回视着三皇子,毫不意外地从他眼底捕捉到一丝没能掩饰住的不怀好意。
  三弟和他只差了一岁,数年未见,没想到三弟仍是这般沉不住气。
  宁贵妃在宫中备受圣宠,屡次为三弟收拾残局,若是凭三弟自己的能耐,恐怕早就失了圣心。
  他清浅一笑,缓声道:“皇祖母刚过世,三弟这时候还想着吃喜酒……”容玘轻轻摇头。
  三皇子面容僵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略微聊了两句,他便道有事辞别而去。
  容玘微微颔首,敛去唇边的笑容,立在原地目送他离开。
  ***
  楚明熙终于在当地安顿了下来。
  近来她很忙,白日里忙碌于给人看病,夜里趁着有空静心钻研医术。
  正如祝大娘那日说的那样,自打村里来了位女大夫,住在附近的女村民有生了病不愿给男大夫瞧的,都会朝她院子里跑,而她也不负众望,用她的医术治好了病人。
  来她这里看诊的,几乎都是住在同一个村的人。这倒无所谓,只要能将病医好,在哪看诊不是看诊。唯一让人头疼的就是来看热闹的人,远比正正经经来看病的人要多。
  这也难怪,村里本就没什么新鲜事,乍然来了一位能治百病的大夫不说,竟还是位女大夫,年纪轻轻的,容貌秀美,说话的时候也和和气气的,说是京城里来的大家闺秀她们都信。
  这样的条件,嫁入高门都未必不能做到,若真能嫁入高门,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就都有了。便是嫁不了高门,大抵也不会嫁的太差,丰衣足食的日子总归是有的。
  放着如此舒心的日子不过,怎就这么想不开,跑来她们这小村子里当女大夫了呢?
  起初见来她院子里的人大多都只是来瞧热闹的,楚明熙不免有些气馁,不过细想了一下,她便又释然了。
  就算只是过来看热闹也无妨,总归在外行医,讲究的是一个好名声。口碑是一点点做起来的,她身为女子,比男大夫又多了几分不易,世人总觉得女子处处不如男子,从前就遗留下来的偏见,又岂是说消除就能消除的。
  好在她也不完全是为了挣些银两,能帮到别人一点是一点,倘若她的医术当真能帮到附近的村民,免了她们再受病痛之苦,那么她就不算白忙活。
  村里的人歇得早,天色才刚擦黑,白日里围着看热闹的村民们早早就回了各自家里。
  楚明熙栓上院门,做了一顿简单的晚膳匆匆用过,洗了碗筷,便又坐回桌前写字
  。
  外祖父留下来的那本医书她已整理得差不多了,按照先前的进度来计算,约莫再过半个月便能将医书写完。
  屋里点着两盏油灯,将昏暗的屋子照得敞亮。
  夜里点两盏油灯着实是有些浪费的,且油灯气味重,在此处住了这么些时日,她仍是有些闻不惯,无奈她怕黑的毛病至今还没个起色,石竹和忍冬又不在她身边,她心里着实没底,万一真发起病来,她根本不敢想象她会如何。
  眼下这日子过得清苦,甚至还有些单调无趣,可再如何,也比在悠兰轩的日子有意义多了。
  她做着她最喜欢做的事,虽则平日里来她院子里的人瞧热闹的居多,但她能感觉得出来,她们对她并无恶意,只是有些好奇罢了。
  其实她并不如何怨恨悠兰轩的那些丫鬟婆子,她出身普通,与容玘身份悬殊,无论她再如何善待那些丫鬟婆子,她们仍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她。
  而今这样最好,她不用再忍受她们的不喜,还能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
  一想到悠兰轩,她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容玘。
  到了此刻她才察觉到,若非今日碰巧忆起从前在悠兰轩的那些事,她竟已好几日不曾想起过他了。
  她的唇角不由自主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
  那日决意离开京城、离开容玘,她便已对他死了心,可她没法否认,有时候她还是会不受控制地想起他、回想起他们的过往。
  她能决定自己的行为,逼迫自己离开他、不再卑微地乞求他的爱,她却没法控制自己的心。
  从前的她,是实实在在心悦过他,喜欢到光是坐在他的身边默默地看着他,心里都是甜的。
  真心爱过的人,又叫她如何转头就能忘得一干二净?
  先前她总是硬逼着自己不去想他,她总以为她还要再等上好久才能自然而然地忘了他,今日她才发现,自己并不曾刻意做过什么,却已是好几日都不曾忆起过他了。
  这是否意味着,哪怕哪一天有人在她面前提起他的名字,在她心里也再生不起一丝波澜了?
  她会忘了他、忘记从前所有那些不愉快的事。
  次日晨起后,楚明熙仍保持着前一晚的好心情。
  粥刚熬上,外面有人叩了叩院门。
  时辰尚早,她本想趁着还没人过来之前备好早膳填饱肚子,听得有人敲门,她走出灶房,将院门打开。
  站在门外的祝大娘捧着一盘热乎乎的糕点,一壁走进来,一壁笑着道:“楚姑娘,你还没吃饭吧?”
  “没呢祝大娘。我刚把粥熬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