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姜清窈微愕,借着月光辨认出是一只狭长的绒布盒子。她似有所觉,喃喃道:“这是......”
“打开看看?”谢怀琤望着她。
她依言打开,却见里面是一只通体剔透的簪子。那簪子是碧玉雕琢而成,上头嵌着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姜清窈惊讶不已,一时间愣住。
“在江南时,我无意间看见了这簪子,”谢怀琤握住它,“这是江南一位名声卓著的老师傅亲手打造的。那位师傅与我母妃颇有些渊源,我便向他买下了此物。”
他缓缓抬起手,用簪子比着她的发髻,却不敢触碰,只小心翼翼问道:“窈窈,你喜不喜欢?”
少年的语气轻柔,仿佛生怕惊动了她一般。姜清窈看着他握着簪身的手指紧张地攥在一处,心中蓦地一软,便低了低头,道:“替我戴上吧。”
谢怀琤的手腕一僵,迟疑着道:“窈窈,你知道簪子的意义是——”
“我知道,”姜清窈打断他,面上带着盈盈笑意,“我很喜欢。”
她的眼瞳清亮如月光,一圈一圈收拢着他所有的忐忑与不安。谢怀琤的心缓缓落了下去,进而被浓浓的狂喜与甜意包裹住,整个人有些醺醺然。他屏息,借着月光的映照,稳稳地将簪子插上那乌云般的发髻。
明珠生辉,在少女如画般的眉眼映衬之下,也显得黯然失色。
她转了一圈,背对着他,侧了侧头,抬手摸着那簪子问道:“好不好看?”
他一眨
不眨地盯着她:“自然是好看的。”
背上一暖。谢怀琤上前,克制却又用力地自身后抱住了她。他低沉的喟叹在她发顶幽幽响起:“窈窈,我终于又能够这样真切地触碰到你了。”
姜清窈覆住他揽着自己腰身的手,心中亦是一片安然。这些时日为那件似是而非的往事所担忧、所胡思乱想的一切心绪,都在他的怀抱里悄然融化开来。
两人静静相拥了片刻。姜清窈垂眸,盯着那道清峻挺拔的身影与她的影子交织在一处,影子的边缘是柔和而模糊的,仿若笼上了一层虚虚实实的光晕。但,相拥的温度是真切的、不可忽视的。
他就那样沉默地站在她身后,将她容纳在自己的阴影之中。
“我有一句话想要问你。你一定要告诉我真话。”许久,姜清窈缓缓开口。
谢怀琤不疑有他:“什么?”
少年身上淡而幽微的薄荷冷香丝丝缕缕萦绕在鼻间,姜清窈忽觉眼眶酸涩,泪意几欲汹涌而出。
她咬住唇,下意识伸出手,用手指在虚空之中沿着他的样子勾画着,触摸着他的面庞。
“当初那个人......其实就是你。”
“对吗?”
第68章 交心 他不会再松开她的手。
身后陷入一片长久的安静之中。
姜清窈没有回头, 依旧盯着那映在脚下的影子,抑着嗓音里的颤抖,轻轻道:“那个将我从水中救出来的人, 是你。”
圈在她腰间的手蓦地收紧,却并未显露出强烈的压迫感,而是隐约透出些无措。他依旧沉默着, 只呼吸略微急促。
“掖庭的人说, 匆匆一瞥之间被什么饰物闪着的微光晃了眼,而恰好彼时只有太子在腰间佩着金珠, 因此所有人都认定那一定是太子;可是,你的玉佩上分明也有一颗。”
“......难道仅凭一颗金珠, 便能断言是我吗?”许久, 谢怀琤低沉的声音响起。
姜清窈轻轻挣开他的手臂,转过身,抬手扯住了他的衣襟, 迫使他俯下身来看着自己。她盯着他的眼睛, 道:“自然不单单是这个缘故。”
他被她的眼神所惑,下意识喃喃问道:“那你为何如此肯定?”
“或许你会觉得这很荒谬,”姜清窈苦笑,“因为我的感觉告诉我, 那个人绝不是太子。”
“虽然当时我因落水而失去了意识,但这些日子我屡屡梦见那时的情形,也愈来愈清晰地回想起那个人,”她望着谢怀琤,目光自他的眉眼一路向下,“我想,我没有猜错。”
“那日他的气息和力道, 和今日别无二致。”
“更重要的是,”姜清窈攥紧他的衣裳,“那日我问你,知不知道当年我落水之后,究竟是何人救了我。你的回答也让我心中有了怀疑。”
谢怀琤面上掠过一丝茫然。
她淡淡笑了笑:“我落水之事并没有广而告之,若你并未亲眼所见,只是近日从旁人口中得知,那么你一定会率先问起我落水的情形和缘故,可你没有。你只是匆忙地说,你不知道救我的人是谁。因此,你只是想要刻意撇清此事,却忘记了掩盖好自己的异样。”
谢怀琤垂下眉眼,却没有再说出更多否认亦或是反驳的字句。他的侧脸被月色镀上了一层温软的光,显得格外柔和。
“窈窈,我——”他欲言又止,最后挫败地低下头,“我知道,以你的聪慧,迟早会看出真相。我自以为费尽心思地瞒住了你,谁知还是在你面前无所遁形。”
“是,那个人确实是我,”谢怀琤眸底泛起一丝伤怀,“我从江南回来后,从福满那里得知了太子之事。”
“既然是你,为何当年你不发一言?”姜清窈仰头看他,语气发急,“我醒来后第一件事便是想找到那个救了我的人,可惜你却走得那样快,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以至于我时常恍惚,想着当初是不是自己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