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可他没想到,六皇子一个小辈,居然敢随意攀扯父皇的妃嫔,言语间如此不敬!孩子年纪尚小,并不见得知晓当年内情,又会是谁告诉他的呢?
  答案不言而喻。
  只是出乎皇帝意料的是,谢怀琤却并未拿此事告状或是诉苦。此事分明是六皇子的错,可他却一言不发。倘若他真的轻描淡写叙述了当日的缘由,必然会激起自己的慈父之心。
  如果谢怀琤果真是在想方设法邀宠,为何却避而不提?
  皇帝眸色冷沉,如笼罩上了浓雾,让人辨不清其中的情绪。片刻后,他疲惫地摆了摆手示意梁有福退下。
  殿内静悄悄的,只萦绕着淡淡的四和香气味。皇帝出了会神,慢慢将那只锦盒取了出来。那叠纸张已经被他好好地捋顺抚平,放进了盒子里。
  他这几日已看了几页,今日又继续揭开了剩下的一张,凝神细看着。
  这一张纸上,女子的笔触看起来轻松而愉快,显然落笔时心情不错。皇帝逐字逐句默念着,忽然觉得有种前所未有的情绪冲击着心头。
  那些年,她受了多少人的嘲讽和冷眼,却总是对自己浅笑盈盈。暗地里,她又该有多委屈?
  可她却一声不吭,从不诉苦。
  而她的孩子,真真是同她一样的秉性。皇帝静静想着,缓缓闭上了眼睛。
  *
  久不来长信宫,姜清窈在殿前驻足,抬头看庭中那几棵枯了许久的树木竟已发出了新芽,那青翠欲滴的枝叶随风轻轻摆动,更添了几分生命力。她有些出神,心想这是不是代表着谢怀琤往后的日子也会如这新叶一般,从此向阳而生,生机盎然?
  这样想着,她的心境也明朗了不少,便拾级而上,却恰好遇见了平安。
  “姜姑娘,”平安向着她行礼,“殿下此刻并不在殿中,他去启元殿向陛下问安谢恩了。”
  姜清窈了然,便没有贸然进入,而是在廊下侧身而坐,仰头瞧着那高大的树。日光透过叶间的缝隙落下,随着枝叶的摆动而泛着斑斓闪烁的微光,又悄然落了她满身。
  平安没有打扰,默默退下。
  又等了片刻,姜清窈只觉得周身被这午后的日光熏得暖意融融,倦意也随之而来。她倚着廊柱,不自觉地阖上了眼。
  ......
  谢怀琤离开了启元殿,面上维持了许久的谦卑笑意尽数隐没,转而被讥诮之色取代。
  若不是为了达到那些目的,他根本不愿同那个高高在上的父皇虚与委蛇,作出一副他自己都难以忍受的孝顺姿态。
  可他又不得不这么做。谢怀琤心底浮起无力,疲倦地揉了揉额角,一路心不在焉地回了长信宫。
  踏进殿门,他才觉得一颗心重新活了过来。唯有在这座宫殿里,他才能随着自己的心,不必永远扮着僵硬而恭敬的笑脸,如提线木偶一般,说着违心的话。
  “殿下今日辛劳了,不如小憩片刻,再——”福满跟在他身侧,正絮絮说着什么,一抬头却见自家殿下方才还木然的眼神忽然变了,有久违的暖意弥漫开来。
  “咦,那不是姜姑娘吗?”福满讶异的感叹尚未说完,谢怀琤便已提步走了过去。
  微风拂动枝叶沙沙作响,少女靠坐在那里,呼吸轻柔而绵长。她的睡颜恬淡而平静,唇角微微扬起,眉眼也是全然舒展着的。
  她竟这样信任这里,能毫不设防地睡过去。谢怀琤原本急促的步伐蓦地顿住,怔怔地停在了原地。
  他在外人面前努力维持着的坚硬外壳,此刻悄无声息碎裂开来。在她面前,他愿意彻底展露出脆弱和柔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他沉寂的心却为她而掀起惊涛骇浪,从此再难平静。
  此刻,谢怀琤想,从前自己恰如江河之上孤独的泛舟之人,终日浮沉于一潭死水之中,无欲无求。往后,不论要经过怎样危机四伏的千山万水,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握紧船桨,迎着风雨,坚定地向她划去。
  第59章 真相 当年救她之人竟是太子?
  姜清窈醒来时, 发觉身上皆被阳光洒满了,唯独眼前被一小片阴影笼罩着。她慢慢坐直身子,感觉到身上一暖, 这才注意到有一床薄毯自身前滑落。
  目光渐渐聚焦,她看清了眼前的人。
  谢怀琤正背对着她站着,仰着头在看天空, 手臂却抬了起来, 手掌张开,似乎在遮挡着什么。姜清窈愣了愣, 很快意识到为何她睡梦中丝毫没有感觉到日光的刺目。他一直举着手掌,替她挡住了明晃晃的光线。
  她双手抓住薄毯边缘, 正欲起身, 便见谢怀琤忽然转过了身,两人的目光撞在一处。
  “你——”两人同时开口。
  “......醒了?”谢怀琤垂眸,“虽是春日了, 但外头依旧冷。若是你再不醒, 我便该唤你起身了。”
  他说着,伸手拿过薄毯递给了侍候在近前的福满。待福满离开,姜清窈站起身,绕过廊柱, 站在了他身侧。
  谢怀琤转头看着她。
  “今日在启元殿......情形如何?”姜清窈问道。
  他淡淡笑了笑,道:“我已许多年不曾体会过这种平静了,倒真有些不习惯。面对父皇时,我总会有些恍惚和陌生。”
  这样苦涩的慨叹不过短短一句,谢怀琤很快道:“并没有什么变故。”
  姜清窈沉默片刻,问道:“那日你同六殿下的争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