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谢瑶音连声叹气:“若是我始终无法进益,只怕夫子会认为我朽木不可雕也。”
  她诉完苦,又问道:“窈窈,你今日觉得如何?”
  姜清窈含笑点头。
  “对了窈窈,”谢瑶音忽然想起什么,刻意压低了声音,“我今日晨起去上学之前,隐约听见母后和身边人说起一事。”
  “何事?”姜清窈问道。
  谢瑶音环顾四周,说道:“听母后说,父皇打算为皇长兄选妃。”
  姜清窈微怔:“太子殿下?”
  第11章 选妃 “将要为太子殿下选妃。”
  谢瑶音点头:“皇长兄已十九岁了,放在寻常人家也该说亲了。何况是他这位东宫储君呢。”
  “确实如此,”姜清窈觉得有些累了,将拐杖放下,也在她身畔坐下,“不知陛下和姑母看中了哪家贵女?”
  “还未曾定下,”谢瑶音打了个哈欠,“太子妃的人选必得慎重,父皇和母后想来会从所有京中适龄女子中好生挑选的。”
  她隔了半晌又低声道:“说起适龄贵女,其实我们身边就有一位。据我所知,姑母也一直有这般打算,虽未直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姜清窈思绪回转:“……荣安郡主?”
  谢瑶音点头:“闻姐姐的人品家世都是数一数二的,更与皇家沾亲带故,因此姑母一直想让她与皇兄亲上加亲。想来此次祈福,她也是会去的。”
  “可我看郡主本人性子淡淡,似乎对任何事都无意。”姜清窈道。
  “闻姐姐性子冷淡,这一点与姑母倒是截然不同,”谢瑶音道,“而且她虽然一直在宫中上学,我却从未见她对皇兄有过刻意接近或是结交的举动,想来她对太子妃之位并没有什么想法。”
  “总觉得郡主是更爱诗书字而不恋尘世的人,”姜清窈笑了笑,“她身上便有这般品格。”
  谢瑶音道:“正是,只是
  姑母性子强势,不知她能不能拗得过姑母。”
  那位长公主,姜清窈虽与她只有一面之缘,但依稀记得,那是个性情泼辣的女子,而她的驸马则是位温文尔雅、精通诗书之人。如此看来,闻萱宜更像她的父亲。但驸马在长公主面前一向轻声细语,想来闻家大小事宜皆是长公主一人决断。
  左右此事与她无关,倒也不必多想,姜清窈轻轻咳嗽了一声,慢慢抚平膝头的衣裳褶皱,却见谢瑶音忽然盯住了自己,便奇道:“怎么了?”
  她伸手摸了摸脸颊:“莫不是我面上有什么脏污?”
  “窈窈,”谢瑶音压低声音道,“说起来,你的出身和年纪,似乎也合适。你说,父皇和母后会不会考虑你?”
  姜清窈禁不住笑出了声:“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不会的。”
  “为何?”谢瑶音问道,“你不喜欢皇长兄吗?”
  “......阿瑶,”姜清窈略显无奈,“我与太子殿下并不相熟,又何来喜不喜欢?”
  她敛了笑,说道:“姜家已经出了一位皇后,又怎会再出一位太子妃呢?本朝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况且......”
  姜清窈知道,以父兄在军方的势力和姑母如今的地位,任何一位君主都断不会再与姜家结亲,更遑论太子妃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了。否则,姜家只会招来更多的猜忌。因此,无论是皇帝出于制衡朝堂的目的,还是姜家出于自保的意图,双方都不会把她纳入太子妃的人选去考虑。
  谢瑶音虽非皇子,但对一些皇族之事也并非懵然不知,因此便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恍然大悟起来:“前些日子,萤雪殿新来了一人,莫非就是冲着此事来的?”
  姜清窈微微诧异,问道:“来了何人?”
  “文国公的嫡亲孙女,名唤傅宝吟,年方十六,”谢瑶音解释道,“那日我去上学,见风荷堂多了一个生人,这才知道贵妃向父皇请旨,希望能为三妹选一个年纪相仿的贵女作为伴读,就挑中了傅姑娘。”
  “贵妃还说,如此一来,风荷堂便恰好有六人,两两为伴,可以互相讨教,”谢瑶音皱眉,“她不过就是打谅着五妹和闻姐姐好性子,不在意这些,便擅自做了主,将她二人划到了一处去。”
  “但陛下也答应了,不是吗?”姜清窈道。
  谢瑶音叹气道:“贵妃宠冠后宫,父皇对她的请求岂有不答应的?左右这又不过分。”
  她以指抵了抵下颌,自言自语道:“莫非父皇相中了傅姑娘?不对,傅姑娘进宫时,母后尚未提起为皇长兄选妃之事,应当只是巧合。”
  ”但贵妃母家与文国公夫人交好,不然也不会挑了傅宝吟入宫,”谢瑶音道,“莫非贵妃想扶持傅家女子?”
  姜清窈轻推了推她肩头:“阿瑶,莫要多想这些事了。姑母唤我们进去呢。”
  两人沿着回廊往回走,在殿门外遇到了恰好来问安的太子谢怀衍。
  太子抬手免了两人的礼,先问了谢瑶音几句话,又看向姜清窈,问道:“表妹的伤养得如何?”
  “多谢殿下关怀,”姜清窈垂首道,“臣女一切无碍。”
  太子颔首,并未多言,很快收回目光,率先迈过门槛进了殿内。
  皇后自然留他在永安宫用午膳。膳桌上,姜清窈沉默地喝着碗中的汤,耳边听见皇后向太子道:“陛下已经吩咐人为你准备选妃事宜。世家适龄的女子甚多,你可曾有中意之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