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徐长史小心翼翼的看了杨丞科一眼,含糊道:“有些不明的谣言,具体还待查。”
“什么谣言?吞吞吐吐做什么,说!”杨丞科拍桌子。
徐长史只得硬着头皮道:“说是大人派人杀了言县令。”
“荒谬,本官都不知道这言县令长什么样,是哪里传出来的谣言?”
“是泽城,大人放心,下官已经派人去查了。”徐长史连忙保证。
“不对,这姜初为何去泽城,又为何从泽城来?”杨丞科沉思。
“许是为了秋税?言县令写信质问姜初?”杜司马道。
提起秋税,杨丞科就生气,“不识好歹,这么大的好处,他居然不领情,把秋税算好,我要青州一粒米都不许少的交上来。”
“是。”杜司马连忙应声。
“查清楚言县令的死,不要让人把黑锅扣在本官头上,找人盯着姜初一行人,看清楚他们到底来做什么?”
杨丞科怀疑姜初还有别的目的。
第94章 主动
不识好歹的姜初,一早就来找杨丞科,非常主动的要求算清楚青州还差的赋税。
杨丞科自然的答应了。
“还是姜大人心里有朝廷啊,本官最近公务繁忙,下达到青州的公文就慢了,没想到姜大人居然主动送来了。”杨丞科绝口不提自己要求各县分担青州赋税的事。
“原来如此,我就知道,这言县令是故意哄骗我,居然写信骂我,真叫人生气,还好我没信他。”姜初气愤道。
“哦?言县令不是已经死了么?他如何骗姜大人?”
姜初更生气的样子,“他写信诓我,说刺史府要求他们各县,承担我青州赋税,骂我让他们的百姓饿死。”
“我能受得了这种委屈?立刻就去泽城,去了居然告诉我,言县令在给我写信发出的第二天,就被人杀死了。”
“我在泽城,被怀疑,险些成为杀人凶手啊!”姜初一副后怕的样子。
“还好我带了仵作,验出我还在路上他就死了,才洗脱嫌疑。”
杨丞科听得认真,问:“那是何人害死言县令呢?”
姜初摇头,直白道:“我不知道啊,我不擅长查案。”
杨丞科不信,“我听说姜大人在青州屡破奇案。”
“都是虚名,哪里有什么奇案,都是些光明正大的案件,我润色一下,做做样子。”姜初说着笑的猥琐起来。
“哈哈,姜大人如此诚实?你啊,你啊……”杨丞科无奈摇头。
“对着杨大人,哪里能说假话。”姜初正色道。
杨丞科点头,“那你这是为何亲自来送粮?”
“唉,言县令的话让我心中惶恐不安,我害怕有人挑拨我和杨刺史的关系,就马不停蹄的赶来了,为了表示诚意,又特意让季师爷拉空了县衙的粮食。”姜初谄媚的看着杨丞科。
杨丞科心中受用,打消了几分疑虑,“辛苦姜大人了,只是,怎么,赋税征收不易,要县衙出钱 么?”
“不辛苦,只是说来惭愧,泽城县令死的突然,又有些不好的流言,下官一冲动,就把泽城的赋税带来了。”姜初捏捏袖口。
“嗯?还在路上么?”杨丞科没看到有运输队啊。至于流言,他已经知道了,自然不会问起。
毕竟是对他不利的流言。
姜初抽出袖子里折的整齐的纸,郑重的递给杨丞科。
杨丞科不明所以的接过,打开,然后他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
“姜大人真爱开玩笑。”杨丞科不信这么荒唐的东西。
“刺史大人不知道啊,泽城民风彪悍,本官还是想出了这个好主意才走脱啊!”姜初一脸骄傲。
“你让写的欠条?”杨丞科惊呼。
“是啊!”姜初一副快夸我的样子。
杨丞科感觉心梗,姜初怎么会如此蠢?他在装么?可是真的有人能装的这么蠢么?
“平常县衙的事是谁在处理?”杨丞科不动声色的问。
“县衙的事是季师爷介绍的主簿在管,后院是季师爷在管,季师爷很贴心。”姜初毫无心机道。
也就是青州其实是季师爷在管,也是,季管家的儿子,当然很能干,看来这姜初真的只是个祥瑞摆设啊!
杨丞科说服了自己,至于泽城赋税,他就给姜初一个面子又如何,毕竟那点东西,杨丞科都不放在眼里。
“也好,那姜大人最近在淮阳好好玩几天。”杨丞科态度温和了下来。
姜初趁机道:“泽城的段邦,段主簿很会做人,大人您看,这县令的位置?”
杨丞科意味深长的看了姜初一眼,点头应允:“可,本官会下达任令。”
姜初欣喜万分:“多谢刺史大人。”
姜初殷勤的给杨丞科倒茶,又道:“那下官就出去玩了,青州的事,刺史大人只管找季师爷。”
看着姜初兴高采烈离去的背影,杨丞科慢慢收敛笑意。
季安,季长波。真是咬人很疼的两条狗。
达成目的的姜初,万万没想到,居然给季师爷拉了仇恨。
由于京城杨家的不平静,季师爷的爹也拉足了很多杨家人的仇恨,所以啥也不知道的季师爷,理所应当的被当成老谋深算的人。
毕竟子肖父嘛!
季师爷还担心姜初被欺负,一直焦急的等着,看见姜初回来院子,连忙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