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正言兄如此不舍,不如留下孔华两兄弟帮大人照看大家,顺便也帮助愚弟整理县务,我这正缺一主簿。”姜初看着百姓感叹道。
卫诤沉吟,“如此也好。”随即看向孔华孔能,“你二人以后好好听姜县令的话。”
二人连忙上前道谢,拜别卫大人。
季师爷一脸喜色,在他的极力促成下,事情格外顺利。
卫诤和姜初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送别卫诤,才回到县衙。就看到一脸惊恐的牢头等着。
姜初一脸无言,不用问都知道发生什么事了,谢辰说话,真是言出必行啊!
“大人,谢爷今早来牢房把...把...把张田春和周其给那个了。”牢头大川一脸难色。
“到底是那个?你倒是说清楚。难道谢辰他好男色?不会吧....”季师爷咽了咽口水,“不...不会吧!那么老。”
姜初倒吸一口凉气,季师爷,你是真敢想啊!
“哎呀,师爷你说到哪里去了,是把这两人变成太监了,一刀切。谢爷还惯好心的找来大夫止血呢!”大川握拳敲了一下手心说道。
“嘶...”在场的男性都觉得的下身一凉。孔能一脸惊恐,卫大人,小人后悔了,这个县衙有变态啊。
谢辰一阉成名,成为青州最不能惹的人,没有之一。
也成为最受小娘子欢迎的大侠,成功越过姜初。
后院那些女孩子更是崇拜,有两个胆子大的更是想拜他为师,至于学什么就不知道了。
既然卫大人走了,接下来就是给杨谙的交代了,一下就掘了两个钱袋子,只剩个金佛,和一点余钱,这就很需要斟酌了。
姜初叫来季师爷询问,表示自己要给恩师写信,季师爷要不要一起啊,顺便表达了自己的无可奈何和愧疚。
季师爷拍着胸脯保证:“姜大人不必担心,钦差来的突然,说不定早就盯上张家和周家,要不是大人有噩梦示警,又有长远大师指点,这黑锅说不定就扣到了我家大人头上。”
随即表示也会书信一封,告诉杨大人事情的起始。
姜初又表示虽然孔家兄弟真心投靠,但是隔着距离,害怕被误会。
季师爷虽然觉得孔家兄弟不会有问题,但是也有些心虚,毕竟他也收了重礼,三匣子金豆,只给了姜初一匣子,还有其他好东西他都私吞了。
所以此刻也表示,收用个把人这点小事就不用特意说了,浪费笔墨。
姜初表示受教,各自回屋写信。
季师爷真是太贴心了,考虑周到的让人不好意思了。
不过也多亏是季师爷,就算是家奴也是非同一般,深受信任的家奴。
季师爷家从爷爷那一辈就跟在杨家,因其曾祖父是入赘,随母姓季,生活不易,所以季爷爷就被卖到了杨家,当时的杨家还只是小官。
一路跟着走到今天,见证杨家如何飞黄腾达,所以一家子都非常死忠加无脑拥护。到了季师爷刚好第三代。
三代返祖,季师爷的儿子才出生三天就被杨谙赐姓杨,取名杨护。简直是莫大的荣耀,季师爷一家都乐疯了。
当然这是十年前的事了,季师爷现在已经三十二岁了。
江阳城哪里遇到姜初,被批祥瑞。深受信任的季师爷就被派来跟着。
姜初展开信纸,提笔就写,毕竟怎么写已经斟酌过好多遍了。
虽然字写的不是很好看,但是能辨认。毕竟一个流浪儿能识字已经打败很多人了。
姜初先是关心了一下杨谙的身体,在粗略的写了几句噩梦,又重点描写了长远大师的解梦和开解,还说了佛珠,表示带着睡觉舒服多了,要送给恩师。
姜初又写,抓了张家人听得张家人对恩师的污蔑,有多愤怒,在钦差到来又有多庆幸。然后就是夸杨谙多么高风亮节。
又表示了对钦差拿走所有财物的愤怒和无奈。
姜初写完自己又通读一遍,差点把自己感动了。
接下来只要在付出一串佛珠,其余的交给季师爷了,完美。
第12章 先生
收到信的杨谙也是这么想的,他也被感动到了。
特别是佛珠真是送到心坎上了。不过,他已经有了长清大师送的,虽然还是很想要。但是细细品鉴之后还是放回了盒子里。决定送还给姜初。
这么贴心的祥瑞,还是可以庇佑自己的,当然得好好保护。可怜见的,都做噩梦了。
甚至因为姜初的诚实夸赞与信任,还反而赏赐了东西。
这是姜初也没想到的。是的,我们的杨太傅就是这么没有自知之明,虽然他坏事做尽,但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杨谙从心里认为自己是高风亮节,皎如玉树的。奈何没人慧眼识英雄,太傅一职掩盖了自己太多才华。
可以说姜初在信里变相的表示,张家在用钱污蔑杨谙,杨谙更是深以为然,毕竟他自认为自己是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
杨谙读完季管家的信,又把姜初的信读了一遍,更是浑身爽快,同时心疼起姜初,因为季师爷详细描写了姜初没写明的梦境。
觉得姜初都被吓成这样了,还想着自己,把赏赐又加了几样。
看着姜初有点不文雅的字,杨谙决定送她个老师,毕竟又当县令又是祥瑞的人,文化水平必须提高啊。
而此时的太子也在思考此事。是的,我们的卫大人就是如此贴心,和姜初共事以后,也觉得姜初该多读点书了。给太子的信上就特意提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