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没有人能阻止他开口,付出一切代价都不在乎。即便凋零也要在戏台上,唱宫调的美,唱自己的丑,唱给所有妄图阻止一朵花向阳而生的本能的人。
吃瓜观众分享听戏感言:“这已经梁家恩怨的第九九八十一个版本了,梁大少爷的嗓子究竟是怎么坏的?”
武理不知从何处顺了把瓜子磕:“他完蛋了,恭喜他成功激怒了老二,准备好作为一个哑巴度过后半生吧。”
谢致虚被武理强迫帮他接着瓜子壳:“你又知道了?”
武理道:“你以为呢?这戏文表面上讲梁公子的个人传,把所有阻止梁汀唱戏的人都指为恶势力,这就算了,还把老二和那些寻常迂腐反派混为一谈。是个独树一帜的心理变态都受不了好吗!以老二的脾气,不把他手撕了才怪。”
谢致虚:“二师兄到底怎么得罪了梁家人,梁家又为什么要将他弄残?”
武理:“这就不清楚了,先生也没和我多说。只知道老二是先生云游到姑苏郊外捡到的,那时候也才八九岁,浑身浴血奄奄一息,回邛山养了半年才活过来,不过从此嗓子漏风,小腿骨因为处理不及时,走路总是跛的,只好坐轮椅。原先据说也是个富家子弟,生得细皮嫩肉,生活习惯精细得令人发指。这下猛地从云端跌入泥地,怎叫他不生恨意。所以嘛,我之前总不想让你来趟这浑水,这是人家的私人恩怨,咱们不好插手的。”
谢致虚左右观望,没找到路厕,本朝历法规定随地乱丢垃圾者刑,只好抓过武理将瓜子皮倒回他手掌,自己按着佩剑剑柄,往人群深处挤去。
“哎你干嘛去!”
谢致虚背手一挥:“我突然想到二师兄怎么会要坐戏台的第一排,怕他想对梁汀下手,我去看着点!”
武理气急的声音追在他身后:“我说了什么你一点没听进去是吧!”
作者有话要说: 假如每掉一根头发就可以拥有一条留言(天哪世上竟然有如此让人不知如何选择是好的假设!)
第17章
戏台上的梁汀不是梁汀,是说唱艺人孔卸任,只把装束一改,幞头一包,摇把折扇细细腻腻唱着“湖堤春色满,汀舟水上船,谁叫水底暗流生,汀舟自有帆”。
这位稳坐钓台,一柄鱼竿喝退众仆从的梁公子,无时无刻不优越感十足。
越往台前挤阻力越大,好几个人转头瞪谢致虚:“前排加钱,十文一步,挤你个头啊!”
“抱歉抱歉……”谢致虚只好站住,踮起脚尖往台上张望,能看见奉知常纹丝不动的后脑勺,似乎暂时还没有动作。
梁汀的身世背景其实很好打听——多亏了孔卸任一张名嘴,梁家的恩怨八卦是市井坊间最热门的谈资。
梁汀的父亲是梁家此代家主梁稹,母亲是太湖门派湖中岛的千金,未出阁前有江湖第一美人之誉,梁汀是正儿八经的名门之后,本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惜生来是个鸭嗓,梁家人颜面挂不住便甚少让大儿子在人前现眼,以至于梁汀小时候遭人绑架,竟足有一个月家人都未发现。被解救回来后,梁汀便如换了一个人,从原来畏头畏尾不敢人前言语,变成立志做一名说唱艺人。
梁家高门大户怎能容忍家丑外扬,简直大惊失色气急败坏,梁汀早年唱宫调,唱一处梁家便砸一处,砸得苏州城里城外无一家敢收留梁汀。梁大公子认清现实,改变人设,从驻唱变成街头艺人,满大街小巷与梁家护卫打游击,终于把名气唱遍了平江府,唱出了一个孔卸任的赐名。
梁汀出名后,梁家人反而不再封杀,承认了他的志向,还派护卫扮作看客,每场戏都暗中保护这根独苗,以免他家少爷乐极生悲。就凭越关山前日对梁汀动手的找死行为,梁家和湖中岛没有追杀他到天涯海角,完全是看在远处西凉的越家声威上。
平心而论,谢致虚还是很佩服梁汀的脾性,他们天残门的人深刻理解缺憾使人心理变态,最变态的那个正坐在首排看表演,不知道会不会受到刺激把梁汀的艺人生涯终结在今日。
戏快唱完了,谢致虚跟着紧张起来,注意观察奉知常和柳柳的动作。柳柳好像在剥橘子吃,垂着头,对表演毫无兴趣。奉知常一动不动。
谢致虚曾经听先生说,奉知常一战成名,就是在唐门年度会武中,孤身闯入山门,十步毒一人千里不留行,而自己纤毫未伤连搭在轮椅上的手指都不曾挪动半分。唐门首席大弟子唐海峰投地认输,宗主破格奉他为客卿长老。
奉知常要毒杀一个人,不劳动手,只在呼吸之间即可。
此时的梁汀看上去还很正常。
武理的声音响起:“咦?第一排那个是唐海峰吗?”
谢致虚吓一跳,回头一看,武理不知什么时候挤过来,发冠都歪了,手臂从人墙里抽出来整理仪容。
“什么?”
“唐海峰啊,唐门大弟子,”武理指给他看,“你瞅瞅那个塌脑袋像不像他,他怎么会在这儿?还和奉老二坐那么近,他俩一般直线距离小于一臂就该打起来了。”
谢致虚没见过唐海峰,认不出来,只得说:“你好好看着二师兄啊,我怕他一个冲动把梁公子结果当场啊!”
梁公子念完最后一句词,起身,携乐师谢幕,风度翩翩地收起折扇抵着肩头鞠躬。
“谢诸位乡亲捧场,孔某……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