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当然是喜欢你了,月亮冷冷的,一点儿也不如你温柔。”梅时淮想要晚间活动,当然要好好表现了,希望夫郎赏他一晚上。
  秦朗月天天被梅时淮气,在他面前算不上温柔,亏他舔着脸说。
  又不是不知道他的小心思,大傻子还觉得自己可会哄人了,沾沾自喜的呲着大牙笑。
  算了,今日过节,给他点儿甜头。
  秦朗月主动凑过去,亲了他一口,直把人美得冒泡。
  “你关上窗户去。”推开瞬间就压上来的梅时淮,秦朗月让他下炕关窗户,还让他给倒杯水先喝了。
  月亮西沉,亮汪汪,水波荡漾。
  第20章 酿酒嘞~~~~~~~
  当串串黑紫挂满枝头,就到了忙碌的时候了。
  今日大家都高兴,用剪刀剪下一串葡萄的时候就像抱住了自己的孩子一样。
  它门凉凉的,润润的,滑滑的。
  “还是后边新嫁接的适合酿酒。”晓沄揪下来一颗尝了一口,外皮厚重,涩感很重,籽也多。
  头一回没有剪太多,满满当当两筐运下山就够忙活了。
  梅阿娘又买了两把剪刀 现在家里光是专门剪果子的家伙事已经不少了。
  但是剪葡萄粒子的,还是要买好点的。
  两筐背到家里,每人一个小杌子,一个大盆,一把剪刀就开干。
  “二淮子,下手轻点,别克烂了。”梅阿娘看着老二没轻没重的,怼咕了他一句。
  面对葡萄要温柔,只剪去杆留下蒂,破了残缺的也要找出来不能要。
  剩下的人也怕挨说,纷纷压低了剪刀,不敢用力去挤压葡萄了。
  光是剪葡萄粒子又花了不少时间,一家人吃了午饭歇了歇才又开始下一个步骤。
  规整好的葡萄要过两遍凉水,不用细细去洗,大差不差的带走灰尘就行了,最好留下葡萄上的白霜,这是天然酒曲。
  洗干净,晾干,找干净的酒坛子来,用手捏碎葡萄后一层冰糖一层葡萄泥的迭加,控制好配比就能省不少事。
  坛子要装到七分满,不然发酵后葡萄皮会顶出来,容易腐烂。
  最后就是把坛子放到阴凉处,先等三日,三日后开坛搅拌,就是为了让冰糖充分融化。
  这时候已经有酒味了,但是刺鼻非常,算不上醇香。
  一个月后,酒液会和葡萄皮完全分层,完成了第一次发酵。
  梅阿娘会准备好纱布,把玫红偏紫色的汁液全部滤出来,这一步速度要快,不能让葡萄酒接触太多空气。
  过滤出来的酒液就可封存下来,时间越久甜味儿越淡,酒味儿越浓。
  不过这是后几个月的事情了,梅家现在正在忙前边的步骤。
  梅阿娘嫌家里酒坛子盛不了多少,特意拖周旭买了好跟几个布庄里染色的大瓮。可是花了不少银子。
  但这好处也多,瓮多了,酿的酒也就多了,何况酒一向是贵的离谱。
  就算不比粮食酒好卖,价钱高,但是馋嘴的人不少,打一壶葡萄酒解馋或过节,也是有面子。
  更何况梅家的酒好,就是一小坛卖一钱也是不足为奇。
  除了葡萄酒之外,还有春天杏子酒,夏天桃子酒,秋天柿子酒石榴酒。
  这哪一样拿出来不是好东西,足够赚的盆满钵满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
  现下还是忙着取果,后山的葡萄藤子太多了,谁也没想到嫁接的葡萄秧生命力这么顽强,占了半山头不说,还蹿到了其他地方,不得已要清除。
  家里就五口人,把每个人掰成三瓣那都是不够使唤的,只好在村里找了帮工。
  三叔一家不必说,时沣哥和小水哥儿都来了,三叔三婶就歇歇。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给的是一日二十文。
  他俩不愿意要,被梅阿娘教训了一顿收下了。
  秦朗月叫了梅霜来,也是二十文,主要是可怜他家里有奶奶和小弟,他一个小哥儿也找不着什么活儿。
  梅阿娘和秦朗月合计了一番,打算以后人手不够时就叫他来,从上次梅时淮帮他打发了梅癞子后,小霜日日背着野菜送上门来。
  孩子知道知恩图报,家里也拮据,能帮一把算一把。
  忙过了这一阵便还有下一阵,乡下人总是不得闲。
  种下去的玉米熟了,因为比人家种的晚,没有享受到最好的抽苗时间,所以玉米棒子就不大,上边的粒子也小。
  不过梅阿爹看得开,今年的玉米就不打算往外卖了,磨了玉米面自己家吃。
  为了一顿玉米饼子,还杀了只鸡。
  那天晚上,秦朗月突发奇想,想吃玉米饼子了。
  第二天秦朗月一醒就听到了拉磨声。家里的驴正围着石磨转,已经晒干的玉米粒被磨成了粗面,在簸萁里堆了个小山。
  取出一半磨好的玉米面,再次上磨要精细一些。梅阿娘中午的时候取了一碗粗玉米面,一碗细玉米面,还有半碗白面。混合一起后拿开水烫开搅成带着干粉的金黄面疙瘩,再用凉水把剩下的干粉霍匀,合成一个湿润的大面团。
  用湿布盖住后就不用再管了。接下来准备炖鸡。
  新鲜现杀的肥鸡不用焯水,锅里油热了后就直接把斩成块状的鸡肉放进去煸炒,变了色就放葱姜还有八角大料,不能放蒜,会有说不清的味道,炖鸡就不好吃了。
  酱油随即淋在已经喷香的锅里,酱香味立马窜进了鼻尖,加上开水后味道就淡了许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