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之前的沈清不是这样的。
  她平淡,甚至称得上是漠然,提起谢幸也好像只是一个陌生人。
  现在的她多了些“关爱”,一直在问谢幸吃的合不合胃口,还要不要吃别的。
  没叫他谢幸,叫昀昀。
  谢幸有些抗拒跟她说话,并不想会她,但是方锐就在边上坐着,他怕方锐说他没礼貌,大多时候只是点点头算回应。
  这顿饭吃的并不愉快,两个人心里都想着各自的心思,谢幸则是因为沈清而不开心。
  沈清切了一小块牛肉放到谢幸的盘子里:“昀昀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个了,尝尝?”
  牛肉该吃几分熟方锐不知道,只知道从小到大他给谢幸吃的任何东西都是熟透了的。
  这块牛肉表皮焦黑,切开里头还流着血水,谢幸开始把抗拒放在明面上,推开眼前的盘子,皱眉跟方锐说:“锐锐我不要吃这个。”
  方锐顿感尴尬,看看谢幸又看看沈清。
  沈清笑容凝固在脸上,眼镜下垂些许,看着有些失望,也有点难过的意味。
  方锐迟疑一瞬:“挺好吃的,要不要尝一口?”
  谢幸摇头:“不要,好恶心,我不想吃这个。”
  沈清尴尬的把那小块牛肉插回去,好言好语地说了句:“没事,不喜欢就不吃了,吃别的,昀昀现在喜欢吃什么?喜欢的妈妈都给你买。”
  谢幸没应她,撇嘴向方锐说道:“锐锐,我们要回家了吗?”
  沈清脸色再维持不下去,没过一会儿就说有事先走了。
  她前脚刚走,后脚谢幸就又说:“锐锐,我想回家。”
  方锐叹了口气,起身走到营业台要付钱,服务员微笑回答:“刚才那位女士已经付过钱了。”
  他把已经打开了付款码的手机塞回口袋里,带着谢幸出门。
  半个多月前沈清开始联系方锐,这半个月来那个李家除了沈清一个人就再没有其他人找过方锐。
  方锐上网查过,李家现在的掌权者是谢幸的爷爷,老爷子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明远就是谢幸的父亲。
  如果百度百科那些信息是真实的,那么李家现在的人除了谢幸的爷爷和父母之外,还有两个叔叔,四个堂弟妹,小一辈里谢幸是老大。
  有一些富商大家族讲究长子长孙的说法,不少人会更加偏爱第一个孩子,现在看来其实不尽然。
  如果真的重视就不会这么长时间没人过来看过谢幸,不会只有沈清一个人出现过。
  方锐今天是打车出来的,出餐厅后没再打车,而是带着谢幸一直走,跟散步似的慢悠悠地走,走到对面的街上,又拐进小路里。
  谢幸望着四周陌生的环境问方锐:“我们不回家吗?”
  他一直拽着方锐衣服,方锐索性直接牵他的手:“衣服都要给我拽掉了,皱巴巴的。”
  “等一下再回家,刚才你都没吃什么东西,饿不饿?”
  谢幸任由方锐牵着:“有一点点饿。”
  “那带你去吃饭。”
  说是吃饭,其实方锐左拐右拐后带他去了小吃街。
  现在是晚上八点半,这个点小吃街正要开始热闹起来,两旁陆续都有摊位开灯营业。
  两人经过烤羊肉串的摊位前,谢幸被浓重的炭火油烟呛了一嘴,咳了好几声。
  大肉串在火上烤得滋滋冒油,香气都飘出老远。
  方锐买了两根,跟谢幸一人一根边走边啃。
  摊位一个接着一个,但其实卖的东西都大差不差,各种烧烤和小吃。
  肉吃完了就想来点喝的,方锐迎面走过一家甜汤的摊位,走出去几步又返回来,问谢幸要不要喝甜汤。
  甜的任何东西谢幸都不太挑,方锐买什么就吃什么。
  加了各种水果和桃胶的冰甜汤是当地最热销的小吃,摊主在摊位后面摆了几张小桌子,本来都坐满了人,方锐走过去恰好有一桌吃完起身,他连忙让谢幸先坐着,自己去点单。
  一人一碗带着碎冰的甜汤摆在跟前,谢幸和刚才在西餐厅时宛若两幅面孔的脸形成对比。
  他一边吃着碗里,脑袋还时不时转着,不知看到了什么,指着不远处很多人在排队的摊位跟方锐说:“锐锐我想吃那个。”
  方锐抬头望过去,看见摊位上的牌匾写的是蚵仔煎。
  以前阿嫲经常做给方锐和谢幸吃的蚵仔煎。
  第39章 他是谢幸唯一的选择
  方锐吃海蛎很挑。
  不新鲜的不吃,有腥味的不吃,太瘦的不吃,太肥也不吃。
  他喜欢吃个头小小的小海蛎,拿去烤,拿去蒸,或是做成蚵仔煎他都喜欢。
  阿嫲以前经常给他做,后来家里多了一个谢幸,谢幸也爱吃,阿嫲做的次数就更频繁,方锐每周回家都能吃到刚出锅的烫呼呼的蚵仔煎。
  后来也买过不少次,但不是阿嫲做的,都没有那个好吃的味道。
  谢幸说想吃,方锐就去买,他很多时候都不会拒绝谢幸,他想干嘛就干嘛,想吃什么方锐就买什么。
  方锐让他坐在原地吃甜汤,自己走过去买蚵仔煎,刚炸出出锅的蚵仔煎冒着热气,隔老远就闻到香味,他手上提着袋子走回去,不知为什么又觉得有人盯着自己,于是转头一看,身后人群密密麻麻,根本看不出异常。
  那天回家夜里回家他也有这种莫名的感觉,总觉得有眼睛在暗处盯着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