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船渐渐靠近,江上迷雾又浓,恍惚看不清楚。
“各位,怎么去而复返?”他朝人打招呼,“我们这里在下江捞鱼呢。”
对方说浓雾不散,江上不易行,干脆回来再住一晚。接着他们表示没见过这种渔船,纷纷跳上船,很快将小船占满了。
领头人前后张望片刻,随后倚着桅杆:“江头,我拿二十车燕麦才换一颗金豆子,算算吃亏了。”
赖生鳞不懂他何意,摸摸胡须,尔后笑道:“如今市面上金豆稀缺,是最值钱的物件。若大肃王不满意,我再追加几件玉器。”
对方笑道:“你弄不到金子就说稀缺,上次给的酒盏都是次货。老爷爷哄咱们乡巴佬,拿次的来填塞。”
这一船小辫子十分粗鲁,并且人高马大,腰上佩全套刀剑。冬雷正想劝说,未开口,对方眼明手快,一顶膝盖,一把按住他。江头帮的人立刻清醒,他们是来闹事的,哪知为时已晚,此行原不张扬,不过数位赖生鳞的亲信同行,此刻纷纷给人钳住手脚不得动弹。
领头的小辫子叫荣保,一把揪住赖老头的领口,拖到我面前。
“如何,你要亲自动手,还是由我代劳?”
赖生鳞面色雪白,直直瞪着我,半晌说道:“你…你这个孽障,竟敢勾通外族?”
冬雷怒喊:“江头,咱们给人设计了。”
我笑道:“我跟着赖爷爷学习,也想同渤海国做生意。”
赖生鳞遂冷笑:“果然夷人都靠不住。”
柳二见人已擒获,上前背我下船。郭池等在岸边,他一直暗中跟着我们。我重新坐上轮椅,刚才给摔几下,如今腰腿生疼。郭池问我,你为何确定渤海国的人会和江头帮翻脸。
这时荣保拎着两只头颅下船,扔到我面前,鲜血淅淅沥沥溅了一地。
“这两个是你要的。”
我要见到赖生鳞和冬雷的尸体。
他又问:“剩下的人呢?”
我回答:“扔到河里,我不想听到任何声音。”
对方点头,回去办差,真的没有声音。两刻钟后他返回,我叫人拿红丝绒袋过来,里面全是金币。
荣保很满意:“往后咱们就同闵公子做生意。”
我说:“我喜欢讲信用,口风紧的人。”
对方收钱后,登船扬帆离去。这里柳二用黄沙盖掉血渍,接着又上船清理。很快这个渡口回归寂静,那条弯弯小船独自停泊,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朝郭池咧嘴笑道:“这事别牵连四叔,只说我一人所为。”
郭池凝眉:“赖生鳞死了,只怕铜雀台要乱一阵子。毕竟他在此地耕耘一辈子。”
“何以见得,没有他,或许它能得到重生。郭池,你相信有种恶人,是以英雄的姿态出现么?因为普通人太愚蠢。”
郭池提起还有一人未抓到:“羽林卫纲纪不正,有计小涂之流混入。我想尽快告之陛下,顺道送喜儿和公主回去。”
“不行,”我马上阻拦,“如今流民四窜,没我亲自护送,喜儿哪儿都不能去。”
他生气了,一副情敌的模样,要跟我比比高下。冷静想,如果他真要带人走,只怕我拦不住。
不得已改口:“郭将军最好先留下。一是等卓芳回来,二来么,四叔夫妇文弱,我又是这样,我们都需要你的保护。”
看出他吃软不吃硬。我们几个加起来,再加喜儿,很容易触动侠骨柔肠。
“无论如此,我需写封信去京都。”他仔细想完,决心告诉我,“尤其写清今日之事。今日是你我二人的主意,若前桥阁责难,不可叫你一人担责任。”
第97章 鹣鲽情深(十四) 收到郭池信后的一个……
收到郭池信后的一个月, 闵代英又给我寄了封信。那信的前半部是四叔写的,简述铜雀台那段工程大致需两年完工,计划第三年通航, 沿岸如何设置码头, 如何植树铺路。后半部则是闵代英的字, 主旨便是要钱。
我读信的时候, 正坐在镜花水月楼看戏。今年元宵很热闹, 水月楼搭了戏台子,请到南园戏班,连唱三天潮生万象。那戏说的是一名叫潮生的小厮,某日救活一株豆苗,土地神看了欢喜,点了他的通天眼,从此他能瞧见阴阳两地的魂魄。城里人知道他的本事, 纷纷请他通灵,为此闹出不少笑话。戏班排演时, 预备了六出,每日两出,早晚各一出。霞光殿和琼华宫下帖,宴请各府亲朋看戏取乐。水月楼内朱纱碧影, 烟暖烛颤,笑靥盈盈。戏台上的潮生正帮一个儿子找父亲。那儿子经营果子铺, 因为老父离世,做不出乌梅干的酸甜味, 客人不买,自然逐年萧索。潮生烧了冥纸,贿赂阴司门神, 叫他们留一条缝儿,使老父的魂魄能出来。老父眼见家业凋零,心里着急,立刻给出一张食谱。潮生递了食谱给儿子,竟是盐腌鸭胗的做法,儿子疑惑了,拿起尝尝,说这个根本不甜。台上的人扮得认真,台下的人看得可乐。
崔流秀见我笑了,提醒我给宫人放赏,年节里伺候,个个累得够呛,这次放赏不能吝啬。恰好此刻读到闵代英的信,信中请求拨付数百两金银,他想在铜雀台建十座大庙,先接济当地贫苦,尔后布施治学。又提议免去当地赋税,最好能免二十年,使农户安心耕地养鱼。末了,直言保定侯年岁大了,请陛下将他接回城里养老。虽然郭池事先告知前后因果,闵代英这语气依然叫人生火,俨然铜雀台已成他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