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她转过头,瞪着我的笑意。我拿起她的手。她的手非常漂亮,十指细白,肤色莹润。我把这双手反复看过几遍,直到僵硬的手心出汗。
“陛下,我已入了佛门。您还是称呼我玉渡吧。”
“佛门也归我管。”她无法抽身,害怕地呼着气,“韦小姐,若是你不愿意,我随时让你还俗。”
松开劲道,她立刻朝后一退。我再次递上那本名册,她接下了。
“这上头的人,我有一半不满意的。韦小姐,你到汉章院后随意教些自己喜欢的,等过三月就有考核,到时候,你将这些人判不合格,让他们回自己家去。”
她抬起眼睛:“陛下为什么不满意?”
我告诉她,这些人攀亲带故,我不喜欢。
“比如这位庐江郡的蔡逸,他少年时在你家书塾读书,受过韦大人的接济,如今又是连襟。若他进入六曹,你猜他是听我的,还是听韦大人的?”
“李户老将外甥女婿送来,有意让人入户曹接班。可我烦透那些会算账的聪明人。”
“这些人多数衣食无忧,既没打过仗也没务过农,数十年来捧着几本书。对我来说,用起来太费力。”
如果你的臣子解决不了事,口才又比你好,四周又都是他的亲朋好友,你会不会喜欢他。
韦思舞没有反驳,却问我:“陛下为何要告诉我这些顾虑,要我做这个恶人呢?”
我笑起来:“希望韦小姐体谅我的难处。”
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你是闺阁女子,只要头一昂,将不合适的人遣回去就成。而作为韦伯林的胞妹,没人会为难你。若真有人责难,还有我呢。
她像枝冷俏寒梅,不幸开在盛夏,要向烈日低头。等会儿霞光殿还要召见她,希望她别把怒气带给母亲。
“我已奉命见过太后,”她目光一转,“太后深为后宫空芜担忧,暗示我在女院挑选相衬的女子,为陛下诞育子嗣。”
我猜到母亲的意图。
“我也奉命见过皇后,”她嘲笑我似的,“她比陛下还懂威胁人,警告我别给内廷添乱。”
我听得想笑,忍住后说:“如果世家愿意将女孩送到雍州,韦小姐不用拒绝。修缮汉章院花掉许多钱,内库没额外的钱去供养女院。那些香樟檀木,丝罗锦帕,青瓷白玉,都让富家女儿带过去。她们自幼养得矜贵,必定将住处装饰一新。”
也许是我言辞直白,使她惊异瞪了我一眼,接着更高地抬起下颚。
“这是讥讽么?看来陛下瞧不上咱们女子。太后交代的任务,我可以不用管。”
她是这样想的。可我刚才的话认真又实际。有时候我并不理解女人,那些生长在深闺的女子,着实让人费解。
这时崔流秀出现在远处,估计中殿有人等候。我便站起身,请韦小姐进内宫拜见母亲。
“那道黄绢是先前私下给姑娘的。今天过后,霞光殿会下道正式的慈谕,通告外朝与内廷,雍州汉章院由谁掌事。此谕发出前,希望姑娘搬到南山寺,这项授命只给予个人,与韦府无关。”
我掏出一串佛珠,凤眼菩提,一共十八颗,每颗皆在泉水中清洗过。
“这是琼华宫的赠物,皇后亲手做的。姑娘戴上后,便是玉渡师姑。我和皇后,希望师姑一直戴着它。今后除了忠于佛祖,便是忠于主上。”
第85章 琼华雨露(九) 自从单立提起,想在内……
自从单立提起, 想在内廷侍女中选人,我便留了心眼。几天前,绣坊来人帮忙整理箱笼, 记得有个女孩眉眼明亮, 身型轻巧。今天孙姑姑送屏风花样给我瞧, 女孩又跟在后头。我就笑问, 姑姑何时挑了新人进来。
那时殿中展开一幅烟雨图, 染墨清淡如云似雾,近处几间茅舍错落,远处勾勒着山脉。
孙宫令笑道:“卢夫人说了,这是娘娘从前住的地方,用如此图样做屏风,娘娘一定喜欢。这女孩也是卢夫人推荐来的,她原先住在巴陵, 一家人伺候卢府老宅。”
我瞧着画,表示自己很久没看新进宫人的名册了。
对方立刻说:“早前回禀过琼华宫的。娘娘, 那时喜姑娘也在,问清了家里底细,她家总共五口人,她母亲淮南绣工出身。”
可能我忘了, 目光仔细打量那女孩,单立会喜欢她吗。
问她:“谁让你入宫的?”
女孩举着画轴, 正好露出黑玉般的眼珠,很单纯的模样。她说家里姐妹三个, 她做针线活做得略好些,故而老太太命她进宫伺候娘娘。
又问她:“会绣野畜么?比如野豹野狼之类的。”
女孩的目光转而不解,朝身旁的掌事姑姑望去。
“娘娘, 她都没见过,怎么会绣那些。连我都不会呢。”
我笑道:“陛下喜欢这些。也许将来某时,他会叫你们绣只老虎放在寝殿。”
孙姑姑以为我玩笑,即刻回答:“若陛下若想要,绣坊一定将各类飞禽走兽都学一遍。”
大概单立的心思与母亲透露过,霞光殿也来了新人。我正向苗姑姑请教指法,拨弦的片刻,有个姑娘站在面前。母亲告诉我,这是小衡王府推荐进宫的,从小在王府养大,最善长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