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二人虽然恩爱,一时传为一段佳话,可好景不长,梁王登基三年,她登凤位也才三年,却突发恶疾离世,且并未给梁王诞下一子一女。她死后,梁王虽后宫充盈,子孙绕膝,却也空置后位,不曾再立后,想必,也是极爱戴这位皇后的吧。”
讲到这里,人群已是一片唏嘘。
双双微微湿润了眼眶,唉声叹气:“天爷呀,怎么这么可怜啊,就不能让有情人白头偕老吗——”
“嘁。”傅潭说撇嘴,“还有情人呢,皇后死了也没耽误他宠幸别的妃子,子孙满堂啊,装什么深情啊。”
双双瞬间清醒:"是哦,没耽误他三妻四妾两年抱仨,皇后地底下凄凉,他可是儿孙满堂啊!"
楚轩河摆摆手:“话也不能这么说,他毕竟是皇上嘛,要是没有子嗣,国家岂不是完了,深情归深情,还是要负点责任的吧。”
双双跟着点头:“是哦,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他毕竟是个皇帝……”
傅潭说楚轩河二人同时扭头,齐齐鄙夷地看向双双:“墙头草,我呸。”
双双尴尬地笑笑:“我就说说,哈,哈哈……”
孙老看着乱哄哄的局面,呵呵一笑:“老身所讲,不过是一点书上史料,结合一些民间传奇,至于是真是假,时隔千年,谁也说不清的,是非如何大家自有分辨,今天,就当听个乐呵了。”
这时,一道醇厚的男音自角落里响起:“老人家,您既然对梁王的历史这般了解,应当也听说过,传说中他为皇后所立的,宝藏坟冢吧?”
第31章
霎时间, 酒楼里陷入一片寂静。
什么宝藏鬼冢?到底是宝藏还是坟冢?
多数人没听说过什么宝藏坟冢,迷惑地互相张望,皆是齐齐将视线投向愣住的孙老先生。
傅潭说随着声音看去, 是在一楼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男子一身棉布衣, 身形很是健壮,却戴着黑色的斗笠, 黑色的纱幔竟然将脸都盖的严严实实,根本看不清他的面容。偶有风撩动纱幔,露出几道晦涩不明的眸光。
他腰间佩刀, 听声音有点懒洋洋的, 年纪应该不算太老, 此刻懒散地靠着深褐木桌, 手臂随意搭在桌沿儿上,面前杯盏错落,举手投足间挥洒一股恣意的江湖气, 像是行走江湖的刀客。
见孙老不回答, 他一手抵着太阳穴, 又再次开口:“惠梁王死后不曾葬入皇陵,而是另设了坟冢,将自己与皇后合葬在一起。这件事,直到梁国灭国,皇陵失窃, 才被世人所发现。”
“皇陵中不仅没有惠梁王和皇后无名氏的尸骨, 甚至连陪葬的金银珠宝,也一并消失一空,世人最大的揣测, 就是惠梁王带着那些滔天的财宝,去了另一个坟冢,和皇后葬在了一起。”
寂静人群传来倒吸了一口冷气的声音,继而开始七嘴八舌窃窃私语。
真有这种事?一国之君,死后不葬入皇陵,放弃了子孙的供奉,反而携带宝物葬在一个没人知道的野坟冢?死后百年都没人烧纸祭奠,这么荒唐叛逆的吗?!
傅潭说的视线却一直盯着男人腰间那把刀,这把刀也就是常规的尺寸,插在刀鞘里,但是可以看见的刀鞘和刀柄,都是缠了厚厚的黑布的。
只能看出是一把刀,而看不出刀的面目,和他这个人一般,带着斗笠,不见真容。
但是,但是傅潭说却没来由的觉得莫名其妙的熟悉,但是具体哪里熟悉,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很奇妙的感觉。
说书先生也没想到会有人知晓宝藏冢,苍老眸中划过一抹异色,继而镇定了下来,微微一笑:“宝冢的事老身也有所耳闻,瞧小先生您对此了解颇多,许是江湖客?”
“江湖客多寻宝探宝,也有不少人想要找到惠梁王的宝冢,但都是些零零散散的传闻,老身知道的并不多。”
那刀客也微微一笑,起身颇有礼貌给孙老先生行了个礼:“既然如此,是晚辈唐突了。”
孙老先生摆摆手,极和蔼大度:“你既然想知道,那老身也胡乱说一句,前人是研究过这个宝藏坟冢的,惠梁王的手札里有一首诗特别耐心寻味,大概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乃吾孤身逃命处。长夜漫漫悲自语,惊觉佳人入眼眸。’”
“惠梁王并不是天生王储,他一路登基并不容易。惠梁王是他的父亲武梁王最年幼的皇子,他的几个兄长接连去世,随着武梁王年迈,他的皇叔意图篡位,惠梁王亦是年幼时就被追杀逃至巴山楚水那等荒芜之地,几经周转才回国登上皇位,十分艰辛。”
梁国这段历史,读过书的人约摸都听过,堂客里也有不少书生,此时发出了质疑:“孙老,这诗写的奇怪啊,既然前面是他逃亡时的凄惨遭遇,怎么最后一句,还蹦出来个美人呢?怎么突然扯到女人身上?实在是前言不搭后语!”
“是啊,不仅前言不搭后语,韵脚都没对上,这诗水平实在不怎么地,我写的都比他强。”
大家各抒己见,大堂里又嘈杂了起来。
双双托着脸:“这群人怎么还评价起写诗水平来了,不都说是梁王自己的手札里写的吗,人家也可能只是记录一下所经所感,没想着当大文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