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所以,上报州府的文书都分了两份,一份是明着的,表示遇到了盗匪,屏州的粮食迟到了,他们在两州交界处等着呢。另外一份就是密信了,说明屏州起了民乱,然后问怎么办。
知府当时拿到消息也是犹豫,屏州这是捂着呢。作为同僚,他自然不能给人把遮羞布扯了。
但是,军粮怎么办?屏州能镇压得住这一波的民乱吗?前两年闹干旱的时候,屏州倒是招安了几窝盗匪,好像还没来得及迁往异地,目前还留在屏州,他们倒是熟手,先前镇压民乱的主力,也是这些人,应该能应付得来。最要紧的是,若屏州应付不过来,饥民可就要跑到岩州来了。
知府再如何装瞎,也知道岩州境内有多乱,盗匪是少见了,可各地进来的官兵四处搜刮,知府都不敢出衙门,他知道当官的不能有良心,可他的良心现在都在疼。岩州已经乱成这样了,再来一群乱民,彻底就要不成样子了,那是真的人间炼狱了。
就这么犹豫了几天,另外一个和屏州相邻的州先把屏州起了民乱的事情闹出来了——有一伙之前招安的盗匪复叛了,裹挟乱民冲击县城。
知府依旧犹豫,因为这事儿还能说是匪乱,和民乱可不是一个意思。
又两天,传来了消息,屏州知府、同知等一干官员,已让乱民杀了,人头穿在树杈上,被人举着招摇过市,尸首更是不知所踪。
知府顿时有些物伤其类……
第241章 (捉虫) 天下渐乱
241
现在屏州被害的众官员, 不只与知府同为朝廷命官,他们还都算是替前任受过的。他还好点,前任已经在秋决的时候满门抄斩了。这群官员的前任, 有不少已经得了功劳, 调任别处了。老百姓哪儿知道此老爷非彼老爷了, 就只知道官儿不好,日子难过都是官儿的错。
知府叹息了一句:“唉……清官难做啊。”
师爷立刻凑到近前来,各种奉承安抚。
苹果醋:呸!
知府被一声声“青天大老爷”拍得爽了, 下令赵有胆严守两州交界。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可不是去平乱的时候,看朝廷怎么布置吧。
朝廷根本没把这场民乱看在眼里, 谢相发下来的命令,是“各地便宜行事”。意思是不救灾、不讨贼,就让屏州乱着吧。
和知府的想法差不多,只要把人堵在屏州, 再过一阵子, 乱民自然就没有了。唯一愁的, 就是原本去接粮的赵有胆, 现在得给他送粮了。
其余各州和岩州的态度也是相同的,各地调集军队堵截在屏州向外的水路要道上,除此之外, 再没有人做出其他的反应。官员们关注的,依旧是卧虎山的盗匪。稍有小事, 弹劾的和歌功颂德的奏章, 就前赴后继地涌入内阁。
沐猴孙牛成了第一个被杀的盗匪,他的人头经过简单的处理,被火速送入了京城。
明明是鲁镇东到葵城前他已经被抓了, 当初的捷报上,还有王大人的一份,如今孙牛又成了鲁镇东阵前生擒的贼首了。
但这话也就跟着爷娘听书的孩童问上一句,回答孩子们,只是大人善意又麻木的笑。
“孩子啊,这就是世道。”爹娘摸着孩子的脑袋——等他们不再问这个问题,就是长大了。
鲁镇东吃上了一顿舒心的葱爆羊肉,北地的口味,重盐,重酱。谢相却是甜、淡的口味,文臣也都向谢相的口味靠拢,鲁镇东在外宴饮,也得跟着吃一样的东西,即便山珍海味他吃在嘴里也是品不出滋味的。
家里的厨子没带来,是不敢带,就怕他吃饭与众不同的事儿让人发现了,他可是谢相的干孙子,怎么能和谢相的口味不一样呢?这个是要造反的大事儿。
这却是下头百姓送上来劳军的“粗茶淡饭”,即便“不适口”,但百姓的心意,怎么能浪费了呢?
不用问,必定又是赵家军那边送来的。
“听说留下来的是个中庸的什长?倒是个妙人。”
“是个中庸,不过长得实在是……像个二赖子。这人也是人如其名,就叫赖二。”
这么一听,鲁镇东立刻皱眉摆手了——他还真有把人收了的意思,长得稍微能入眼就行了,美人儿他见得多了,但能这么知心知意的,可是头一回碰见。这还是没正经跟他相处过的,若彼此了解了些,不知这人能把他伺候得多舒服。
可这长得像二赖子,就实在是膈应了。
“看护着些吧。毕竟也算是同袍。”
“是,都督。”
苹果醋松了一口气……
从大黑鱼那边遇见流民开始,他跟大黑鱼说了一声就滚来找天道兄了。那场面太可怕了,他只要远程监控一下大黑鱼的笼统状况就够了,实在是没有从头看到尾的强悍内核。
天道也是十分大方的,给他看了权限,愿意看谁看谁。
乱世不如狗啊,大概因为这个世界大黑鱼的身份也不算高,所以,苹果醋对这种认知体会得更深。明明上个世界跟着芝麻酱的大佬也体会过一次从底层开始,但那位大佬全身心投入到了江湖的事业中去,而且他可没大黑鱼这么能屈能伸,讲义气又讲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