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这两件事都不算问题,问题是,贾史氏想干什么?
  其实老头知道,贾史氏也不算是投了新帝,他们家只是真的退出了朝堂罢了。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
  什么时候,子孙的教育都是第一位的。不求子孙达公侯,只求他们能自食其力。现在老圣人都觉得,贾史氏这回终于找对了路。一条哪个皇帝上位都不会讨厌的家族道路。只是这是贾史氏能干出的事?
  “前些日子甄太妃有些不豫,甄氏伺候的不错,太妃同朕说了几次,你看看,要不加点封,让太妃舒服点?”老圣人喝了一口茶,清清嗓子,看向新帝。贾家的事有什么可说的,要说也得说甄氏啊!
  甄氏是甄家的三姑娘,二姑娘嫁于北静王为正妃,之前贾瑗出宫之后,北静王就和甄家讨论,要不要再送一个人进宫。
  当时,三姑娘还小,于是去年在三姑娘及笄之后,忙就送进宫来,放在甄家老太妃那儿。
  那位当初抚育过老圣人,八十多了,老圣人总觉得老太妃还活着的话,他就还能一战。这是他心里的底气。
  进宫一年,一直在老太妃那儿,连新帝面都没碰到过,现在要封号?新帝和醇和郡王一块只能给老圣人写个服了,我们说贾家,你划到甄家去了?
  第316章 贾敏的祭礼
  林海想去江南真的就是因为贾敏的祭日快到了,四年了,他原本三年时就要去,算是给黛玉除服,也能带着她在外游历一下,不然,再大些就出不来了。
  结果去年十月时,大理寺遇到个大案,连新帝都被惊动了。所以大家也都抽不出时间来,今年有空了,结果贾赦呵呵了,都懒得搭理他。
  再过两天,老太太传话了,说等黛玉嫁了,他想去哪随他,现在老实在京里待着,给黛玉把人选了。
  林海都郁闷了,老太太恨他,他也接受,不过,现在真的一点都不原谅吗?不过想想,贾敏已经死了,若是黛玉,他会原谅那个人吗?想到这儿,林海又算了,老太太这么大岁数了,只怕更难摆脱出来了。
  在家里做了祭日,让黛玉回家主祭,姊妹们也跟着去了林家。
  林家办的祭日就很有贵族特色了,可不像在贾家,拒客于门外,林家办的,就是广邀亲朋,各种的仪式感。
  反正欧萌萌,贾赦和贾政都没去。老太太是不给林海这个脸,她有时在反省,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于是林海做什么,她都觉得不对,所以她并没有表现什么,只是让家中各人都去。
  和女孩们说的是,只怕京中就是这个规矩,你们当是去学习流程的,这种机会不多,亲戚家里办,你们帮点忙,把流程记下,回头也就不会再被人骗了。
  至于说贾赦和贾政是该干嘛就干嘛去了,他们现在对林海也是连面子情都没有。我又不靠你吃饭,你二品大员别沾我们破落户,反正满京城都知道,大理寺林海大人不得岳家喜欢,连岳兄都不搭理他。隐隐的还传出林海面善心狠,虐待发妻……
  不过,贾家不管,但别人说起林黛玉来,贾赦和贾政立即翻脸,我们家的外甥女,也是你们配议论的?
  很好,京城就知道,林海这个姑爷,老太太,贾家二位老爷是不认的。但外甥女是贾家的骨血,他们是宝贝的。于是很能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了。
  林海被黑了也没法,好在,他做人,做官还不错,大家有认识贾敏的,虽说觉得贾敏死得有点可惜,也替林海觉得无奈,最终只好说,老太太一生睿智,有点脾气也是正常的。
  林海能说啥?只能和那些私交好的同僚们拱手致意。只说自己年过半百,只此一女,老太太再怎么埋怨他,但把独女教养得这般出色,他都是对老太太满是感激的。万不敢有丝毫的怨怼之意。但说了这话,也是透着满满的委屈了。
  当然,贾赦和贾政才不搭理林海的委屈呢,我们都没委屈,你还委屈上了?
  办祭礼,你生前但凡对我妹妹上点心,也比你这会办这劳什子的祭礼强。越是这样,越证明你的心虚。说明你知道自己错了,可是不敢面对,于是去年说什么回乡,今年又搞这祭祀,生怕人家说你薄情寡义罢了。人越缺什么,才会在人前越努力的表现什么。贾赦和贾政好歹也教了这些年学生,这种小学生思维,他们真的看得不要不要的。
  所以两人一块不约而同的中午到荣庆堂来,陪老太太吃饭,这是贾敏的祭日,他们两人心情都不太好,但更担心老太太。
  王熙凤也没去,她肚子大了,不太好出门。知道姊妹们去林家是学规矩的,也就让长女跟着去了。小儿子、小女儿还小,怕跟着去了,裹乱。就留在家里和老太太玩。
  她也知道老太太今天的心情不会好,就想着老太太定会喜欢和孩子们玩,这可是老太太的亲曾孙,也是荣府真正的第四代长孙。老太太定会欢喜的。
  不过其实他们真的一点也不了解欧萌萌,之前她喜欢贾珝,是因为贾珝像她女儿,她没有看过女儿的六岁之前,于是当成补课了。但她其实真不怎么喜欢小孩子。她发自内心的,只爱自己的孩子。
  现王熙凤带着她的两个娃来了,这还是在西北大营养的,就跟养在深宅大院的娃不同,于是长孙贾若。
  名字是欧萌萌取的,他们这代是草头。像贾芸,贾兰(蘭)都是这辈的,欧萌萌又鄙视了贾家这个姓,然后把字书取来,翻到草头部,最后确定了“若”字。假若!怎么着都可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