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裴问礼怔住,他知道皇帝打得什么算盘了。
让封长诀去南蛮之地参战,再给封长诀乱安罪名。
勾结山贼土匪,又或者是战死南蛮。
皇帝一句话的事。
裴问礼咬紧后槽牙,他就不能放过封长诀么?就非得利用封长诀去拆解封家。
“陛下,凉州陇南一行中也包括封长诀。”裴问礼忍不住说出口。
皇帝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仿佛隐藏着无尽的阴谋和算计。
他的声音低沉而阴冷,带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威慑力:“这更好不过,他在为朕办事,全心全意地信任着朕。”
“怎么,裴爱卿,还想保人?”
裴问礼不作声,皇帝要动封家,怎会留封长诀一棵独苗。
“还是说,封长诀留下也能和乔家长公子那般有用,他留下只能是个祸害。”皇帝风轻云淡地说出口。
裴问礼只觉得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上气,面对皇帝的威压,他无能为力,只有恳求一条路。
“哎呀,怎么回事?”
亭外走来一个端庄的女子,见状,轻微皱眉,转瞬间换成笑容,插入他们的对话。
“皇后,你怎么来了?”皇帝不易察觉地蹙眉,疑惑地看向她。
皇后微微勾起唇角,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缓缓走向皇帝所在之处。她轻盈的步伐如同仙子般优雅,身上散发着高贵与端庄的气息。
当路过裴问礼身旁时,皇后停下脚步,目光轻轻扫过他,眼中闪烁着一丝温和的光芒,轻声说道:“远远就听到亭中争执,想着来看看。”
“没什么事,朕和裴爱卿在讨论除夕的团圆饭。若是裴爱卿无事,可来宫中吃宴,也能陪皇后。”
裴问礼婉拒:“多谢陛下好意,今年家中父母上京,要在家中孝敬父母。”
皇帝笑着说道:“这样啊,朕也不强留。皇后呢,可想回去省亲?”
皇后柔情蜜意地拉过皇帝的手,娇声道:“臣妾陪着你就好。”
第36章 团圆之夜
夕阳下山,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封太平从校场回来。
封长诀有事要问他。一路追着他去了书房,封太平伏案看兵书,听到脚步声,抬眸看了来者一眼,放下兵书。
“你何时回来的?”
封长诀走到书架上随手翻书,心不在焉地回答他:“没多久。”
“哦,陇西之行如何?”封太平如问候家常便饭般问他。
“不大太平。”
意料之中,封太平胡须微微颤动,想必裕王势力早已盘根错节。
封长诀心烦意乱地把书架上整齐摆放的书卷弄乱,面容,转头盯着封太平:“父亲,我知道匈奴人藏在哪了,就在户部尚书府里。”
封太平顿住,装傻充愣道:“原来在这啊,亏我找半天。”
封长诀看出父亲意图更加不解,他直冲冲道:“父亲,你到底在瞒我什么?!”
他也猜想过这件事会不会被封长诀察觉到,只是没想到这么早。是他对涯儿的印象还停留在懵懂无知的少年,以为他心思只放在玩上。
如今看,较先前玩性收敛好多。
封太平沉思半晌,仍然选择瞒着他,与匈奴写协约的事封长诀不能知晓,就算最后被圣上查出来了,还能以“不知者无罪”为封长诀脱罪。
“老子能有什么瞒着你,整日正事不干,就知道胡思乱想!”封太平恼羞成怒,用力拍着桌案,故意转开话题,“你把我书架弄成这样,不放整齐别想走!”
封长诀有意朝他做了个鬼脸,调侃道:“我——偏——不——”
说完就飞快跑出书房,跑到庭院想起一句话,大喊道:“记住,有什么事别硬扛!”
封太平假装气愤地扔桌上的兵书,等听不到庭院的动静,他才闭眼舒出一口气。
户部尚书府里藏匿匈奴,这一行字就如同悬在脖子上的刀,不知何时会砍下。
这局本就是死局。
没有破局之法,只能想办法减少要被吃掉的棋子。
他得想办法,让封家人跳出这死局。
除夕前一日,裴问礼的父母到了京都,姜鹤一带着裴问礼特意去码头接他们。
站在码头观河道,并未结冰。遥望远方,一艘木船缓缓驶来,正是裴家的船。
两岸是几笔枯木,木船甲板上有模模糊糊的两个黑影。
“姨父姨母!”
姜鹤一举高手臂朝他们招手。
木船靠岸,姜鹤一飞奔过去接姨父姨母。裴问礼站在远处看他们言笑晏晏的模样,有些尴尬。
“表弟,别傻站在那儿,快来啊!”姜鹤一叫住裴问礼,后者躲不掉,只好走上前恭敬作揖道:“父亲,母亲。”
裴父收敛神色,淡淡地“嗯”了一声。反倒是裴母显得热情许多,端详着裴问礼,如今长得越发俊美,玉树临风。
“我们小堇,越长越好看了。”裴母欣慰地捏了把裴问礼的手臂,“怪不得江南有些姑娘还挂念着,尤其是江南阮氏的二姑娘,你还有印象吗?小时候你们见过的。”
小时候见过和记得的只有数不清的书卷。
“记不得。”
“记不得也没事,哪天你和阮家姑娘见一面。”裴父一如既往的强势。
裴问礼疑惑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