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季 第103节

  这样的日子,好像一下回到了两年前的秋日。
  靳晏礼前年去世的。离世前,缠绵病榻了许久,精气神一直不太好。犹记得,最后那一天,像是回光返照般,气色好了许多。
  将自己拾掇得精气神足了些。蹒跚地朝周颂宜走去,坐在她的身边。拉着她,絮叨了许多话。
  大多数时候,她都在静静听着。偶尔附和那么一两句。
  说到最后。
  靳晏礼慢慢弯下僵硬的脊背,动作机械、轻柔地趴在爱人的腿边。眼神柔和、气质儒雅。
  他说:“小宜啊,我给你写了许多信。要是未来有一天,你想我了,就让孩子们读给你听。那样,就好像我还在你身边一样。”
  周颂宜垂下眼睛看他,轻声问:“我要是不答应呢?”
  “不答应也好,免得我怕你想我了。”他逗趣的语气,“我也不能掀开棺材板出来。”
  “只能干着急。”
  “净胡说。”她动作轻盈,一下一下地顺着他早已稀疏花白的头发。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庞滑落,冥冥中早了预感。
  可她什么话,都不能说。
  那天,也如今天这般。阳光暖和,晒得人头发都带了温度。不知过了多久,两人这般静静坐着。
  “小宜啊,我怕是要先走一步了。”靳晏礼睁开眼,看着窗外的景色。
  山映斜阳,余晖穿过树梢。落下一大片不规则的阴影。绿叶边缘,闪着金灿灿的光。
  耳边,鸟雀煽动着翅膀。
  他气若游丝,面临死亡没有惧怕,“这辈子,我最后悔的事,便是这段感情的开始没有征询过你的意见。但我不后悔。曾试想过无数个没有你在身边的假设,都没有这一刻来得确切,没有你在身边,我这一辈子注定了只会孤孤单单、身如浮萍。”
  “这辈子,已经走到尽头了。”
  “我很满足。”
  “不敢再奢求下辈子了。”
  声音断断续续,越来越微弱。直至终了的那刻,削瘦的嘴唇一张一合,几乎用尽全部的力气。
  “小宜啊,”靳晏礼的眼神柔和,注视着这个用了一生去爱的人,“我爱你。”
  “很爱很爱。”
  年轻时,爱总挂在嘴边。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相携一生的爱人,许久没再在从彼此的嘴里听到“爱”这个字眼。
  因为爱,早已无形融入生活中的点滴。不需要特地地去描着,一举一动,尽在不言中。
  骤然听见“爱”这个字,相处的那些时光,像是碎片般纷涌而来。周颂宜心中难受,眼泪不受控地落下。
  “啪嗒——”滴落在靳晏礼的面颊,他抬起手,试图去擦拭她眼角的泪水。只是,已经没有了力气。
  “别哭。”
  她哭着,眼中却带笑,“我不哭。”
  靳晏礼久久地注视着她,两人谁都没再开口说话。落日隐于深绿的山峦,夕阳斜下,探进窗棱的阳光变得微弱。
  光线偏移,落在两人的面颊。
  他在她的怀中,慢慢咽了气。走的那刻,没有痛苦,很安详。唇边衔着一抹极淡的笑容。
  -
  “外婆,外婆!”沉书舒停下读信,叫了几声周颂宜。她从回忆中抽身,睁开眼,眼神慈爱地望向她,“书书啊,怎么了?”
  “这封信字迹最简短,里面还有一张崭新的十元纸币。不过,这张纸币年份挺久了,竟然保存得这样完好无损。”
  沉书舒一边说着,一边将这些物品递到周颂宜的眼前。
  “呀!”她惊讶出声,将信封里的照片倒出来,“这里面,还有一张照片。”
  “外婆,这是你吗?”
  周颂宜没有吱声。看着旧物,不太清明的思绪思绪,此刻慢慢游走、发散,又顺着一根藤条,直往前奋力游进。
  有一瞬间,又仿佛是昨日才发生,可细数时间,时间以“年”为单位,早已拨转七十多圈了。
  08年冬,中国南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雪灾。那年她刚上初三,学校组织个人捐款活动。由于是自发式的,要求每张大额钞票,需用铅笔在钞票上落款自己的姓名。
  她那时性子沉闷,回家后和周平津说了这件事。捐款的数额,最后选在了吉利的666。当时,网络并不发达,捐款的钱,还是周平津特地去银行取出的,每一张都无比崭新。
  不过,她并没有在钞票上属有自己的姓名。捐多捐少,都是心意。做善事,也不一定非要留下姓名。
  只是,再将这些钱塞进捐款箱里的时候。她还是拿起铅笔,在其中某一张纸币上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
  我用的这张纸币,到底会经过多少人的手里,又会漂流几座城市呢?真是让人好奇。
  字写得很小、很轻。
  写完之后,又觉得这样的做法并不好。写下的铅笔字,被橡皮一一擦去。最终,只留了2008 周颂宜 北京。
  像是q.q里放出的漂流瓶。
  未来兜兜转转,流落到谁的手中。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数。
  现如今,几十年过去,“漂流瓶”被人拔开瓶塞。里面记载文字的纸条,在这个黄昏时刻,诉说着旧时的故事。
  “书书,外婆想自己一个人静一会。”周颂宜微微一笑,“你先出去吧。”
  “好。”
  大概是勾起了往日的情绪,沉书舒应了声。继而又道,“我就在您房间外,到时候您叫我就好了。”
  周颂宜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好。”
  人走远后,这座房间只剩下她一人,连同手中的信笺、照片、钞票。
  旧物铺展眼前,往日情勾起。她费力地睁眼,努力去辨认那些字迹:
  小宜,今天我整理房间的时候,在你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照片。我想,大概是大哥结婚前几天拍摄的。我很诧异,照片中,你的小腹微微隆起。原来在这单薄的相纸中,框住的不仅是我们那个尚未降临于世的孩子,还有你。
  我原以为,你是不喜这个孩子的到来的。但这一刻,我想我大概是错了。或许,没有任何人能够感知到你当时的情绪,没有人比你更纠结、彷徨、无措。
  我欣喜又难过。
  谢谢你,让这个世界留下了他曾存在过的痕迹。
  这些话,我本不该提及的。小也读书后,某一天我在家中藏书阁翻阅资料,发现了你儿时曾留下笔记的书籍资料。稚嫩的、青涩的笔迹。
  我恍恍惚惚中,想起了我曾经兑换到的一张纸币。太过崭新,故人留下的痕迹,致使一时好奇心的我,将它留存了下来。
  毕竟,这是一份横跨千里的缘分。
  与你相识后,我想起了这张纸币的落款人。只是世间重名重姓人,比比皆是。以为是偶然,后来千丝万缕的联系,证明这或许是缘分使然。
  我们的缘分,大概上天注定。只是,是我让这个开始,变得不那么的美好。
  周颂宜费力地读完最后一句。
  人老后,水分流失极速。眼泪流过一次后,下一次想哭也哭不出来了。
  可她看着那张纸。艰难地颤动眼睫,一滴清澈的泪珠,从松弛的眼眶滚落,滑过鼻梁,最终落在苍老的唇瓣。
  咸涩的。
  如这段感情的开始。
  记忆开始变得模糊,周颂宜只觉疲惫。很想不管不顾地睡一觉,时光的尽头,有人在等着她。
  山映斜阳。
  霞云漫天,绯色的光落在那张被岁月优待的脸庞。温柔、幸福,安详。
  “外婆,外婆,”沉书舒走进房间,以为周颂宜是睡着了,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外婆?”
  “外婆。”
  “外婆!”
  照片、信笺、纸币,自怀中掉下。夕阳沉下的那刻,那张面朝镜头,伸手在肚子附近比了个剪刀手的照片,浮上一层暖光。
  相纸的右侧。
  钱币落款:2008 周颂宜 北京
  ……
  故事的开始。兜兜转转十二年,这张纸币带着一段感情,又重新回到她的手里。
  第61章 男二视角
  人这一生, 注定了并非所有事都能得到圆满。在得到中失去,失去中得到,往往后者更令人痛苦。因为体会过拥有的美好, 才会在彻底失去后而懊悔不堪。
  和周颂宜约见面,将事情真相和盘托出的那刻。望见她眼角衔着的泪水滚落, 他的心中好像没有想象中的快感。除却麻木,更多的还是懊悔。
  准确一点来说。在那则消息发送成功时,他便后悔了。
  如果不能再在一起。那么将曾经的那些美好有所保留, 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个瞬间, 在她的心里占了一块小角落。
  可他忘记了。周颂宜此刻怀有身孕, 尽管那个孩子并不属于他,且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他,靳晏礼和她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只是终究孕妇的情绪, 不能大起大落。
  心中的秘密吐出去, 曾经亲手伪造、打造的面具, 在这一刻尽数被摧毁。心中松懈不少,却又忐忑地等待着她的回答。
  在等待周颂宜的回答的间隙,徐致柯观察着她的反应。在她为自己共情、痛苦的时刻,不合时宜的、心底升起一股隐秘的快感。
  这缕快感极淡, 很快便如烟般消散。
  认知回笼过后,他为自己的行为所不耻。阴沉的天, 这场酝酿许久的秋雨,终于洒落。
  所有的一切, 在这场雨降落的那刻, 已经后了悔。可却没有后悔、转圜的余地。以为是解脱, 殊不知自己的这段话,将她陷入另一种伤害。
  在周颂宜浑浑噩噩起身打算离开之际。他就应当及时关注到她的情绪变化, 将她安全地送到家。
  等回想起这些,原先绵绵细细的雨丝,变成暴雨哗啦啦地泼向地面。徐致柯快步从大排档离开,驱车追上前。
  周六,路口本身堵得厉害。瓢泼大雨,尽管雨刮器努力工作,可效果甚微。车在马路中,以低速行驶。
  导航中显示前方路口发生车祸。在这个雨夜中,这条路堵得死死的。
  徐致柯眼皮微跳。冥冥中,像是有某种感应。他迅速推开车门,让人看傻子般的状态,冒着雨穿过车水马龙,冲上前去。在看见熟悉的车牌号时,一颗心如坠冰窟。
  他使劲摸了把眼睛,将顺着发梢流淌下的雨水揩去。努力睁大眼,试图让自己从梦中回过神。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