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姜守言不知道说什么,就只能嗯,带着浓重的鼻音。
很轻一声,听得程在野心口发酸。
他盯着视频里空旷的沙发,想象姜守言坐在那里的模样,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往眼前汹涌。
他飞快翻转了摄像头,缓着呼吸里的酸涩,拿着手机走到了落地窗边。
“给你看看金门大桥,是不是和里斯本的四二五大桥很像?”
程在野抹了下自己的眼尾,姜守言嗓音有点哑,透过听筒响在安静的夜色里:“是很像。”
程在野眨了眨眼,又提了提嘴角,重新把摄像头转了回来。
“你准备贴多少只蝴蝶上去?”
画面晃动了几下,从程在野胸口滑到下颔,或许是光线原因,姜守言从下看见他的眼眸有点泛红,等他重新坐回台灯边,平视屏幕的时候,又显得很正常。
姜守言近乎贪婪地盯着视屏里的那张脸,顿了几秒才意识到他刚刚提了问题。
他又挪动手机对着收捡在茶几旁的蝴蝶,说:“就这么多。”
“没有多少,可以做一面小的。”
程在野撑着下巴,看着重新移回去的画面说:“不如就贴在右边吧,伸缩架钉在沙发旁边的墙壁上,你到时候也不用挪沙发,灯泡垂下来不会挡人。”
姜守言:“好。”
“蝴蝶到时候竖着用热熔胶沾在墙壁上,不过热熔胶上墙就很难完整弄下来,粘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不要太密了,不然不好看。”
“或者你可以贴个墙纸,粘在墙纸上,到时候不喜欢直接撕墙纸方便点。”
姜守言说:“不会不喜欢的。”
程在野愣了片刻,缓慢地笑了起来:“慢慢来,一天做一点,不用着急。”
“好。”
正午的太阳太晒人了,姜守言拉了半边布艺窗帘,坐在朦胧的光线里。
已经过了每天惯例的问候时间,但程在野还是对着画面里的沙发问了一句:“吃了么?”
画面外响起一道懒散的“吃了”,像是某种壳类生物对世界探出来的触角。
程在野:“吃的什么?”
姜守言曲起了膝盖,显得很放松:“鱼,祁舟家吃的,我们住上下楼。”
“这么好啊,”程在野应道。
“嗯,”姜守言问,“你呢?你今天吃了什么?”
“唔,在酒店随便吃了点,”程在野揉了下自己半干的头发,“国外过节的氛围不浓厚。”
“不过我每年春节都会回国,和我爸妈一起。我们家亲戚朋友挺多的,都聚在老宅子里,很热闹。”
话到这里,程在野突然顿了一下,盯着屏幕很认真地问:“到时候……可以见么?”
姜守言没办法拒绝程在野。
挂了视屏后,他看了眼日期,又低头看了眼自己。
还有几个月……会好起来的吧。
*
最后那面蝴蝶墙,姜守言花了五天才做完。
偶尔很晚都睡不着的时候,他会晃着灯泡,看那些蝴蝶在墙上扇动翅膀,就好像回到了圣米格尔岛的木屋里。
清寂的光线落在眼尾,他揣着对盛夏的回忆,就那么蜷在沙发上,一点点睡着了。
最近几天,姜守言觉得自己挺平静的,甚至都没那么排斥出门。
他顺着自己的情绪,尽量调整作息,到最后甚至能在家做了饭,再坐地铁给祁舟送过去。
起初祁舟收到姜守言微信消息“我明天给你送饭吧”的时候,已经做好了第二天吃医院食堂的准备,但没想到姜守言还真送过来,还一连送了四五天。
他端着饭盒,来回看了姜守言好几眼,问:“你是正常的么?”
姜守言思考了会儿,点了点头说:“应该是吧。”
祁舟:“要不要再复查一下,或者做个心咨询?”
姜守言摇了摇头:“我觉得好像没那么难受了,应该不需要了吧。”
祁舟还想再说什么,姜守言不想听了。
他站起来,拿了脱在椅子上的薄外套,说:“我先走了,记得把饭盒洗了再拿回来。”
这些天温度突然降的厉害,姜守言觉得自己脑子好像有点跟不上降温的速度,变得有些空荡飘忽。
他走出地铁站,看到了路灯上插着的国旗,后知后觉意识到,已经国庆节了。
然后想起来,祁舟七天假,又捞了三天班上。
他在冷风里勾了勾嘴角,顺着街道慢悠悠走回了家。
或许是天气太冷了,又或许是最近的生活太过规律了,这种规律本身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压制,等到达极限又是新一轮的爆发。
起初姜守言并没有意识到,他只是觉得有点累,所以躺在沙发上睡了一觉,这一觉睡得有点久,醒过来天已经黑了。
他觉得很饿,又不想做饭,于是拆了买来当做早饭的小面包。
这种小面包一袋有二十四个,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袋子里只剩下两个,面前的茶几上散落的全是包装袋。
姜守言坐在夜色里怔住了,下一秒涌上来一股强烈的反胃感,他冲进卫生间,跪在地上吐得昏天黑地。
姜守言在一阵阵烧灼的痉挛里,混沌地想,原来他这些天过的一点都不快乐。
这间屋子里到处都是外婆的影子,那些回忆无孔不入,在某个转身的瞬间,就如同潮水一样涌了上来,然后又在他还没来得伸手触碰的时候,变成一张冰冷的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