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刘一阳抿唇看向林泽,“多谢林兄。”
  “那你先吃几口,垫垫肚子。”雷宗荣从书袋里拿出一个杂面馒头,是他刚才上来前,专门新买的,用干净的手巾包着。
  刘一阳又谢过雷宗荣,此时林泽已经离开,思来想去,终于忍不住说道,“宗荣,适才罗良同我说,昨完他半夜尿急,想起床时,恰巧看见郭永年偷摸把我被子扯走。我不晓得此事真不真。”
  “!”雷宗荣看向隔壁自己床铺,又看向刘一阳旁边另一张床,那是郭永年的。
  “他与你都是曲水镇,怎么算都是同乡,竟然会做这样的事?罗良在我旁边呢,隔着一床位,离着远,半夜看错也不一定。”雷宗荣压着嗓子,皱眉分析道。
  实在不敢相信同窗、又是同斋舍的
  郭永年会干这种缺德事。如果真是郭永年做的,雷宗荣真是头皮发麻,好像被一条阴暗处吐着蛇信的东西盯着一般难受。
  刘一阳艰难地咽着干涩的馒头,心里也不敢相信。
  他跟郭永年虽然并没有像跟雷宗荣那般亲密的往来,但平日里因为同乡的缘故,大家都相处得很融洽。
  若非因为两人性子不大合得来,刘一阳觉得自己跟郭永年定然比雷宗荣亲密。
  刘一阳把头转向前头窗户,又说出一个事,“今儿我起床,隐隐记得前面窗户开了个两指宽的缝,正正是往我这里吹的。”
  “这样,咱们再留心几日,这事没有真凭实据不能闹开,你知道的。”雷宗荣按下自己心里波动,轻拍刘一阳的肩膀,劝说道。
  刘一阳苦笑着点头,“我晓得,许是上回月考我的考核成绩,瞧着有望在明年进乙班吧。宗荣,你上两回考核结果都不错,要留心这种事。”
  “若是咱们有银钱能住两人间斋舍就好了。”雷宗荣叹声道。
  刘一阳不作声,他们可不正是难在银钱上吗?
  林泽回来时,刘一阳的书袋已经收拾好,雷宗荣帮他拿。
  “刘兄,这是保济丸,专治腹泻的。”林泽将纸包给他,见他手里的馒头已经吃了一半,便知晓这是雷宗荣给刘一阳带的。
  比他身上拿两个冷的面包干粮好,林泽便没拿出来给人吃。
  刘一阳刚开打小纸包,里头一粒粒黑棕色的小药丸散发着浓郁的药味。这股跟药铺极为相似的味道,总是让是觉得难受又贵重。
  刘一阳连忙问道,“林兄,这么多?药味这样浓郁,怕是要不少银子。我用不了如此之多,给我几粒便好。”
  保济丸的小颗粒特别小,林泽记得一次都是一小瓶子的量。
  这次考虑到刘一阳以前从来没吃过,药效应该比他以前吃的药好,拿来的只是半瓶的量。
  刘一阳说吃几粒,那肯定不行的。
  “刘兄,吃几粒一点用没有,那不是更浪费?你安心吃吧,这东西并不贵重,赶快啊,要迟到了。”林泽催促道。
  刘一阳犹豫片刻,吃了一半,剩下的收起来还给林泽,“林兄,大恩不言谢。若是不成,我再厚颜问你要。”
  看他吃个保济丸,有点品尝珍稀食物的样子,林泽都不敢多看。
  回忆起自己以前吃时,一口闷,喝一大杯水冲下去,嘴里还有一股味,简直了。
  三人快步赶往崇志堂,好在没有迟到,坐下后,只拿出上课用的笔墨纸砚,先生就来了。
  一节课上两个小时,林泽带着一箩筐收获和一箩筐复习计划,先去跟刘一阳、雷宗荣道,“刘兄,你觉得如何?”
  “嗯,我已经好多,真是多亏你的药。时辰尚早,咱们去温温书可好?或者写一写祭文。”说完,刘一阳便从书袋里拿出一张纸,递给林泽。
  “今早都忘了给你,昨儿就夹在《孟子》里的。”刘一阳笑道。
  雷宗荣同样拿出一张纸,“我的也是。”
  林泽接过两人的祭文,抱歉道,“我一会有事去寻一位师兄,想请教他祭文之事,待我回来,给你们也说说。”
  “那真是好事!我们等你好消息。”雷宗荣也笑道。
  他和刘一阳在书院并没有多少交好的同窗,两人见天忙着课业,有些空闲就要抄书铺的书,实在没时间认识其他朋友。
  林泽点头,也不多说,“那我先走。”
  他跟温庭山因为入学的事,有了交集,而最主要的事因为在第一天参加齐老《易经》讲学时,与温庭山探讨了一下‘天人合一’,双方的才真正建立一定的关系。
  林泽觉得祭文这事,找温庭山要点往年资料会更准确。因为刘一阳和雷宗荣的都是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大致默写出来,并不是原稿。
  林泽记得,当时在云山雅集上对祭文这”类东西,那些大儒说过,除了内容方向,遣词造句是非常讲究的。
  实际上林泽已经对祭文的内容有一定构思,这是他在雅集上知道的信息。
  北山书院的祭文,基本是不可能比有那些大儒在府城(省级)和国家级的祭孔大典上的内容水平更高了。
  现在就差遣词造句上,需要参考往年的优秀作品,这就是林泽要去找温庭山的原因。
  第121章 第 121 章 另有要求
  修道堂有一片开得正夺目耀眼, 粉紫色的花朵,一簇簇、挨挨挤挤地垂挂在绿叶间。在周围的灰石、苍松衬托下,极为生动活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