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最在乎的儿子,站到了他的另一头,剑指自己,父子相残,康熙忽然厌倦了一切,他想,他已经失去了少时的壮志雄心。
  “你想如何。”
  胤礽姿态翩翩地行了一个大礼,低着头,声音幽冷如鬼魅,“从现在开始,您的庶子们,每一时辰都会有一个患了急症猝死的,一直到皇阿玛写下禅位诏书为止。”
  “若是朕不写呢。”康熙放在膝头的手掌慢慢握紧,压抑着心头的怒焰,反问道。
  胤礽抖着肩膀,低声笑着,越笑越快活,越笑越得意,过了很久很久,他才有了克制自己的力量,双眸带着孺慕之情望向康熙,谦恭有礼地回答着。
  “若是庶子都死光了,皇阿玛还是不愿意禅位,儿子听从您的意愿便是。”
  康熙心如死灰,彻底断了心底的最后一丝不舍,身心俱疲地闭上了眼睛。
  “擒住太子。”
  胤礽正想嘲讽康熙,不料身后的内侍突然一跃而起,转瞬之间就将他压倒在地。
  “放开孤,你这个狗奴才,孤要砍了你的脑袋。”胤礽狼狈地跪坐在地,拼命挣扎着,内侍却纹丝不动,牢牢禁锢住胤礽。
  “皇阿玛,您当真要与我为敌吗!”胤礽仰着头,声色俱厉道,眼里全是鱼死网破的执念。
  康熙睁开双眼,眸色沉沉地看着胤礽,这里已经没有父子,只有一国之君的大清皇帝和逆臣贼子。
  “外头情形如何?”
  这话,不是对胤礽说的,内侍恭敬地说道。
  “抚远大将军已经全数绞杀准噶尔余部,皇子们皆无碍,只有大皇子受了轻伤,太医正在医治。”
  耳边传来的毕恭毕敬的回话,让胤礽终于看清了现实,放弃了挣扎,瘫软在地,脸上尽是颓唐。
  呵,他果然是斗不过皇阿玛的。
  康熙颔首,尔后又吩咐道,“传令下去,明日回京。”
  “是。”
  内侍退了下去,屋子里只剩下康熙和胤礽俩人,父子明明离得不远,可是却仿佛隔了千山万里。
  “你可知错?”
  胤礽眨了眨眼睛,突然捧腹大笑,用尽所有力气笑着,连眼泪都笑出来了。双眼被泪水挡住了视线,胤礽竭力睁大着眼睛望向康熙。
  “皇阿玛,皇位不是您要给我的吗?我如今儿不过是提前拿回属于我的东西,何错之有?何错之有!”胤礽歇斯底里地大喊着,声音凌厉高亢。
  “朕,一直想把大清的重任交付于你,可是你却一再让朕失望。若朕不是一国之君,这家业理应是你的,败就败了,终究是子孙的个人造业。可是事与愿违,既你不堪重任,朕就不能因为一己之私,置天下于不顾。”
  品行不端又如何,不忠不孝也无妨,偏偏他还目光短浅,冲动行事,自以为是,徒有逼宫造反的勇气,而无深谋远猷之智计,这天下,怎么能交给他呢。
  “您的心里意属的储君究竟是谁,是大老,老三,老四,还是老八?告诉我,让我死了这条心。”
  康熙觑着言行恳切的胤礽,不自觉拨弄着大拇指上的扳指。
  这趟五台山之行,他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被困之时,他立刻写了一封密旨通过暗卫交与老四,给了他调派京畿驻军的权利,一旦局势失控,立即镇压剿杀叛军。
  为什么选择胤禛,这个问题康熙想过,不过当时他一直不愿正视自己的内心,对胤礽还心存希望,如今,因为这一问,他倒有了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
  不过,还不着急。
  康熙并没有回答胤礽,他的这个嫡子已经入了魔症,起码眼下是无法清醒过来的。
  “来人,带太子下去。”
  胤礽脸色青白,这个高高在上的人是大清皇帝,不是他的阿玛。胤礽明白了这一点,顺从地跟着内侍站了起来,离开之时,又蓦地回过头来,看着那个佝偻的背影,他有预感,这一世他们父子恐怕再无见面的机会了。
  “皇阿玛,儿子去了。”撑着酸涩的眼睛,胤礽又行了一个大礼,果决地转身离开。
  菩萨顶有一百零八级石阶,洒扫僧人说过,每走一阶,就相当于踏过一种烦恼,爬上顶端,人生的一百零八种烦恼便会尽数散去。
  康熙站在高处,俯瞰着宛若天梯的石阶。
  帝王的烦恼又何止百八之多?
  圣驾还未达京城,废立皇太子的诏书已下,皇太子胤礽回京圈禁咸安宫,无诏令,不得出入。
  第87章 回家
  太子被废的消息传遍京城之时,胤禛终于回来了。
  前院传来消息,明卿心里一喜,顾不着什么梳妆打扮的琐事,急切地往外头走去,方至门口,迎面就看见胤禛的身影,没多想,扑进了胤禛的怀里,语带哽咽地说道。
  “爷,您终于回来了。”
  软玉温香抱满怀,胤禛好不欢喜,在外奔波了两天一夜的疲倦一扫而空,托起明卿的身子,抱着她进了屋子。
  “让你受惊了。”
  胤禛伸出手,拇指动作轻柔地捋着明卿耳边的碎发,全神贯注地看着,目光不舍得移开片刻。明卿亦是如此,牵着胤禛的另一只手,十指交缠,不愿放开。俩人浓情脉脉地相视而看,缠绵许久,明卿才忽而想起了其他。
  “您有受伤吗?”她呆在府里,却也知道外头的骚乱,大街上乱哄哄的,许多平日里不依附太子的官员都想尽办法出城逃命,不过两日,不论是叛军亦或朝臣,都经历了一场浩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