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第161章
  细雨霏霏,雨丝如烟如雾随着斜风洒落湖面,远处绵延苍翠的群山也被笼上一层薄雾,苍茫迷蒙,南湖上烟雨朦胧,展翠叠绿的荷叶舒展于烟雨之中,恍若片片翠玉。
  今日皇帝领着众人游烟雨楼,倒是正好挑到一个细雨霏霏的好日子,让众人都能一饱烟雨楼的美景。
  皇帝在二楼好好赏了一番坐落烟雨濛濛之中的美景后,便去了一楼和江南的官员们借着雨雾美景谈诗论道。
  宁欢陪太后继续待在二楼赏景,太后一向不大拘着旁人,跟着她出游从来都是各自赏景便好,嫔妃们和随驾的贵妇贵女们此刻也是四散在各处,并未一齐聚在二楼。
  凭栏远眺,看着远处薄雾朦胧,丝雨飘飞的湖光山色,宁欢忍不住赞叹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楼这名字取得贴切,雨中美景不负盛名。”1
  太后道:“江南好风光,瞧着的确让人心静,这烟雨朦胧的南湖也是极美的。”
  宁欢先是点头,而后又想到什么似的,“南湖啊,竟然是南湖,我竟一时没想起来。”她的神色有几分古怪。
  太后先是疑惑了一瞬,略微思索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太后看着宁欢会心一笑:“你是说……”
  宁欢微微弯唇,又凑到太后身侧小声轻笑道:“这南湖里好像缺了个什么。”
  太后好笑地睨她一眼:“促狭。”
  宁欢抬眸眺望远方烟雨朦胧的湖面,她似是笑又似是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2
  这是历史的必然。
  太后沉默片刻,而后微微颔首。
  绵绵细雨渐渐停了,天沿甚至有灿金的阳光刺破天际厚厚的云层洒向大地,竟然还是一个雨后初晴的好天。
  宁欢的思绪也被这灿烂的阳光打断了。
  “一会儿会不会有彩虹?”她期待道。
  太后遥望了一眼烟波浩渺的南湖,山色空濛,天空澄净。
  她道:“应当会有的。”
  宁欢笑着点点头,面露期待之色。
  身后传来齐声请安的声音:“参见皇上,皇上万安。”
  宁欢和太后便循声转过去,宁欢朝着皇帝微微福身。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皇帝上前,温言拱手行礼。
  太后道:“免礼罢。”
  皇帝又免了众人的礼,他扶起宁欢。
  他笑道:“儿子可是打扰了皇额娘和爱妃赏景?”
  太后淡笑道:“何出此言,你来了倒是正好。”
  皇帝便也温和笑了笑。
  后面忽然传来一声惊呼。
  “哎,天虹——”
  太后和宁欢回头望去,果然见远处青山翠湖间浮现一弯绚丽的长虹。
  天空一碧如洗,远山含黛,湖面碧波浩渺波光粼粼,绚烂的长虹横卧天际,与静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明澈而烂漫。
  宁欢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向太后,太后轻笑一声,又带着她回到窗边,凭栏远望。
  看着仿佛忘了自己的娘俩,皇帝先是失笑,而后又只觉心满意足。
  他慢慢悠悠地跟在太后和宁欢身后。
  “真的有彩虹。”宁欢兴致勃勃。
  太后轻笑:“我什么时候骗过宁儿。”
  宁欢弯唇笑道:“是。”
  跟着过来的几个嫔妃和夫人们听到太后如此亲昵的称呼令妃为“宁儿”,一时都有些讶异。
  听闻过皇太后很是喜欢令妃,却没想到是如此喜欢,竟这般亲近地称呼令妃的小名,这是亲闺女或者亲儿媳才有的待遇吧,嫔妃们和夫人们暗暗咂舌。
  皇帝站在太后和宁欢身侧,笑意温和地看着她们。
  太后看了看外面放晴的天,再看看特意从一楼上来的皇帝,不明白他的意思才怪。
  她也不想扰了这对儿小儿女的兴致,便善解人意道:“外面的天儿好,你们都出去走走罢。”
  皇帝果然微微弯唇,他又温声道:“皇额娘,那儿子扶您出去瞧瞧。”
  太后摆摆手:“外面的地还湿滑着,哀家更乐意待在这烟雨楼里,你们年轻人去走走便好。”
  皇帝略一思索,倒也没有再劝,一来太后的话也有道理,太后到底是上了年岁,要是摔了可了不得;二来,太后如此体贴的好意,皇帝自还是领会到了的。
  他便温言笑道:“那儿子便先行告退,不敢打扰皇额娘清静。”
  太后点点头。
  宁欢却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朝她笑笑:“去吧。”
  宁欢抿唇一笑:“臣妾告退。”
  皇帝带着宁欢走了,也没有人不识趣的想往前凑。
  难怪皇上忽然会上了二楼,此刻嫔妃们和夫人们才彻底明白皇上的用意。
  皇帝和宁欢漫步在烟雨楼花木扶疏的长堤上。
  皇帝让宁欢扶住他的手臂,也担心她踩滑摔倒。
  “你怎么上来了?”宁欢随口问道。
  皇帝笑睨她一眼:“皇额娘都看出来的事儿,你就不知道?”
  宁欢微微偏头,看着他盈盈笑道:“黏人。”
  皇帝忍俊不禁,看了她一眼,意味不明地轻笑道:“嗯,我黏人。”
  宁欢嗔了他一眼,故作正经地点头:“就是就是。”
  远处的回廊上,远远看见皇上的身影,娴贵妃原本还有些欣喜,正犹豫着要不要过去,没想到皇上身旁由走出另一个人的身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