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孩子起来吧。太后冲着恪靖公主招手,来,六丫头,坐到妈姆身边来。
  恪靖公主乖顺地坐到太后身边,任由老人家亲密地搂着自己。
  敦多布多尔济起身坐到五阿哥身边的席位,和他对了下拳头。其他阿哥则相互闲谈,听着太后和恪靖公主唠嗑。
  六丫头瘦了,这小脸都不圆了。太后心疼地搂着恪靖公主,定是额驸没有好好待你。
  敦多布多尔济只觉得这是天大的委屈,他欺负谁也不敢恪靖公主啊。他在其他阿哥笑嘻嘻的眼光中站起来辩解道:太后娘娘,臣绝对不敢欺负公主,还望太后娘娘明鉴。
  恪靖公主看敦多布多尔济那着急解释的样子,觉得颇为好玩:妈姆,我没瘦,我还长高了一寸呢。现在不过是因为暑热苦夏吃不下饭而已。
  太后这才放下心里,跟恪靖公主絮絮叨叨地说话。她对六丫头总有一份愧疚之心,总想着如果当初她能拒绝皇上,或许六丫头就不用远嫁漠北了。
  对了,我还给汗阿玛和妈姆带了礼物呢。恪靖公主笑道。
  康熙来了兴趣,笑道:你带了什么来,若是不能让朕满意,朕可不依。
  九阿哥在下面笑道;姐姐好偏心,怎么只给汗阿玛和太后娘娘带了礼物?我们这些当弟弟的呢?
  恪靖公主笑着摇头:那小九想要什么礼物,你姑且说说,我姑且听听,至于我送不送就看你的表现了。
  在场的阿哥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康熙也笑着对恪靖公主道:你别理这个臭小子,快些把礼物呈上来,朕可不能被你给蒙混过关。
  恪靖公主命人将东西送上来,羞赧道:是儿臣今年命人在清水河县内种植的甘薯和玉米,特意献给汗阿玛和妈姆尝一尝。
  康熙乐笑:六丫头怎么想到让人去种这个东西?
  恪靖公主解释道:儿臣听额驸说此物高产耐寒,在清水河一带种植最为合适,所以特意命人寻了良种来命人种下。今年皇恩护佑,风调雨顺,这两样东西长得极好,产量倒是比小麦要高出不少。
  康熙来了兴趣:你说这东西高产,有多高?
  恪靖公主答道:红薯亩产五千斤,玉米五百斤。
  座下的阿哥们都吃惊地看着恪靖公主,若是这个消息属实,那
  康熙也吃了一惊,如今上好的水田,水稻亩产四百斤,小麦亩产不过三百斤。若是这两样东西真有如此高产,倒可以解万民之饥。
  康熙连忙问道:果真如此高产?
  恪靖公主点头:儿臣不敢妄言,收获的粮食如今来堆在清水河县的粮仓里呢。只是这玉米倒还好,红薯虽然也能饱腹,但吃多了容易胀气,所以目前清水河县的百姓都是将这几样东西混着吃。
  康熙放下心:这倒不是大问题,如今还有很多人喝不上粥米,这东西若能饱腹已经是极好的了。
  大阿哥直郡王上前道:儿臣恭贺汗阿玛得此良种,天佑大清。
  其他阿哥和王公大臣们也纷纷恭喜道:恭贺汗阿玛/万岁爷得此良种,天佑大清。
  康熙脸上也浮现出笑意:朕这几年一直在丰泽园御稻的事,倒没想到让六丫头抢了先,我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恪靖公主谦勉道:儿臣也是因为得知汗阿玛一直忧心良种之事,这才命人去试验种植。这一切都是汗阿玛的功劳。
  康熙哈哈大笑起来,他环视了一眼座下的皇阿哥们,开口道:虽然知道了良种,但还是要好好育苗挑选,才能保证事情万无一失。胤祺
  儿臣在。五阿哥出列。
  你自小就和你六姐姐的关系好,良种的事情就交给你和六丫头去办,记住,不得出现差错。
  五阿哥在众位阿哥歆羡的目光中向康熙叩首:儿臣遵旨。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番薯玉米在明嘉靖年间就传入了,但是在全国范围普遍种植据说(划重点)是在乾隆时期。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信息的交流是很慢的。
  《玉米传入中国的历史》穆祥桐
  《玉米的传入》胡中生
  所以小可爱们不要过分考据哦,么么哒!
  第19章 商量
  一望无际的科尔沁草原上,两匹马儿正在悠闲地吃草,它们的主人坐在一边的小坡上轻快地闲谈。
  姐姐,你这两年在清水河县过得好吗?五阿哥看着身边的恪靖公主,眼里满是担心。
  恪靖公主笑看着身边成熟了不少的五阿哥:我过得很好,小五你不要担心。你如今出宫开府,封爵娶妻,已经是个大人了。你以后好好待你福晋,为汗阿玛建功立业,我就能放下一份心思了。
  五阿哥沉默地点头,想到如今阿哥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是一阵头疼,不仅是大阿哥和太子二哥之间的争权夺利,甚至就连小九小十也参与了进去。
  小五,宫里还好吗?宜额娘、我额娘、小九、小十、十一,他们怎么样了?
  额娘和姨母在翊坤宫一切都好,姐姐不必担心。十一弟一向乖巧懂事,不需要人担心,他年前生了一场病,身体虚弱,所以这次北巡没有来。但是小九和小十,我就不知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