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主要是她们俩的确是在默默搞个大动作的。
  现在时机虽然已经成熟,但是能够多拖几日还是好的。
  这林家小公子那一身“心声外放”的绝技实在让她们又爱又怕。
  爱的当然是里头经常有一些让她们醍醐灌顶的“神谕”,怕的是,他太聪明、太通透,有时候把人心都给猜透了,那就更加不太好往下运作了。
  这种“去父留子”的大事儿,果然还是越秘密越好的。
  婆媳二人对视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找到了一丝放松。
  然而这种好心情还没有持续片刻,就被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给打断了。
  说话的是贾敬,这位沉迷炼丹好多年,终于“迷途知返”的宁国府老当家的,喝了几杯假酒之后,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居然当众表示,他已经正式收了薛蟠做嗣子。
  意思就是,这孩子将来要跟贾珍这一房争夺一席之地。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休养,默默爬走。明天一定。
  第176章 神金
  虽然早就被宁国府的不靠谱震惊过,但是不靠谱到如此抓马的程度,还是有点儿超出了大家的预料。
  不只是林家人这么觉得,就连隔壁来作陪的荣国府众人都一副一言难尽的模样。
  果然“造衅开端实在宁”,是真理来的。
  不过就算所有人都看出来贾敬这么瞎搞纯纯是脑子有病,但是奈何这位敬大老爷的身份地位在宁国府是最高的,还是族长的爹,自然是没有人敢说什么的。
  贾母的辈分倒是比贾敬高,不过她对于隔房的家事也不太好贸然插手。
  主要是,这个事儿,虽然大家都觉得荒唐,但是也的确没有妨碍到别人。
  宁国府都已经是那副模样了,再怎么折腾似乎也能够理解。
  何况薛蟠还真的跟宁国府有那么点儿关系——这一点儿在之前已经被围观吃瓜群众们一起吐槽过了。
  讲真,一般的世家大族,这种私生子的丑闻一年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人家基本上都是咬定一个口径,那就是不承认。
  毕竟世家大族,都是要脸面的。
  区区几个私生子算什么,且不说这些孩子的身世是不是真的那么清白,是不是真的是他们家的血脉。
  单就说这个时代,孩子能不能养的活还是其次,所以说,认回私生子的成本实在太高了,还不如现去买几个年轻的小妾通房,努力造人来的快些。
  还放心。
  李光地就是这么干的,还因为不肯认私生子这个事儿被后人犀利嘲讽来着。
  但是不可否认,这才是有脑子的人物正常该做出的选择。
  显然,贾敬不是这种有脑子的正常人物。
  他的感情比理智强了不只一星半点儿。而且十分随性而为、随心所欲。不然也不会做出放着好好的进士出身不出去做官,却选择到城外玄真观去追求他所在意的“道”了。
  再看薛蟠,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居然还真的像是那么一回事儿,并没有那日见到的那么不堪了。
  大约他现在年纪还小,不过十三四岁,还能够再往正道儿上拉一把?
  若真是如此,那还算是一个“逆天改命”的优秀案例了。
  不过贾敬这么做,也的确是把贾珍一家子,特别是贾蓉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了。
  毕竟今儿的名头可是贾蓉嫡出的头生子的周岁宴,居然借着这个机会隆重推出他们这一房的直接竞争对手,那还真是挺让人心梗了。
  贾珍、贾蓉这种原本对权势地位没有那么在意的人也不免难受了起来,再看尤氏和秦可卿却十分淡然,似乎还趁乱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知道是不是又制定了什么新的作战计划。
  莫郁表示,比起这几个不知所谓的男丁,宁国府的未来,果然还是要靠女眷啊。
  就看尤氏和秦可卿能不能力挽狂澜了。
  莫郁围观了一番宁国府的猴戏,便也就兴趣缺缺了。
  还是那些陈旧的玩意儿,着实没意思的很。
  也是,就这几个人,还能玩儿出什么花儿来呢。
  再看那边儿,贾母等人也调整好了表情,一副“恭喜恭喜”“敬大老爷做得好”的客套,于是这个事儿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了。
  搞得薛蟠都还有点儿不敢相信,他这就真的是过了明路,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了。
  当然,这不过只是他美好的幻觉。其实除了贾敬之外,没有人真的把他当回事儿。
  他的处境,跟之前相比其实没有半点儿变化。
  不过以他的迟钝程度,想必也是根本感觉不到的。
  所以说,有时候迟钝一点儿还是比较好的,至少比较容易快乐。
  因为贾敬十分高兴,贾珍、贾蓉不敢表现得不高兴,尤氏、秦可卿不置可否,贾母等荣国府的亲戚只是客气围观,至于林家这些外客更是秉着“和气生财”的指导思想,什么不好的话都不说,于是这个周岁宴举行得就十分成功。
  饭毕,照旧是安排众位亲友们看戏,喝茶。
  贾母因年纪大了,惯例要午睡,便就先回了隔壁荣国府,但是她走之前,照旧还是要留贾敏吃晚饭。
  贾敏当然是婉拒了。
  她原本想着稍微坐一下就回去了,没想到这个时候王夫人、薛姨妈又找上来了。
  这俩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来找贾敏居然是问她做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