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总之,因为贾代化的这种窒息操作,贾敬是长歪了,贾珍也没好哪里去。
  虽然贾代化想要替他没用的儿子贾敬教育一下孙子贾珍,奈何他们家老太太不允许。
  老太太表示,这可是他们宁国公府唯一的孙子,还是嫡出的,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她就算做鬼也不会放过贾代化的。
  老宁国公夫人温婉端庄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跟贾代化红过脸儿,这还是第一次发这么大脾气。
  关键是这次发了脾气之后没多久老太太就病倒了。
  然后就再也没有好转,直接就一病没了,估计老宁国公心头也是心塞得紧。
  之后虽然是收敛了不少,但是伤害已经造成,最可怕的是,贾珍那个时候已经懂事,当然知道他自己的地位有多特殊,逐渐地就朝着纨绔的方向发展了。
  整个宁国府就这么烂了下去,但是这还没到底。
  罪魁祸首贾代化没了之后,贾敬还没缓过神来,他相敬如冰了一辈子的正室夫人,怀孕了。
  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铁槛寺守灵。
  他夫人是在宁国府操办葬礼的时候晕倒了,恰好前来吊唁的宾客里头有宫里头的太医,因急忙请了当场诊断,这才发现,居然是已经怀了一个月的身孕了。
  别人当面儿都纷纷道了恭喜,心里头却是忍不住暗暗取笑。
  有说敬大老爷真是厉害,这把年纪还如此龙精虎猛,一边儿备考一边儿跟夫人温存的。
  还有说没想到敬大老爷跟夫人关系这么好,真正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那可不是,两个人成婚快三十年了,都四十多奔五十的人了还能再添个嫡出孩子,不管男女,那也都算是佳话了。
  而且这孩子是老宁国公病逝之前有的,也不算是家丧期间逾距,没有坏规矩,不是什么坏事儿。
  挺好。
  如果这真的是贾敬的孩子的话,那当然是挺好的了。
  可惜的是,根本就不是。
  别人不知道,贾敬和他夫人都是一清二楚的。
  夫人晕倒想必也是跟这个事儿有关系。
  不过贾敬也算是个狠人。
  得了这个信儿之后,他只是愣怔了片刻,脸上就露出了一种似悲似喜的表情,什么话都没有说,便就打发了送信的人回去了。
  他自己则继续留在铁槛寺守灵,仍旧是沉默着没有多说什么,众人还道是他高兴坏了,想要跟先宁国公贾代化这位老太爷说道说道呢。
  但是时候久了,就发现不对了。
  铁槛寺守灵按说做个样子也就完事儿了,但是贾敬这一呆就呆了大半年,直到他夫人没了那天才回府。
  贾敬的夫人是因为难产没了的。
  不知道是心里压力太大,还是年纪也实在是太大了,总之贾敬夫人这一胎怀的不怎么安稳,不过七个多月就早产了。
  不但早产还是难产,折腾了好几天,好不容易生下来,人也不行了。
  贾珍跟他那位当时还活着的发妻一个反复跑铁槛寺请贾敬回来,一个在家里头守着婆婆,真是不一般地兵荒马乱。
  好在最后贾敬终于被说动了。
  毕竟人命关天,哪怕真有什么怨气,好歹也是他结发多年的嫡妻,给他生育了嫡子,也替他奉养过婆母的。
  没有爱情也总是有亲情在的,听说嫡妻情况不好,估计撑不过去了,贾敬终究还是心软了。
  可惜的是,这心软来得太晚了些。
  等贾敬跟着贾珍赶回宁国府的时候,他的嫡妻已经咽气了。
  正房里头只留下女眷们悲痛的哭声还有初生婴儿孱弱的哭声。
  贾敬在院门口站了片刻,并没有理会贾珍带着哭腔的跪请“求老爷看太太最后一眼”,只是静静地看了那间他跟嫡妻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正房一眼,然后就在这一片浓郁的血腥味儿和惨烈的哭声中转身离开了。
  这一回他没回铁槛寺,而是漫无目的地闲逛了一个时辰之后,不知道怎么就拐去了玄真观。
  从此就再也没有出来。
  这便就是宁国府大老爷贾敬从新科进士、宁国府的继承人转变为玄真观修行居士的过往故事了。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的过程堪称跌宕起伏,但是结局却有些茫然若失,很有现在那种“咯噔”文学的味道。
  莫郁从系统零零六的讲述中回过神来的时候,还有点儿心情复杂。居然感觉这位敬大老爷也真的是非常难评的一个人物了。
  如果只看原著,当然几乎所有的读者对他都没有什么好感。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句判词儿说的虽然是秦可卿,但是又何尝说的不是贾敬呢?
  就算判词儿暗示的还不够明白,那金陵十二衩对应的十二曲里,秦可卿的那一支《好事终》也直接点明白了——“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这“敬”就说的是贾敬了。
  甚至都还用了明朝那位著名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皇帝朱佑樘的典故,点明了宁国府的问题就在于贾敬孩子生的太少,没有给宁国府留下合适的继承人。
  不管贾敬跟他嫡妻的感情是不是有那么好,就单说只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家业这点儿,倒是跟朱佑樘一样。
  而贾珍这个独苗苗跟朱佑樘的独子朱厚照也是一样的荒唐。
  加上贾敬出家、他的嫡妻又死了,诺大的宁国公府就只有贾珍这个浪荡子一个人说了算,那还不可这劲儿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