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他想着想着,还真的差点儿就要睡着,完全没有注意到,他方才疯狂吐槽的时候,旁边儿那群还在“认真寒暄”说着什么无聊场面话的大人们都要疯了。
  林如海当然还是很淡定的,至少表面上如此。
  反正莫郁是啥模样,他在家里头的时候早就领教过了。
  不说是在有亲戚关系的贾府这里了,便就是在皇宫里头,自家儿子这种想起来就要“指点江山”一番的毛病也照犯不误。
  连万岁爷都没有能够阻止他,何况他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就这样吧。
  不过,有一说一,这贾府的家风可是真够烂的。从他们家老祖宗,初代的宁国公和荣国公陪着初代万岁爷南征北战开始,花了那么大精力、流血牺牲、拼了命才换回来的爵位,这才第几代啊,就不行了。
  他们林家可是五世列侯,到了默玉跟黛玉这里都算是第七代了,都没有这样不堪,也不知道宁国公、荣国公两位老祖宗,见到他们的子孙已经堕落成这种模样了,会有多伤心。
  想到那两位老国公爷的丰功伟绩,林如海虽然有些唏嘘,但到底这些不肖子孙不是出自他们林家,原本跟他也没有什么大关系,故此略微感叹一下也就完事儿。
  跟林如海这种事不关己的淡然不同,贾珍是真的气到了。
  打从第一次见面开始,林家这小娃娃就开始对他各种贬低挖苦,就跟同他有什么仇怨一样——天知道他就那么点儿爱好,连他爹贾敬都没有管过,这么点儿的一个小娃娃,还是堂姑妈家的这种拐了点儿弯的亲戚家的,凭什么这么说他啊!
  他喜欢玩儿女人怎么啦?
  文不成武不就,废柴一个怎么啦?
  又没吃你们家大米。
  我们家老爷乐意去修仙,乐意把爵位传给我,碍着你什么事儿了?
  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贾珍气得不行,但是同时又有着深深的恐惧。
  因为这小娃娃说的都是真的。
  老婆尤氏的娘家老太太才给了信儿说要来府上看闺女,也说了要带着两个女儿来,上个月都来过了,只是没有常住。
  他当时看了那俩妻妹一眼,真真儿国色天香。
  只是这年纪还有些对不上。
  那姐姐尤二姐才不过十二三岁年纪,那妹妹尤三姐不过十一二岁,哪里能有那么大,有的话,他早就……
  至于秦可卿,这还真是被这小子说着了。
  这个儿媳妇儿才过门一个月,正是新鲜的桃儿一样的时候,他的确有这个想法,但是还没有得手,怎么就被这小子给喊破了呢?
  真是坏事儿。
  贾珍越想越气,越想越怕,一时间还真的有些痰迷心窍,差点儿背过气去。
  好在他的好大儿贾蓉给力,又是安排药,又是服侍他吃下去,还扶着他休息了片刻,这才过了这个劲儿。
  期间幸好有隔壁荣国府的两个堂叔贾赦、贾政帮衬招待,这才不至于太失礼。
  说来说去,也都怪这小娃娃多嘴,真是,要是有个什么法子能够制住他就好了。
  贾珍歇了半天,终于缓过一口气,正打算上前加入攀谈闲话阵容,却不料外头忽然有人报道:“老太爷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精修了一下。
  第80章 求道
  宁国府的大老爷贾敬已经在城郊的玄真观出家有三四年了。
  虽然说每到逢年过节还有他的生日,宁国府的贾珍、贾蓉等小辈儿的儿子孙子们都会去玄真观请他,但是也从来没有人真的期待他会有什么回应。
  因为这位大老爷的反应真的是太过于简单粗暴了。不管谁去,去了是磕头请安还是闲话家常或者是真情请求,哪怕贾珍他们都哭出声来了,贾敬也基本上就是一个反应,那就是没有反应。
  他并不会打人骂人,但是也没有什么喜悦或者哀伤的表情,不管什么时候都只是淡淡地,实在跟玄真观里头的那些泥塑木雕差不多,也就是比死人多一口气儿罢了。
  贾敬摆出来这么一副标准的厌世模样,实在是很消磨人的意志力,哪怕是最坚定地想要把他请回府来的他的亲生儿子贾珍,如此殷勤地三请四请地过了二三年之后,也终于放弃了。
  其实贾珍等人一开始当然还是心存幻想,以为他们家这位大老爷不过就只是想要清静清静——内中缘故,懂得都懂。
  不过没有想到的是,贾敬这次是铁了心了不想回来了。
  大抵是被红尘之中的俗事伤透了心,难免就会有些消极厌世的想法儿。特别是那些伤透了他的心的事儿还那么恶心,就更是让他心里过不去,懒得再在红尘之中掺和了。
  既然是这种心情,那么他在这个时候难免就会想要寻求些心里寄托,寻仙问药这种事儿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其实贾敬最开始也没想着真出家,只是心里头憋闷,想去那玄真观里头找些相熟的道长闲谈论道,后来却渐渐地自己钻了进去,成了一个标准的求道发烧友。
  这也不能全怪他,因为那几年的确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设想一下,这位敬大老爷在他那位出了名暴躁的老爹先宁国公贾代化的棍棒教育之下勤奋读了大半辈子书,好不容易考中了,看看地就准备进入官场,总算有了出头之日了,咔嚓,他老爹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