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常宁当时因为年纪太小问他啥他也不懂,只知道傻乎乎地吃糕点,把顺治爷逗得哈哈大笑。
  福全已经六七岁,是三个孩子里头年纪最大的,已经可以清晰地表达了。
  他果断就回答了一句“愿为贤王”,让顺治爷感觉很诧异,但是诧异之余也感觉很满意。
  毕竟谦逊是一项美德,特别是在皇家,能够有这样的美德可以说是相当难得的了。
  顺治爷很满意,但是也略有些遗憾,毕竟他应该也考虑过立储的事儿了,没有嫡子,立长也是可以的,但是奈何他的长子一点儿野心都没有,只想着打辅助,这就很是无奈了……
  于是他就顺势问了一下康师傅,没有想到,时年五岁多的康师傅直接就回了一句“愿效法皇父,为一代明君”。
  艾玛,看看,康师傅就是康师傅,哪怕是幼年体的康师傅也真的是不一样。
  小小的年纪就有这么大的志向,难怪最后真的以六岁的年龄继位了。
  虽然顺治爷的恋爱脑让人诸多诟病,但是不得不说,他选择继承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至于是不是因为什么传教士汤若望的得过天花所以能够免疫的说法,那也不是太重要了——反正身体健康长寿也是继位的硬实力之一不是。
  事实证明,康师傅的身体的确是几个兄弟里头最好的。
  就在康熙四十二年这一年,他四十六岁的五弟常宁和五十周岁的二哥福全在接连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没了,基本上都比他短命个二十来年。
  就这俩都是活得最长的兄弟了。因为顺治爷死的早,死前几年还死切白赖地跟董鄂妃浓情蜜意,根本不怎么想着去宠幸别的妃子,所以孩子根本就没有几个。
  有记载的皇子一共就八个,基数本来就小,存活下来的就更少了。
  除了早殇的几个皇子之外,活到成年的就只有二阿哥福全、三阿哥康师傅、五阿哥常宁还有七阿哥隆禧。
  比起好歹活到了四五十岁的福全和常宁,七阿哥隆禧更短命,只活了十九周岁就没了,所以其实最后陪着康师傅的兄弟就只有福全和常宁,实在是人丁单薄的很。
  所以康师傅这命格儿可真不是一般的硬。整个儿一个六亲断绝的架势啊——六岁丧父、八岁丧母,最疼爱他的祖母也没了十几年了。
  如今唯二的亲兄弟也没了,让他怎么不难过呢。
  特别是福全,这位不但跟他年龄最为接近,也是跟他感情最好的兄弟——因为这位裕亲王真的是用一生实践了他七岁时候的诺言,成为了一个十分贤能的亲王,把辅助工作做得十分之好。
  按说以他生母的地位和他居长的优势,他要是想当皇帝,就肯定是轮不到康师傅了,但是他没有。
  反而真的是一心一意辅佐着康师傅,成就了皇家兄弟的佳话。
  所以听说福全病重的时候,康师傅这个出巡狂人甚至都为此推迟了出巡的行程,就是怕这个哥哥一下子没了就看不到了。
  结果两个月过去,福全的病虽然还是没有啥起色,但是也没有再严重。
  康师傅这才启程出巡,谁知道,才去了一个多月,福全就重病不治而亡了。
  他接到福全病危的消息就准备回京,但是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终究还是没有见到这个好哥哥最后一面。
  康师傅悲痛万分,甚至让从大阿哥开始的好几个成年的阿哥都给福全披麻戴孝,葬礼办的十分隆重,自己也亲自赶回来,为这个哥哥服丧,十分哀痛。
  因为这个哥哥死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同辈血亲在世了。
  当然长辈也没了。
  只有几个儿子,倒是活蹦乱跳,每天想着夺嫡了。
  这是怎样的寂寞啊。
  幸好这次,因为莫郁的这么一个小小的金手指,搞了一个中西医结合医院,歪打正着地把重病的福全跟常宁都给捞回来了。
  虽然不知道能坚持个几年吧,但这也实在是个让人振奋的好事儿。
  也因为这样,康师傅这次的出巡就没有中途折返,一来一回地节约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原本应该九月才结束的行程,七月底就结束回京了。
  正好赶上筹备中秋佳节。
  康师傅等人固然因为出巡的成果不错——是的,这次带去的什么羽绒服、羽绒被十分受到当地军民百姓的欢迎,方便面也立刻流行了起来。
  至于什么炸药之类的军用物资更加不要说了,上至康师傅,下至普通士兵对此都十分爱不释手——摆脱,这种大杀器,不论攻防都很有用的好伐,林家小公子真神人也。
  对此,莫郁表示,他也不想说这么多的,可是康师傅他们太会了。
  真的是,什么好听说什么,什么顺耳提什么,他也只是个普通人,很容易就会飘,被套路啥的,那不是很自然的事儿了嘛。
  好在这场长达两个多月的“出差”终于还是结束了。
  回到京城的那天,莫郁十分高兴,有种在外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到家乡的感觉。
  康师傅看出了他的雀跃,哈哈大笑之余,又给他封赏了一波,甚至还给他放了几天的假,叫他好好歇歇,等过几天歇过来了,再入宫当差不迟。
  更让莫郁高兴的是,他一回家就得到消息,说这个月林如海也会奉召回京述职。
  说是述职,其实也就是顺便让他回来探亲,跟莫郁他们一起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