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话是这么说,但是康师傅吃得正高兴,肯定也没有人敢当面找他不痛快,大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莫郁,希望他吃高兴了之后再赶紧想点儿有趣儿的八卦好让万岁爷忘了涮锅子这个茬儿——都第四碗了,真的不能再吃了。
  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司膳房大太监的心声,莫郁忽然对一道黏米豆沙甜蛋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不是因为他不小心把蘸碟弄得太重口了呢,主要是辣椒不小心放多了。
  对此当然是甜味儿的东西最能解辣了。
  莫郁想到这个,不免就想起了年羹尧——别问,问就是,黏、羹、舀,冷笑话谐音梗没试过吗?
  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想到了年羹尧,就想到了四大爷,想到了四大爷就又想到了八阿哥。
  毕竟九子夺嫡最带感的那一段儿就是这两位隐藏版腹黑大佬大战的时候嘛。
  比太子跟大阿哥在明面儿上真刀真枪地打刺激多了,还不兴咱们多想点儿?
  绝对不是因为刚刚那一通狂吃,又是辣又是甜,把他的味蕾都快干爆炸了的关系。
  啊,真好吃啊!
  总之,莫郁一边儿吃着顶级美食,一边儿东想西想,不知道为啥又想回了八阿哥身上。当然中间因为年羹尧的关系,也顺便想到了年贵妃跟钱名世。
  前者是年羹尧的妹妹,也是小说影视剧里最有人气的角色之一。
  后者则是正好在现场,乃是今科的探花……刚刚好跟莫郁在这个世界的便宜老爹林如海一样的科考名次,那可不得额外关注一下?
  年贵妃在影视剧和历史上经历的巨大差异就不说了,基本上就是野史戏说和正史记的差异。
  而这钱名世也是实惨,就因为跟年羹尧是乡试同年,俩人关系不错,康师傅重用年羹尧的时候,老钱当时还是翰林院的一个小小的编修,应康师傅的要求做了几首诗送年将军出征,就被四大爷暗搓搓给记了一笔。
  等日后四大爷把年羹尧干掉的时候,钱名世也就因此而被牵连了……居然专门搞了一个御笔亲题的“名教罪人”匾额让人挂大门上,还让几百人写诗或者上门辱骂,就这种疯狂报复的举动,不过就是为了很多年前给他现在的对头写个歌颂诗歌这么个原因,实在很让人怀疑他的精神状态……
  所以说,四大爷做这个皇帝吧,的确有很多优点,江山也被他治理得很不错,最关键的是,康师傅六次南巡和无数次东巡、西巡、北巡等等无数次出巡花的那么多钱,几乎把国库都给掏空了,也是人四大爷省吃俭用,外加整顿朝政、打倒贪官污吏攒起来的。
  想想康师傅几十年的挥霍搞出来的窟窿,人家四大爷十几年就填上了,这份儿能耐有几个人能有?
  所以,有点儿什么爱记仇的小毛病,那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说回八阿哥,那算命的给他算了这个“王上加白”之后,又夸他是大富大贵之相,还把他乳名里头的一个“美”字儿拆得神乎其神、什么八王大、八大王、大王八,哦,好吧,后头这个不算,那是别人拆的。
  总之,中心思想就是,八阿哥将来会继位。
  那四大爷怎么办?
  这不是玩儿呢嘛。
  这都还不算,这张老道甚至还主动请缨,表示自己有十几号江湖好手的兄弟伙,只要八阿哥一声令下,马上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取了太子胤礽的首级……
  艾玛,你就编吧。
  你咋不上天啊。
  既然真的这么牛,你怎么不干脆把皇宫里头这几位都给杀了,然后自己当皇上啊?
  就吹吧。
  就这种江湖骗子也有人信?
  遗憾的是,当然有人信。
  反正八阿哥那一派的人里头,都觉得这话特别对,这天下要是八阿哥不继承,那谁配继承啊?
  人家老神仙都说了嘛,说的多好啊……
  有意思的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旁边儿的人激动得什么似得,当事人八阿哥却表现得十分激动——不是因为被说贵气、能够继位而激动,而是因为觉得这个老道一派胡言、欺君罔上而激动。
  听说他当时就想把这老道给扭送到宫中让他敬爱的皇阿玛发落的。
  幸好当时老九、老十都在,好歹把他给拉住了。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位八爷不过是在演戏,心里头其实早就乐开了花儿了。】
  莫郁这个结论一下,八阿哥顿时又坐不住了。
  他又惊又惧,暗道这林家的小娃娃委实厉害,以前只是听这孩子说别人的事儿,倒是还不觉得,如今轮到他自己身上,才觉出来,这事儿可真是让人招架不来。
  那么问题来了,他现在到底要不要跳出来跪倒认罪啊?
  还是继续咬牙坚持装傻啊?
  反正肯定不能对这小娃娃动手就是了——就算真要动手也晚了,这孩子已经是把啥都秃噜出来了啊。
  正在八阿哥纠结的时候,康师傅却发话了:
  “今儿这琼林宴到此结束,众位爱卿且跪安出宫去罢。阿哥们,都随朕回南书房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已精修。
  第72章 散场
  康师傅这么一发话,那就是到了要散场的时候了。
  对此,很多人都松了口气,但也有许多人意犹未尽。只是不管怎么样,当皇帝的那位发了话,肯定就要结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