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默哥儿能窥见天机、给案情非常好的指引耶?
  这谁顶得住,那不得逮住机会就多问个几句啊?
  难得人家也不会不耐烦,只要知道的都说——就算没有说,心里也会想,总之呢,要破案子记得多找默哥儿就是了。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案子破的又快又好,但是莫郁却被烦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康师傅对四阿哥、林如海他们这些个办事效率十分满意,但是对这些个案件结果却非常生气——这俩案子深挖起来就不说了,大面儿上看幕后的主使果然是甄家。
  自己的这个乳母,果然还是心大了。
  罢了,还是林家小娃娃说的对,到底不是亲妈,甚至连养母都算不上,就是个下人,那么真情实感做什么,简直是人间不值得。
  康师傅默默地自我开解了一番,努力催眠自己这不是真正的亲情,他自我催眠的能力原本就很不错,又见到十三阿哥年少聪颖、纯孝恭顺,四阿哥稳重踏实、淡薄公正,实在很是欣慰。
  不过再想想太子,他就又生起气来。
  这次南巡他要做的事儿基本都做了,想解决的问题也基本都解决了,就是有两件事儿暂时还是解决不了。
  一个就是水利的事儿了。
  自他登基以来,黄河没事儿就决堤,河工是年年修,但是洪水也是年年泛滥,还真就是解决不了了吗?
  他不信。
  他是天子,他要与天争上一争。
  这也是他三番五次南巡的重要原因——视察河工,把河工搞好了,才能真正解决黄河的问题,才能让他的百姓们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可惜,努力了这么多年了,还是收效甚微,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法子了。
  再有就是太子了。
  他跟太子的矛盾由来已久,但是到底还是自己亲自抚养了这么多年的,要说真的撕破脸决裂,那也真是舍不得。
  可惜他越来越明白,与他最喜欢的几个皇子比起来,太子资质平庸、性情暴躁,实在是不适合当皇帝。
  而谁适合当,他现在也没有决定好。
  这两个难题困扰着康师傅,让他的回程之路也愈发不顺心起来。
  只要想到这些康师傅就一脸烦闷,习惯性地就又叫人去传召林家的小公子来陪他用膳。
  作者有话要说:
  小修一下。
  第39章 视察
  其实自从到了姑苏城之后,康师傅基本上每天都要莫郁陪他吃饭的。
  偏偏这几日不管是午膳还是晚膳,居然一次都没有成功。
  因着最近康师傅事务繁多,等他忙完了回来,让人去请莫郁过来的时候,得到的回复都是“林家的小公子早已经睡下了”……
  对此,康师傅表示十分无奈——就,林家这小娃娃还真是能睡啊,感觉一天能睡十个时辰以上吧?
  他甚至回想起来之前有一次他传召这孩子过来陪着自己用膳,这孩子在用膳中途就直接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因着这孩子实在太可爱,他也不忍心打扰孩子睡觉,便也就让他娘给他抱回去了。
  在扬州这几天她们母子回去的就是他新给林如海的那间宅子。
  康师傅也希望他们一家子能在这里松快几日,等到了京城,可能就没有这么舒服了——全家进京那是肯定的,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离得开亲生母亲、同胞姐妹的照顾呢?
  他们林家这一家子除了林如海都进京。
  不然京里头也给他们赐个宅子得了。
  哦,林家京里头有宅子啊?
  那更好了。
  正好你们家从姑苏带过来扬州的行李都别拆箱了,直接打包接着往京城运送得了……
  康师傅和林如海对了几句话就把举家北迁的事儿给定了下来。
  这里就不得不说康师傅真不愧是个心细如发的大佬,他既然打定了主意要把莫郁弄到京城去,那一切肯定都给莫郁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让莫郁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
  具体到他给林家的方案是这样的:林如海伴驾顺便送贾敏、小黛玉、莫郁母子三人去京城林家老宅常住。他自己因着担任的是巡盐御史的职位,就辛苦些,扬州、京城两地跑。
  那个巡盐御史的职位职责跟他之前的兰台寺大夫也差不太多,都是到处跑着查案子的——主要就是御史本职中的纠察奸弊和盐政方面的巡捕私贩两方面的案子。
  相比之前的兰台寺大夫来说,这巡盐御史的权力更大些、职责范围更广,因为涉及到利益巨大发盐务,当然也更危险。
  这也是康师傅非得要把他老婆孩子弄到京城的原因之一。
  如果还是跟之前那样,在姑苏老家或者是扬州任上,这天高皇帝远的,少不得还是会有人故伎重演,再对林家的老弱妇孺动手,试图以此来掣肘林如海查案。
  毕竟这回,林如海要动的可是盐政,这中间的水有多深,没有人比康师傅更懂。
  那还不得赶紧把人家的家眷弄到京城来、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保护起来吗?
  不然得让人家四处奔波卖命的林大人多寒心啊。
  康师傅是懂怎么用人的,也是懂怎么能够让他看重的人心甘情愿被他重用的。
  所以这个搬家的事儿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如同莫郁没法拒绝康师傅那个让他进京给小阿哥们当伴读的旨意一样,林如海、贾敏和小黛玉当然也不能抗旨不搬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