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黛玉以为乔安的意思是他在外头见什么都更容易,往后黛玉定亲的事,他可以帮她打听着,以判断对方的人品以及对方的家中各事。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那些人让他们看到的是真是假呢?
  乔安没听明白她的意思,但他知道今天不说明白,黛玉别想安稳睡觉了,于是又要再问,但黛玉却摆了摆手。
  “我知道你的心意,天晚了,你快回去歇着,剩下的话咱们明儿再说。”黛玉站在廊下说道。
  乔安心头乱糟糟的,心说你根本不知道我的心意。
  但黛玉的话表示显然她现在不想再说下去了,乔安也不敢强迫她,她眉眼间的疲惫很明显,的确是累了。
  乔安道:“好,你先进去我再走。”
  黛玉知道他也是个固执的人,想着明日他还得上学,不能再耽搁今日睡觉的时间,她便不与他争辩,嘱咐了一句:“你要快些回去。”就带着丫鬟们转身回屋了。
  乔安等黛玉的房门关好,转身欲走时,忽然抬了抬头,廊下仍旧是蓝色的灯笼。
  乔安想到他们小时候的戏言,有一日他要将这些蓝色的灯笼都换成红色的。
  ……
  次日,林家女学。
  迎春见到黛玉时,她正坐在棋盘前发呆,她坐在黛玉对面,关心地问道:“林妹妹,你怎么在这儿发呆?”
  黛玉恍然回神,摇了摇头,道:“没什么事。”
  迎春虽不如黛玉机敏,但总归不笨,昨日她们说话时黛玉还不是如此。
  于是,迎春劝道:“林妹妹,我抱怨的那些话你听听就罢,好歹还有老太太为我做主,还不至于……不至于如何。”
  迎春生母早逝,亲爹嫡母对她从来不上心,看着她年纪长了,只一心想将她嫁个有钱的女婿,别的一概不论。
  好在迎春还有一位祖母,她当然不偏爱迎春,但当年老太太将孙女们送到女学中来,花费了这几年的束脩,可不是为了让她儿子拿女儿换钱的,她另有图谋。
  入宫做女官的大孙女封了贤德妃后,老太太更是为自己当年的盘算颇为自得。男人们有他们的天地,女人在内宅里,也自有一番天地,姻亲能有多大的好处,老太太自然明白得很。
  迎春知道祖母有她的打算,但她的打算比起父亲嫡母那些盘算,好歹更靠谱几分。
  黛玉闻言看向迎春,她其实并不是为着迎春的话思及自身,相反,她早有心理准备。
  困扰黛玉的是,她忽然发现,原来她不想认命,她所做的准备,她其实不能接受。
  迎春接着道:“三妹妹劝我去寻老太太,我踌躇多时,想着不能就此认命,哪怕老太太不管我,我再去认命呢,好歹得拼一次。”
  黛玉眼睛亮了亮,她问道:“老太太如何说的?”
  迎春面上淡淡一笑,道:“老太太说,我们三个姑娘的婚事,她都有安排,她会和我父亲说的。”
  黛玉的眼睛一瞬间又有些黯淡了,老太太的安排,也不过就是那些罢了。
  那些黛玉原本以为自己能接受的。
  但迎春很满足,她知道亲爹是个什么脾气,知道自己在家里是什么地位,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黛玉一瞬间很是羞愧,她的处境比迎春更好,却在这里伤春悲秋,而不是去寻解决之道,迎春能为自己拼一次,她难道不能吗?
  “二姐姐……”黛玉道,“往后有什么事,我能帮你的,你一定要开口。”
  迎春并不知道自己启发了黛玉,她有些迷糊地点头:“好……”随即她又闭上口,过了一会儿方严肃道,“林妹妹,婚姻大事,素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咱们什么都不能说。”
  她以为黛玉要在婚姻之事上帮她,唯恐害了她们两个人,才说了这个话劝黛玉。
  黛玉知道她误会了,忙解释道:“我不是说这个事,是别的什么事,姐姐只管开口。”
  迎春这才放心了。
  黛玉却想,若是婚姻一事她能帮迎春,自然也要帮的。
  第94章
  程家。
  乔安今天一整天都有些心不在焉,若不是程祥提醒,他险些被程太师抓到走神。
  然而,到酉时散学,他还是单独被留了下来。
  程祥递给他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收拾好书箱,带着伴读快步走了。
  程太师先让乔安坐下,方问道:“昨日跟你说的事,你考虑的如何?”
  乔安一愣,答道:“太师,我如今年纪还小,不急着入仕。”
  程太师道:“下一场会试在后年,赶不上这一次,就要再等三年了。”
  程太师语气很平静,好像只要科举,乔安就能毋庸置疑地走到会试。
  乔安也很平静:“太师,再过五年,我也只有十七岁。”
  “你是不急……”程太师微微有些叹息,别说再过五年,就算再过上十年,乔安的年纪在官场上都是年轻人中的年轻人,他只怕自己这个老头子等不到那时候了。
  和程太师相处几年,乔安已经学会从他一本正经的脸上察言观色这个本事了:“太师老当益壮,别说五年,十年您也能等到看我登科及第的。”
  程太师沉下脸来,呵斥道:“胡说!”
  乔安一笑,道:“请太师宽心。”
  程太师笑笑,道:“罢了,由你。”一顿,他又道,“等十年,我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祥哥儿登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