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黛玉因问苏梅:“姨妈,你去哪里呀?”
  苏梅不答,笑问她:“你呢?还是回屋看书去?”
  黛玉笑了,道:“不是正经书,是一本游记,我爹给我的。”
  贾敏都下了台阶,闻言回头笑道:“你如今倒爱上游记了,看样子等过几年,我非得带你出门游历一番了。”
  黛玉拍手笑道:“好呀!娘要说话算话!”
  贾敏指指她,笑道:“玩笑话,你也当真,娘可没那个功夫。你姨妈却有,你去缠着她去,她也想游历天下呢!”
  苏梅哎了一声,贾敏却已经飘然而去,她自己却被黛玉抓住了袖子,苏梅道:“姨妈是想去,但你看你弟弟,他可不让我省心,等他让我省心了,姨妈就带你去,如何?”
  黛玉却没纠结能不能出门的事,而是认真道:“姨妈,安哥儿省心的。”
  苏梅一愣,笑道:“知道你们姐弟好,这是咱们的秘密,不许告诉他呀,不然他要闹我了。”
  黛玉歪了歪头,狡黠地笑道:“姨妈想要我保密,得给我些好处啊。”
  “哎哟哟,你还要一些好处,小丫头,胃口这么大呀?”苏梅轻轻揉揉她的脸蛋,笑道,“行,给你好处,你想要什么好处?”
  “嗯……”黛玉做思考状,过了会儿,她道,“一时想不起来,咱们先记着,姨妈,等我想起来再说,你可不能赖账呀。”
  “不赖不赖。”苏梅怜爱地捏捏她的小鼻子,笑道,“走,姨妈送你回去。”
  两个人手牵着手慢悠悠走了回去,黛玉还向苏梅说了一路她在游记中读到的美景,待回屋后,苏梅吩咐丫鬟多给她两杯水,才出门往贾敏屋里去了。
  贾敏正让丫鬟捶腿,见她进来,笑道:“那丫头不缠着妹妹了?”
  苏梅并未笑,她正色道:“我来给姐姐诊一诊脉,你若是累了,千万要实话实说,别硬撑着。”
  贾敏微怔,旋即苦笑一声,道:“到底是妹妹,瞒不过你去,我身上不累,心里确实有些累了。”
  苏梅垂眸诊脉,片刻后道:“明儿歇着,咱们不出门了,姐姐,病由心生,你得暂且歇一歇你的心才好。”
  贾敏面带愁容,道:“这哪里是我能做主的?”
  苏梅问道:“是姐姐今日在贾府受了委屈了?”她瞧着贾母对贾敏是有母女情深的,这才见了两面,能有什么事?难道是因为贾宝玉?
  “不是委屈,是……我有些担心。”贾敏低眉道。
  苏梅不解,追问道:“担心什么?”并非她刻意追根究底,而是心事积压久了,终成病根,贾敏已有前车之鉴,她不得不问。
  贾敏叹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荣国公府要到这个坎了,我怕他们后继无人,将来……”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十分明白了,症结便在此处,她在担心娘家的前程。
  苏梅劝慰道:“两位贾大人如今都在袭爵做官,老太太孙辈又多,谁家都有一两个不成器的孩子,只要那些成器的承担起家业就好,姐姐实在不必过于担忧。”
  贾敏长叹一声,道:“在母亲那里,我也这样想过,可回来的路上细细一想,老太太是贾家最大的长辈,她偏心太甚,终究不好,我怕酿成祸患,引得家宅不宁。”
  苏梅却笑了,她道:“姐姐,你可真是杞人忧天。”
  贾敏纳闷:“什么?”
  “我当有了什么要紧事,你才这样忧心,原来是什么事都没有,只姐姐自己在杞人忧天罢了。”苏梅摇头笑笑。
  贾敏迷茫道:“我……杞人忧天?”
  苏梅道:“我并非说老太太不好,可姐姐,老太太终究是内宅女眷,即便她是一品夫人,儿孙们读书举业都有前头的爷们管着,爵位承袭有朝廷法度管着,老太太不过偏疼一个孙儿罢了,能有什么祸事?说到底,支撑家业的都是男人,姐姐别怪我说话难听,即便将来贾家不行了,那也是男人们的错,关老太太一个女眷什么事?”
  贾敏呆愣片刻,喃喃道:“是啊,老太太连门都不出几次,能如何呢?”她一把握住苏梅的手,“妹妹一番话,让我好似醍醐灌顶……”
  苏梅笑道:“旁观者清罢了。”
  贾母能管什么?她再疼贾宝玉,也不能让他承袭爵位,除了她的私库,旁的贾母再不能多给贾宝玉。
  至于前头关于朝廷关于仕途经济的事,贾敏连林如海都干涉不了,就别提贾家她的哥哥侄儿们了。
  贾敏想,孩子们小,慢慢教着,将来总有可成材的。方才她思虑的,可不是杞人忧天了么?
  贾敏放下了心,贾家的确无须担忧,只除了贾宝玉。
  因为贾宝玉冒犯黛玉的事,贾敏对他的印象实在不好,但既然老太太喜欢,宠着便宠着吧,只还得提防他再凑近黛玉就是了。
  第72章
  到程家上学的第七天,乔安很幸运地遇到了程家三爷程启,他当时正蹲在地上皱眉头,刚想起身活动活动筋骨,抬头就见一个不认识的男孩儿迎面走来。
  乔安听程家小厮说他是三爷,便上前行礼道:“程大人。”
  小厮也同程启说了乔安的身份,他颇觉尴尬,毕竟家里人知道他是什么德行,怎么都无所谓,让外头孩子瞧见了,就有些丢脸。
  程启胡乱点点头,敷衍地嗯了一声,抬脚就要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