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是呀!”黛玉亦笑道,“你现在是大诗人了,我可及不上你了。”
  旁的还好,说起作诗,乔安虽不像才学时难以成句,如今也能诌上几句了,但却万万及不上黛玉的。
  乔安拱手求饶道:“我错了我错了,咱们说点别的,我不想提作诗。”
  黛玉点点他的手背,道:“那你往后出门会友,人人都作诗,你可怎么办?如今小就罢了,等过上几年,你难道还要说我娘和我姨妈不放心我出门给混过去?那岂不是要惹人笑话。”
  乔安想了想,苦着脸道:“左右都是要被人笑话,选哪一个似乎也没什么分别。”
  黛玉这次点了点他的额头,恨铁不成钢道:“哎呀,我们安儿怎么这就认输了,你还有几年呢,慢慢跟姐姐学就是了。”
  她将贾敏的口气学的惟妙惟肖,引得乔安前仰后合地大笑起来。
  黛玉又不敢推他,唯恐将他推倒了,只哼一声,道:“人家帮你呢,你怎么还笑话我。”
  乔安笑道:“没……没笑话你。”
  黛玉见他还在笑,顽皮一笑,道:“那你就是在笑话娘呢,我要去告诉她。”
  乔安忙抓住她的袖子,眼角眉梢仍笑意满满:“怎么还告状呢……”
  黛玉坐着并未动,只笑道:“谁让你笑我的,你还笑我吗?”
  “真没笑你。”乔安仍拽着黛玉的袖子,他已经止住了笑声,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我是高兴你教我呢,我能寻你这样一个好老师教我作诗,是多大的福气呀,我自然高兴了。”
  他用正经的语气说些夸张的话,黛玉听了也没忍住笑出声来,跟着玩笑道:“既这么高兴,怎么还不见你给老师奉茶?”
  乔安当真转头去拿茶杯,看了两圈却没找到,他疑惑道:“我记得有水,水杯呢?”
  黛玉笑道:“方才开船前就收起来了,生怕摔了,你不记得了?”
  乔安敲敲头,道:“可不是,我给忘了。”
  行船颇为无趣,虽偶尔停船靠岸生火做饭,但他们急着赶路,也不能下去逛逛,只能在船上读书说笑罢了。
  读书也不能太久,因怕伤眼睛,贾敏和苏梅常盯着两个孩子,不许他们总是看书。
  不能读书,好在还能背,乔安和黛玉便常与林如海谈论四书五经和诗词文赋,回来再与贾敏谈诗论文。
  贾敏因怕苏梅无趣,在船上她也无事,就常向她讨教医术,听来有趣,倒也记下不少有用处的。乔安和黛玉跟着听了些,也觉得有趣,便又多了一件打发时间的事。
  这日用过午饭闲话时,贾敏便道:“从前只说忙,如今看来忙也有忙的好处,闲下来着实无趣。”
  苏梅却道:“无趣也有无趣的好处,觉得无趣了自会去寻有趣的事,岂不又有趣了。”
  贾敏一想,笑道:“的确是这个道理,你瞧我,这会儿听你讲医书,也津津有味,从前哪能想到呢,还有玉儿他爹,也寻到了有趣的事。”
  林如海寻到的有趣之事是钓鱼,虽然船夫提醒他行船时大约是钓不到鱼的,但他依然乐此不彼,每日坐在船头执着钓竿,虽次次没有收获,却能坐两三个时辰。
  当然,林如海到底是觉得钓鱼有趣,还是在他耳边不住口的两个孩子有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如此在路上走了两个多月,直到七月初,方在京郊码头靠岸停船了。
  码头上除了早早来京的林家管事相迎,还有贾家派来的人,他家来的不是下人,而是贾敏的侄儿贾琏。
  林如海和贾敏一起见了贾琏,行过礼,贾琏说了一番老太太有多想念女儿外孙女的话,直说得贾敏泪眼涟涟。
  林如海安抚地拍拍妻子的手,向贾琏道:“我们回家停歇片刻,立即便去贵府拜见老太太。”
  贾琏应了声,立即便回家禀报了。
  林家祖上买京中这处私宅时,家中尚有列侯爵位,因此宅子除了大,位置也尤其好,周围住的全是国公侯爷,距离荣国公府也不过两道街。
  贾敏不将苏梅乔安当外人,去拜见母亲自然要带着他们去,也是向贾母表明二人身份的意思。
  ……
  贾母早就令人等在外头,一见到有马车过来,便有小厮上前来问车夫,得知的确是他们家姑奶奶后,又是忙着磕头,又是忙着进去回话。
  一路到了贾母的住处,才进了屋,便有一个鬓发如银的老母由两名中年男子扶着迎了上来。
  多年不见,母女二人抱头痛哭,见了黛玉,贾母搂着她更是爱怜不已,苏梅和乔安的事在信里贾母已经知道了,又有林如海上前来,各自说了话,他们方向贾母行礼。扶着贾母的是她两个儿子,贾敏的哥哥,众人又向他们行礼。
  待各项礼数毕,贾母便要贾赦和贾政请林如海到前头说话,她们娘儿们好自在说话。
  林如海便招手让乔安跟他过去,他已经不是稚子,不能再跟着母亲混在内帷中了。
  贾母却笑道:“我瞧着这孩子喜欢,让他留下吧,一会儿将宝玉叫过来,他们好一块儿说话。”
  贾敏自然不会拂母亲的面子,便笑道:“安儿过来罢。”
  乔安便到母亲身边坐下,接着他们又一一见过贾家的太太奶奶姑娘们,贾敏令人将一早打点好的礼物呈上来,贾母也令人拿过表礼来给乔安,又是一番忙乱过后,众人才各自归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