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贾敏一愣,忙起身笑道:“自然愿意,多谢老夫人,玉儿,快拜谢先生……”
  黛玉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定准,听了母亲的话便要跪下磕头,却被赵老夫人将人拉住,她慈爱道:“好孩子,不急,老爷,你瞧着乔家小哥儿如何,你也收了,正好让他们一并行礼。”
  乔安没想到紧张的考验竟然这么简单就过去了,他先为黛玉高兴,却又听了赵老夫人的话,登时冒了一层冷汗,毕竟是死是活就等着赵院长一句话了。
  但赵院长偏偏并没有立即答应或否决,他将两个孩子都叫到他身边,也挑了几个句子问过后,方道:“夫人收了个好学生。”
  黛玉当然是最好的,绝不会有人不喜欢黛玉,乔安一颗心一半赞同,另一半则忐忑不安。
  只听赵院长笑道:“我可不能落了下风,也得收下这个好学生。”
  虽然赵院长并不会亲自教乔安,但名义上,白桐书院的学子们都是他的学生,这句话也没说错。
  乔安反应了一会儿,等苏梅都起身拜谢过,他才反应过来,和黛玉一样,他也能入学了。
  乔安的心安稳地落了下去,同时又有些怅然若失,往后他与黛玉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
  但没关系……
  赵家的丫鬟拿过垫子,乔安和黛玉一同跪下磕头,贾敏令人送上拜师礼,这就算是正式入学了。
  但没关系……乔安想,这是为了将来能一直、能一辈子都和黛玉在一起所作出的暂时的牺牲。
  这是值得的。
  第58章
  两年后。
  暮春时分,清晨尚且寒凉,乔安抱着姨妈非要他带的手炉进门坐下,随行伴读将书箱搁下,他将手炉随手放下,正要拿书,门口却忽然有人叫他。
  “乔安!”
  乔安在白桐书院读书未满两年,也从丁班升到了丙班,成为了丙班年纪最小的学生,因此也招惹了不少嫉妒的酸话。不过他也交了不少朋友,常与他们谈书论文,也算合得来。
  此时叫他的就是杨盛,二人年纪相仿,爱好相似,自乔安来到白桐书院后,他常与乔安来往,因此便成了乔安最亲近的好友,其他朋友不过与乔安讨论些书文,并无太多私交。
  杨盛见乔安出来,问道:“明日休息,我娘要带我去慈云寺吃素斋,你也去吗?”
  乔安道:“我姨妈这两日偶感风寒,我要在家里侍疾,不能出门。”
  “这次有新鲜的笋子,你可没口福了。”杨盛很是惋惜,又问道,“听我爹说,朝廷的调令下来了,你姨父下个月就要回京了,你也跟着去吗?”
  林如海即将调任京城,要往吏部去做左侍郎,并不是什么机密要事,乔安也并不隐瞒,点头道:“我姨父已经领我去向赵院长和先生们都拜会过了,到四月中,我就不来书院了。”
  杨盛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忍不住愁道:“你走了我可就没人一块到处吃好吃的了,也没人替我做工课了。”
  乔安不由一笑,纠正他:“不是替你做工课,是教你。”
  杨盛嘿嘿一笑,道:“我好歹比你大,被你教多没面子。”
  “让我替你做,你就有面子了?”乔安摇摇头。
  杨盛嘻嘻笑道:“你替我做,那我可以是仗势欺压你啊!”
  杨盛的父亲是布政使司左参政,乃是从三品,林如海之前是都察院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兼任巡盐御史,低了杨大人两级,不过他升任吏部侍郎后是正三品,就高于杨大人了。
  凭他爹的权势,杨盛在白桐书院中的确可以横着走,不过他家家教极严,他被母亲耳提面命,在外从不敢干仗势欺人的事。
  乔安无奈道:“这话让人听到,你娘又要教训你了。”
  杨盛脸上笑容一僵,他慌忙左右一看,幸好目下时辰还早,除了他们两个,并未有学生来,他才松了口气。
  “唉,等你走了,我就得是书院里头一个到的了。”杨盛愁眉苦脸道,“不知道我爹什么时候调任,我可不想再跑来跑去的上学了。”
  乔安一向是第一个来书院的,近两年来,风雨无阻,从无例外,杨盛则是第二个,但不同于乔安的自觉,他完全是被母亲强压着早起的。而杨盛之所以被母亲逼着早起,也同乔安有关。
  白桐书院不收才启蒙的孩子,是以最差的丁班也已经开始学四书五经了,丙班则是将要考秀才的才能进去,乙班俱是通过了县试和府试、院试的生员,最好的甲班则都是过了乡试准备往京城去会试的举人。
  乔安先时在家中已经跟着贾化读了四书,到书院后年纪虽小,比之丁班的学生却不差什么,待适应之后,更显得出类拔萃。
  去年年初,赵院长破例将乔安提拔到了丙班,他去年不过六岁而已,又没有功名,丙班中除他以外皆是十几二十几岁的生员,但赵院长亲自点了他的名字,学生们心里多有不服却都不敢多话。
  这样的事自白桐书院建立以来还是头一例,乔安的名字立即通过学子们的口传到各家长辈耳中。
  白桐书院寒门出身者虽有,却不过三四个,剩下的家中都有官爵,乔安的祖父不过是个举人,虽有个四品还是皇帝心腹的姨父,但谁都知道他们两家是个什么事——林如海新上任就遇刺一事扬州高门中无人不知,就这么一个稚子,凭什么让赵院长破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