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乔安吐吐舌头,笑道:“姨妈,我们又告假,先生会不会生气?”
黛玉掰着手指头数了数:“正月里过年没法子,你生日一次,我生日一次,清明节一次,就再也没有了,不多不多,先生不会生气的。”
乔安也数了数,道:“接下来几个月咱们也没别的事,下次得是中秋节了吧?”
黛玉道:“差不多吧。”
贾敏笑道:“你们想得倒是长远,咱们且先说踏青的事,你们商议商议,定一定咱们哪日出门。”
乔安和黛玉凑到一块小声嘀咕了两句,定下了后日出门。
到了那一日,贾敏先带着两个孩子去了苏梅的医馆,黛玉吃了苏梅的许多药,却还是头一次到苏梅的医馆来,他们的马车从后门进去,苏梅此刻正在坐诊,叫了周月来招待他们。
苏梅在后院有间平日歇息的屋子,周月请他们到屋里坐下,又向风炉上扇滚了水来泡茶。
周月往林家去过几次,是以面对贾敏并不拘谨,拿过茶叶来她笑道:“这是师傅从家里拿来的茶叶,说是好茶,可惜我们都不会品茶,尝不出是好是坏。”
贾敏瞧了眼,笑道:“这是碧螺春。”
乔安和黛玉看过去,都笑道:“我们也分不清好茶坏茶。”
贾敏点点他们,笑道:“小孩子喝什么茶,有一口白水就够了。”
周月知道师傅向来不许小孩子喝茶,便只给贾敏泡了茶,乔安和黛玉都是蜜水,她笑道:“这是槐花蜜,是去年师傅给一个养蜂的老伯治病,他后头送了来的,姑娘和哥儿尝尝。”
乔安笑道:“我娘给我拿过两罐回家,今年又到了槐花开的时候,要有新鲜的花蜜了。”
“咱们今天不就是冲着槐花出门的么,可真是巧了。”黛玉接过水杯,鼻间轻轻一嗅,笑道,“酿成花蜜也能存下些槐花的清香,娘,咱们也去养蜂人那里多买些槐花花蜜,可好?”
贾敏道:“买花蜜可以,但养蜂人那里你们可别去了,谁知道你们一时兴起又弄出什么故事来,被蜜蜂蛰了可不是好玩的。”
在医馆中喝了茶水,又出门瞧了槐花,花开的并不多,他们便没有采,只说下次再来,贾敏方领着两个孩子出门上了马车,一路往城外去。
他们今日选的踏青之地在花神庙,二月黛玉生日时尚且天冷,贾敏不让两个孩子出门,今日算是补上了。
黛玉从纱窗里看着外头车马如流水般的热闹,道:“我已经几个月没有出过门了,天冷可真不好。”
乔安却道:“出门也不好,要穿很厚的衣裳,还要抱着手炉,还得挨着火盆,不然冻得人发抖。”
黛玉放下帘子,道:“冷便冷了,还没有雪,冬日下雪定然极美的,娘,京城会下雪吗?”
乔安也好奇地看向贾敏,他和黛玉都没有见过雪。
贾敏笑了笑,道:“京城不只下雪,还会下大雪,我记得京城十月里就会下雪,白茫茫一片,清晨人还困着,就先被雪地里的光照醒了。”
“哇!”乔安和黛玉目露向往。
贾敏笑道:“等过几年咱们必会去京城,你们就能见一见大雪了。”
第54章
春来气候适宜,花神庙中人来人往,有许多年轻的姑娘们被家中长辈带着来此游玩,一片花团锦簇,热闹极了。
贾敏带着乔安和黛玉先往庙中拜了花神,才出门赏春景,花神庙中遍地都是花草,绿意盎然,勃勃生机,瞧着人心头舒畅开阔。
乔安左瞧瞧右看看,一双眼睛都要用不过来了,黛玉见状笑道:“你还是扬州本地人呢,我怎么瞧着你同我一样,去了哪里也都是头一次。”
乔安笑道:“我虽然是扬州本地人,但我在扬州生活的年数并不多呀,而且前两年我又不能出门。”
黛玉笑出声来,又因在外头不好太过放肆,拿帕子捂着嘴笑了一会儿,方道:“在理在理,可不是么,到现在为止,你也不过在扬州待了五个年头而已呀!”
两个人边走边赏花边笑,贾敏瞧着他们,不时与他们说两句话,亦是笑容满面,后头跟着的随从也都跟着笑起来。
乔安指着不远处道:“那里有一棵树,是一颗花树。”
贾敏看过去,笑道:“是海棠花。”
“我知道!”乔安举手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先生教过的。”
黛玉笑道:“之前只听先生讲诗,到底像隔了层雾,今天见到实在的海棠花,才算是真正明白东坡居士的诗。”
走至海棠花树下,不想却遇到了一行熟人,是冯夫人带着何家两位姑娘也来出门踏青了。
众人寒暄过,冯夫人笑问:“怎么不见苏大夫?”
贾敏笑答道:“春来人易生病,医馆里很是忙,我们方才过去一趟,也没见到人,苏大夫那小徒弟说前头忙到站不住脚呢。”
冯夫人点头道:“苏大夫神医圣手,自然人人求她。”
何大姑娘跟在嫡母身边,何二姑娘则鼓起勇气,来寻黛玉和乔安说话了。
半年多没见,何二姑娘眉目间舒朗了许多,她脸上的笑因为紧张有些不自然:“林姑娘,乔少爷。”
黛玉和乔安回礼,黛玉笑着寒暄道:“许久未见,二姑娘近来可好?”
何二姑娘略感轻松,亦笑道:“我如今在赵家女学读书,极好,林姑娘和乔少爷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