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林家只两个学生,两个人学的还不一样,并不会发生一个告了假就会耽搁读书的事。
  黛玉笑道:“你忘了,先生准了你的假,明日当然会补。”
  “那就好。”乔安这才松了口气。
  贾敏笑道:“我们安哥儿是个好孩子,已经知道读书的好处了,这样用心。”
  乔安倒不是知道了读书的好处,他只是忽然想起来母亲曾同他提起过科举做官的事。
  乔安今日察觉到了一件事,乔族长等人害怕知府家的人,因为知府是个官儿,林家能庇护他们,黛玉说他爹能帮他们,因为他爹是个官儿。
  乔安还不能理解当官意味着什么,但他已经模糊地明白了一件事,当了官别人就会害怕,就能保护想要保护的人。
  单单只长大是不够的,还要做官。
  乔安坚定道:“我要读书,还要考科举。”
  贾敏一愣,她只是顺着夸一夸这孩子,想要他开心些,怎么绕到这上头来了?科举?这孩子怎么突然就要考科举了?
  还没等贾敏发问,苏梅已经派人来请她了,贾敏不知为何,但唯恐是些要紧事,她立即便起身去了,至于乔安为何说起科举一事,以后慢慢问也来得及。
  贾敏没来得及问,黛玉却很有空闲,母亲一走,她就问道:“科举?你要科举?你不只是要先读书看看吗,怎么忽然就定下来了?”
  乔安认真道:“我要科举,然后做官,这样就能保护我娘了。”
  黛玉没有目睹过母亲为人威逼的事,自然不能理解乔安的想法,不过他理解乔安要保护母亲的心。
  黛玉点一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以后可要好生读书了。”
  乔安听到了第一份鼓励,精神振了振,坚定道:“我会的!”
  乔安找到了保护母亲的办法,黛玉却还没有头绪,她既为乔安感到高兴,又不禁对自己有些失望。
  “我不能帮到我娘什么。”黛玉道,“她静养了这些日子,身上已经好多了,可我怕她再忙起来,又要……如果我能为我娘分忧就好了。”
  乔安觉得他和黛玉很是惺惺相惜,可能没有人比他们对彼此更加感同身受了。
  乔安劝道:“你不要怕,姨妈的病我娘能治,等我娘为你娘治好了病,她就不会一忙起来就要累倒了,就像我娘一样,你看,我娘每日那样忙,也从不生病的。”
  黛玉想了一想,的确如乔安所说,他母亲每日早出晚归都是神采奕奕,与贾敏时常病弱的苍白模样截然不同。
  黛玉满怀期待地问道:“我娘真的能和你娘一样吗?”
  乔安对母亲满怀信心,点头道:“当然啦,不只是姨妈,等你的病好了,你也会的。”
  黛玉发自内心地笑了,随即她又道:“那我们家欠了你和你娘好多,我都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了。”
  乔安摇摇头道:“我娘说这是他们大人的事,而且……”他回忆了会儿,才接着说,“我娘说过,她是大夫,治病救人是她的本分,病人在侧袖手旁观,不是一个大夫该做的事。”
  黛玉由衷地感慨道:“我见书上说仁义二字还觉得模糊,听你这样一说才晓得,原来仁义就在眼前,你娘就是仁义之人。”
  乔安还不能明白这两个字更深层的意义,听黛玉赞他母亲,他开心地笑道:“对呀,我娘就是!”
  黛玉也笑了起来,她还有了新的想法:“我读书比你快,往后你遇上不会的,一定要来问我,还有我爹,你不知道吧,他考过科举的,还是探花,我能帮你去问我爹。”
  乔安虽然没有见过林如海几次,但在他心里林如海无疑是很厉害的,听了黛玉的话他急忙点头:“好啊好啊!”
  话音才落乔安又反应过来:“可是林……姨父很忙的,他肯定没有功夫。”
  自来到扬州后,林如海几乎日日早出晚归,黛玉已经有几日不曾见过父亲了,她闷声道:“我爹从前没有这么忙的。”
  “哦。”乔安觉得自己懂了,“我娘也是,有时候她好久都不能回家,有时候她也能早些回来,等姨父忙完他就能早点回家来了。”
  黛玉还没有经过父亲忙碌的日子,听了乔安的经验,便满怀期待道:“好想要我爹快一些忙完呀!”
  苏梅和贾敏不放心孩子们,匆匆见了来人赶着回来,却见两个孩子正亲近地坐着说话,二人对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
  小孩子就是忘性大,这倒也不错。
  ……
  用过晚饭说了一阵闲话,苏梅正要带乔安回去,却被贾敏拉住了。
  贾敏看了眼正解九连环的两个孩子,拉着苏梅到里间榻上坐了,小声道:“妹妹既要同知府家里打交道,总不能两眼一抹黑,他家里和他夫人家里的事,我倒知道一二。”
  苏梅忙正襟危坐,同样小声问道:“多谢姐姐费心,姐姐都知道些什么?”
  “冯夫人是何知府的继室,妹妹晓得吧?”贾敏道。
  苏梅有所猜测,她曾远远在街上瞧见过何知府,他的年岁瞧着与林如海相仿,冯夫人却未满二十,定然不会是元配。
  见苏梅点了头,贾敏又道:“宣平侯冯老爷是沙场拼杀下来的老将,一身军功挣得了这个侯爵爵位,与我们贾家倒是一般。”
  不过宣平侯府发家比荣宁二府晚得多,两家并没有什么交集,但因为同在京城,除了藏得太严实的那些,各家事大家差不多都清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