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而干完这件事情的两个人早就回去简郡王府禀报去了。司徒晟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自家暗卫叫起来了,本来贾赦去金陵了之后,他发觉自己的暗卫明明从来不会大半夜把他吵起来。
但贾赦回来之后,拿着他的令牌和马山去见了暗卫们,不知道说了什么。现在,大半夜被来禀报事情的人吵醒已经成了司徒晟的习惯了。幸运的是,他今晚并没有歇在王妃这里,而且来禀报的人并不是贾赦吩咐的那队人,是另一部分——他专门用来看着司徒晁在贾存周那里安的探子的暗卫。
司徒晟仔细看了这张小纸条,然后气笑了,“以后,和荣威将军府有关的事情先拿去给贾赦看,让他决定吧!”司徒晟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的只是贾存周和史氏商量子嗣之事,与他何干?让贾恩侯头疼去吧!
司徒晟拽过那个暗卫的衣领,把纸条塞进他手里,一脸阴沉地说道:“现在就去,然后当面和贾恩侯禀报!”他再也不想被这群暗卫半夜三更地吵起来了,都是贾恩侯干的好事!
司徒晟目送着暗卫三下五除二地飞上了屋顶,消失不见,以他们两府之间的距离,估计一盏茶的工夫,贾恩侯就能得到这个“大消息”了,让他再让人大半夜地过来折腾人,司徒晟忍住想打哈欠的冲动,明天就让马山去说一声,消息以后筛选一波再送进来。
贾赦被人提溜起来的时候,也是一脸蒙逼,他这一晚在整理之前让墨涵阁盯着的诚郡王府的人员往来的信息,所以就歇在了书房,暗卫和他混熟了之后,也是一点儿也不像那样生疏了,见他自己歇着,便直接跳进书房里,将人提溜了起来。
贾赦在看到消息的时候,也是和司徒晟一样地无语,但毕竟是他府上的家事,也不能说司徒晟的暗卫办事不力,只好把消息收下了,然后“恭送”简郡王府的暗卫大爷慢走,不送!
等人走远了,才回房间倒头睡觉,至于贾政想生几个孩子,和谁生都与他没有关系!
司徒晟和贾赦被人扰了清梦,一肚子火气。那诚郡王府的司徒晁也是一样,但在他得到宿清影的消息的时候。整个人倒是有些兴奋,这可是个好机会,如今贾政的妻子是他诚郡王府的人,以后有了孩子也必定天然亲近诚郡王府,那贾家贾存周这一脉基本可以算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所以司徒晁匆匆忙忙地写了回信,让她放手去做,但要保证这荣威将军府的继承人一定要是她肚子里的孩子!
第64章 伯府日常
也许是宿清影专心调理身体,再加上史氏对这一次贾政的孩子充满了期许,所以,荣威将军府上那些不省心的家伙一瞬间都老实了起来。当然这个变化里最大的获利人就是贾赦,他现在隔上几天就带着秀云和贾瑚、贾琏去荣威将军府坐坐,史氏对他也恢复了表面的客套。
贾赦每到了时候就带着一大家子来将军府,也不做别的,只问安,得了贾史氏的吩咐之后就离开,离开之后,要么去张府,要么在府里招待一下上门吃酒的司徒宴。
本来贾赦还想着回京之后再亲自教一教瑚儿的,只是他给瑚儿上课的事情被张老太爷知道了,直接让张家三公子来下了拜帖,然后在他的书房里,和他聊了许久,虽然言语之间不乏考校的意味。
但贾赦别的不说,那心理素质也是几百年锻炼出来的,对老太爷出的几个问题都是对答如流,当然也给了老人家一个大大的惊喜。
只是,对答如流是一回事,教育孩子又是一回事。瑚儿身上流的是他张家和贾家的血脉,马虎不得。所以,张老太爷在把贾赦赶出去之后,又仔细考校了贾瑚一番。
贾瑚从小就古灵精怪,从不怯场。表现得甚至超过了张老太爷料想的那样。虽然他的外孙不是那种一鸣惊人的天之骄子,但也是块上好的璞玉。如果让贾恩侯这么教下去,怕是会耽误了孩子。
虽然他年事已高,但老三年龄合适,正好可以让张泰昌去家学教教孩子。没错,张泰昌在贾赦去金陵的三年间考了一个一甲进士的功名,这还是他有意藏拙的结果。
从年少时,他就看着两个哥哥被迫离家,去镇守边疆,和家人也是聚少离多。他不明白龙椅上的帝王有着怎么样的盘算,以至于能对他们张家冷心到这种地步!
虽说张老太爷在文人之中地位尊崇,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昔日皇太子都被老太爷教导过,但自从东宫事变,太子府的一把大火让无数人掉了脑袋,去了官位,流离失所,郁郁不得志。
张老太爷从朝廷上退了下来,两个兄长也被一纸诏书发去了戍边。他想不出来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张老太爷每次在面对他不解的眼神时,都选择闭口不言。
因此,张泰昌从那时起就知道了,无论如何,张家都不能再惹了旁人的注意,所以他故意在答题时出了点小小的失误,最后也如愿得了一个不会为张家丢脸的成绩。
张泰昌的父亲知道他的盘算之后,只是叹了口气,那声音里满是悲戚。三日之后,按照大周律例,也该给当届的进士们分配职位的时候,张泰昌被分去了翰林院,做了一名小小的编修。
虽然官职低微,但张泰昌很知足,每天定点点卯,按时回府,闲时也是待在家里,让张老夫人很是忧心,不止一次在张老太爷的耳边念叨,让给他们的小儿子说亲,等成了家之后,也就不会这么无所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