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司徒晟在得到收到贾赦派人来送礼的消息的时候,心里还很开心。毕竟也是多年的好朋友,虽然几年没有往来,但“和好”后,这第一次过年,贾赦就巴巴派人来送礼了,这让简郡王心里很受用。
  只是在听到来人汇报了齐安伯的口信和打开了手里的锦盒之后,司徒晟的脸色就沉下来了。
  司徒晟当然不是因为贾赦把事情推给他而阴沉了脸,而贾赦也没有告诉司徒晟这残页是简郡王府的余先生给的,余先生出于某种考量,并不想让司徒晟牵扯太多,因为司徒晟当年因为某些原因还不如贾赦知道得多,他因为在太子被软禁在府里的时候顶撞了圣上,草草封了个郡王名头,被贬到了江南巡查,所以事发时根本不在京城。
  但贾赦不一样,贾赦是能用则用,不会像余先生那样思虑太多,毕竟余先生怕老皇帝怪罪司徒晟,可贾赦因为知道老皇帝根本没有太多的选择,现在最适合继承皇位,并且有能力坐好这个位置的只有司徒晟这一个儿子。
  贾赦只是让来金传话,这本经书里的字迹有极大可能与太子冤案有关,司徒晟最听不得太子的事情,他脾气虽然这些年来收敛了很多,但是在当年也算是性子暴烈的人,要不是顾忌有外人在场,他能痛骂出声。
  司徒晟吸了口气,勉强把怒火压下,“你先回去吧,告诉你家伯爷,我会留心,一定会将这件事情查得水落石出的!”
  贾赦也不是完全拜托给了司徒晟,毕竟余先生在简郡王府待了有些年头了,如果能查到的话,也不会来找贾敬,让贾敬把东西透露给他。
  余先生遭逢巨变,为人处事也谨慎了很多,年前在简郡王府见过贾赦并不保险,但他不好和司徒晟提,所以想借着这个事情再试探一下,看他贾赦是否真的可以信任。关于这一点,贾赦是理解的,虽然心里略微有些不是滋味罢了。
  贾赦晃了晃脑袋,把多余的思绪压了下去,他除了让来金送去简郡王府给司徒晟的经书之外,还准备了一份,那一份与经书不同的是,没有朱砂印记,只有几页,他要给自己的妹夫林海看看。
  毕竟林海师从张老太爷,如果林海不知道的话。也可以让林海拿着去给张老太爷看看,由林海拿着,他这位岳父大人才不会想很多。不然就贾赦这点微薄的道行,估计拿着东西刚到老太爷面前,就直接被看穿了。
  林海本来在陪夫人聊天,见贾赦到访倒是很惊喜,有些感情也是一顿酒宴喝出来的、一顿谈心聊出来的。至少贾赦看出来          林海对他们的造访是欢迎的,而他的妹妹贾敏,未出嫁前在荣国府里,相对于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王氏,贾敏也更倾向于和大嫂张氏亲善。
  再加上贾敏心心念念的就是想和林海有个孩子。所以一见到乖乖叫她“敏姑姑”的瑚儿,她也是欢喜的,打过招呼后,她当即就搂过贾瑚不撒手了。
  林海和贾赦相视无言,林海微微一笑,招呼贾赦去书房坐坐,他看出来贾赦来找他是有要事相商。
  “大舅兄的意思是让林海看一下这字迹是哪位大人的?”林海有些为难,倒不是怀疑贾赦会对他、对荣国府、对圣上不利。
  只是他在江南待的时间太久,就算熟悉也是对江南地界往来的官员的手书字迹感到熟悉。不是他夸下海口,江南地界的官员的奏折,只要是他经手的,他都能对上号,毕竟也是手熟耳。
  林海蹙眉凝视那几张纸,反复看了几遍,“许是林海无能,这字迹确实陌生得很,至少不是这三年内江南地界官员的笔迹。”
  林海有些抱歉,没有帮上忙,他本来还想着如果能帮上舅兄的话,倒可以多嘴问问贾赦找这字迹的主人干什么,现在自己无能为力,倒也是不好意思开口问贾赦缘由了。
  “无妨,是妹夫过谦了。”贾赦摇了摇头,并没有感到失望。林海说得明白,他是七年前中了探花,做了两年翰林院编修之后,去了扬州负责盐税。所以能在三年之内了解江南所有官员的字迹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他更想要的是……
  “林海明天计划要去拜访恩师,到时候可以请恩师帮忙。”果然,一切都像贾赦想的那样,林海果然热心肠地提出了要找自己的恩师张老太爷帮忙,贾赦心里暗喜,面上一派感激之色地拍了拍林海的肩膀,“那一切都托付给妹夫了。”
  第42章 原来是他!
  贾赦之所以想借林海的手把这些东西交给张老太爷,自然不是心里有芥蒂或者怀疑张老太爷会陷害太子。毕竟张老太爷当年霁月光风,为人正直,更是太子的授业恩师,根本不可能会做出污蔑太子的事情。
  只是贾赦有些怕自己的这位岳父大人,毕竟从小他没太有机会待在荣国府里,先代荣国公在世时,他还能在府里待着,老国公驾鹤仙去之后,他便要因为贾代善的出征,时不时被送进宫里读书。
  那个时候照顾他最多的就是张老太爷和太子,所以贾赦这个从张老太师面前长起来的孩子,在老太爷面前可以说是无处遁形,让人看一眼,就什么打算都藏不住。贾赦也不想在如今情况未明的情态下,把张家再牵扯进去,毕竟本来张家就因为太子的事情牵连甚深,前世更是落得那样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现如今,贾赦更不能让这个受人尊敬的老人再牵扯进来。
  如果贾赦拿着给岳父大人看,老太爷只瞧上一眼贾赦的神色,这件事就瞒不过他了。所以更保险起见,还是让林海以讨教的名义去问吧,如此也可以一举多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