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贾赦先给贾代善请了安,得他应允后便在一旁坐下。说实话,贾代善这几天病得厉害,但他不想让史氏和政儿知道,虽然他相信史氏,但他总觉得有些不安,这国公府里人多口杂,史氏消息没盖住,那别有用心之人知道了,怕是有些谋算。
  所以他连吃药都是请太医秘密开的药丸,但他也知道治标不治本。今日症状稍缓,他也就出门散散心,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贾赦的院子。
  门口得了消息的观竹赶忙来迎,他就在观竹的搀扶下进来歇歇。还没歇多久就等来了他的大儿子。“不碍事的,我这是旧伤,多歇歇就好了。”贾代善心里泛暖,显然对儿子的体贴很受用。
  “还是请个太医来看看吧,”贾赦本来点了点头,突然想起贾代善是这段时间病得厉害才去世的,所以又提起了这个话头,“要不然,泰昌请了金陵的神医来给秀云和琏儿调养,请他过来给您看看也行。”
  第28章 西岭贺家
  贾赦还是为贾代善请了神医,但神医仔细诊断之后,也只能得出一个药石罔效的结论,毕竟贾代善的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多年征战、殚精竭虑,早已经累垮了他的身体。
  眼下能够有这些寿数也是难得了。贾代善听了之后也没有很吃惊,显然对自己的身体已经心中有数了。
  但贾赦能为他请了神医来诊治,也是一片心意。沉浸在感动之中的贾代善对贾赦提出的送神医回金陵并没有多想,直接就同意了。
  贾赦可不仅仅是送神医回金陵的。他带人出了城,让来金在码头接应,几人走水路去金陵城,然后途经西岭境内的时候,贾赦下了船,他打扮成一个普通渔民的形象,在西岭转了四五圈,换了几套行头,又开启了灵魂感应,确定没有人跟踪了,才赶忙赶往余先生信中提到的地方,接头的人就在那里等着他来到。
  余先生曾说,接头的人姓徐,名潜,字向学。是余先生在西岭游历时救下的孩子,在余先生离开后,他的双亲后来又被贺家找到逼死,家中老仆拼死带他逃出,隐姓埋名,直到后来又和余先生联系上,才废寝忘食地学习,一心想要报复贺家,为自己的家人报仇。
  但贾赦此来一方面是看这个余先生推举的人可不可信,另一方面如果可信,他要想办法帮助徐潜进入贺家。贾赦见到这个不过弱冠之年的年轻公子的时候,有一瞬间觉得熟悉,但他下意识地认为是这人长得面善,但将这丝疑惑埋在了心底。毕竟现在办正事儿要紧。
  他问徐潜,“徐公子可有潜入贺家的良策?”
  徐潜也只当他是余先生派来帮他的人,两个人在对接了暗号之后,便开始了消息共享。
  “晚辈初始之时便在贺家附近的城镇里住着,贺家人不管是仆人还是贺家亲眷进出都要有特制的身份铭牌,一进一出都有专人查验,单单我们两个人是混不进去的。”
  徐潜也是能人,他曾经真的搞到了贺家的铭牌,并尝试混进贺家的府院,并躲过了第一轮检查,而后在第二轮检查的时候,借口调开主事的掌事,成功逃走。
  但他这么来了一出,也导致贺家的防卫程度高了不止一层,所以现在他也不好混进去了。
  “那你这几天就跟着我吧!”
  贾赦也不是临时起意来帮人的,只是他想到贺家虽然现在不是他能撼动的存在,但这个钉子一定要扎稳,扎准,狠狠地刺在敌人的心尖上,必要时能够给贺家致命的打击。
  贺家家主贺涛有三子两女,大女儿入宫成了淑妃,生下了司徒晁,也算是“权倾朝野”,三个儿子却没有再担任任何官职,不是不想,只是大周皇室有老皇帝把控一日,他就不会让贺家的人轻轻松松地如愿以偿。
  所以贺涛尽管很想让几个孩子步入朝堂,但奈何能力不够,如果有足够的学识,那么走科举的路子,老皇帝也无话可说。
  就算有名师辅导,要不是贺老家主阻止的话,诚郡王甚至都想过想私底下从考官那里获取试题,就这样,贺家的三个舅舅也没有考个很好的成绩。诚郡王也就歇了心思,让三个舅舅多等等,许诺贺家等他上位,必定让贺家人身居要位。
  为此,贺老家主也开始大力向这个外孙倾斜资源,各种人才、探子、钱财都不要命地往诚郡王府里送,那位大先生就是这么请来的。
  而前段时间,因为大先生觉得京城现在一摊浑水,诚郡王处境艰难,而贺家送到京城来的人里,诚郡王又过分依赖于他的智计,他有些分身乏术,深感负担过重。所以来信想请贺家再派一个智计双绝的谋士来辅佐诚郡王。
  要说大先生也是很为司徒晁着想了,甚至是连夜写信,飞鸽传书。
  要不是贾赦派人蹲守在诚亲王府外,恐怕这封信就会送到贺家家主的手里了。贾赦正是在截获这封信之后才想到这个两头撒网的主意。
  因为贺家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一起生活的,他们有专门的人才搜寻和培养的人手和老师,因材施教,按照每个人的长处进行培养,大先生就是他们那届的佼佼者,他深知贺家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人,所以才写信回贺家向贺家家主求助。
  而这就是一个机会,一个潜入贺家的机会。贾赦前世知道了贺家的一些隐秘,知道每个月都有探子去搜寻合适的足够聪颖的孩童,把他们带回贺家培训。那位宿家的清影姑娘就是其中之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