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曹植递来一杯酒,笑着提议说:“要不去把刘玄德大厨请来?”
“咳咳咳——”吕思彤毫不意外地被呛到了。
建安十八年,人家刘备正在攻打益州,你写信过去让他来曹营当厨师?就算刘玄德同志愿意,他身边那么一大伙跟随他匡扶汉室的将士也不答应呀,主公和主将临时变卦要倒戈去找曹操,军中分分钟就哗变了。
“我就那么一说。”曹植说完也觉得不太可能,他灵机一动说,“袁术那厮不知道在哪,不到邺城集合怕不是有小心思,他厨艺其实也还行。”
侍候在一旁的县令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这里是他的县衙没错吧?为何有一种是在后宫的错觉,几位公子将军全都将东西递到她面前,又是喂汤又是喂水果的,毫不夸张的说,当今天子都得不到这样的待遇吧?
又听他们一会说孙权怎么怎么,一会又说刘备怎么怎么,言语之间不像是敌人,倒像是关系不错的友人之间的调侃。
“他们要是没坏心思,这么些天派人送信说明下情况也早该到了,音讯全无,呵呵。”曹丕趁机拉踩。
然而话音刚落,外面就匆匆忙忙跑来一个军士打扮的人,冲进来就说要找魏公汇报消息。
曹丕眉头一皱,说:“何事?魏公有要事在议,你先与我们道来。”
“禀五官中郎将,江东孙权派遣了一支红巾军攻打合肥,势如破竹,形势危急!”
“孙权!他竟!等等,什么军?黄巾军?”
“不是,是红巾军,他们一个个都头绑红巾。”
正在吃面饼的小吕再次噎到,好不容易缓过来,问:“他们主帅的旗字,该不会是‘朱’吧?”
元朝末年爆发农民起义,义军以红巾包头和红旗为号,朱元璋当年就加入了红巾军,且成为了重要成员。
“正是!”
众人:“……”
小朱你搞事啊!
第317章 天下大乱
数天前,朱元璋和马秀英被玉玺吸走回到了明朝,正值他们册封朱标为太子的那天。
“标儿!”然而还没来得及再次抱一抱好孩子,一股巨大的力量就将他们拽回到了东汉末年的南京,也就是建邺。
这一年江东孙家的治所已经迁移到建邺来,自从打赢了赤壁之战后,江东这边一直是信心爆棚,最近又在濡须口打败了曹操,士气高涨。
从明朝皇宫穿越到了建邺一处平原树林里,大明帝后有点懵,走了些路才看见人询问情况,得知竟是建安十八年。
朱元璋想起来自己的皇宫是另外新建的,不像之前朝代那样在老建筑上翻新,所以东汉末年的这块地还未开发也正常。
他们穿着最正的明黄色,锦缎加上缂丝、绣花工艺,相当华美,任谁见了都知晓他绝对是有权势的贵族,因此态度也相当客气。
“既然是建安十八年的建邺,孙权应该在吧?你带我去见他。”
听到这个衣服华美古怪的陌生人直呼吴侯名讳,路人心中思量,不知是来头不敢贸然答应,便带去了官府,免得招惹麻烦。
去往官府的途中,观察到江东百姓们的生活,和后世比肯定是毫无胜算,只说汉末整体生活的话,江东百姓的日子还算是不错的。生活在鱼米之乡,自给自足没问题。
一路所见百姓们都有说有笑的,朱元璋觉得奇怪,日子勉强可以,但应该还没到家家户户幸福感爆棚的地步吧?便询问引路之人,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路人也笑了起来,回答说:“周瑜大都督死而复生了,吴侯高兴,便开仓发粮发肉敬谢上天。”
朱元璋不由一愣,想也正常,自己和妹子身为明朝人都能来到此地,更何况本身就是汉朝人的周瑜呢。
“若如此,其他人呢?”马秀英思索询问,按照时间线来算的话,建安十八年孙策、太史慈也已经死了,周瑜能活,他们应该也活了吧。
路人又说:“其他,哦对,吴侯之兄好像也活了,这个不确定,只是一些听闻。”
朱元璋若有所思,没有再继续追问,跟着路人到官府等待安排。
官府见这两个陌生人奇怪的衣服形制也分不清是哪来的异邦人,从做工材质来看也不敢贸然打发,只好继续上报,最终报到了孙权的耳朵里。
当天下午就亲自过来迎接。
“哎呀,小朱来我的南京玩啦,别客气啊就当自己家,我一定会好好尽到地主之谊的。”孙权故意说南京不说建邺,就是记着明孝陵看门一事的仇。
嘿,谁能想到呀,他孙权居然能有机会向朱元璋宣布南京所属权的时候。
朱元璋呵呵笑,跟着孙权一起去了吴宫。走进宫殿正殿,看到有个老头在那等候,像是有什么事情要找孙权说,等了有些时间。
“这两位是……”老臣疑惑询问。
“哦?这老者挺有气质,难道是张昭?”朱元璋落落大方走进过去,越过老臣走到了主座上坐下。
“你!你放肆!”老臣大惊失色,却见孙权不为所动,更为震惊。
孙权白了朱元璋一眼,说:“你是真当自己家啊,下来。”
朱元璋就是开个玩笑,孙权这位先人毕竟是首个在南京定都的皇帝,对此地经济建设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给他后来算是铺了不少路,他便很快就从座位上下来了,说:“以后反正是,有空你也去我那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