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随意一件华夏文物都能天价的时期已经过去,华人们的理智让高价接手想倒卖古董却砸手里的收藏家们疯狂,现在这个热度,正是个出手的好机会。
  所以纷纷“捐”了出来。
  而作为被算计钱袋子的一方,在全民愤怒、惋惜、耻辱的情绪下,明知道参与其中会被狠狠宰一笔,也不得不去。
  庞统看向吕思彤,问:“那么,小吕刚才所说的‘将功折罪’又是指什么呢?”
  吕思彤想了想,将通过了法考的两位鬼魂拉到前面来,说:“众所周知,小吕我啊,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或公共】财物的【人】,将会被定位盗窃罪。”
  她顿了顿,又说:“你们也知道的,我向来做好事不留名,听闻各位老祖先有东西遗落在外,所以我提供了一些信息,你们自己去取回自己的东西,我们,谁也没有初犯法律,对吧?”
  鬼魂们一愣,似乎明白了什么。
  “再说了,天底下哪有被抢了东西还要花钱赎回来的。一件两件,忍也就罢了。这么多!!还要炒天价,让我们当冤大头?”
  又想到自己是一个五铢都没敢多拿,那些外人倒好,一袋一袋地装出去。
  “我们自己拿自己的,合情合理合法,对吧。”
  谋士们笑着点点头说:“嗯……此乃善举也。”
  武将们一副摩拳擦掌的积极态度。
  之后,吕思彤转发了一组消息给荀彧,让荀财务把里面的图片多打印几份。
  消息是从馆长们所在的大群里翻到的,这几天考古/收藏圈每天都是爆炸大新闻,媒体们紧盯着这一块爆流量的事件在调查,哪家媒体能拿到最新的消息,几乎就能达成一年的业绩。
  就在那位富人宣布捐出文物后不到半小时,当地媒体就挖掘出了曾经关联的展览记录,推测出了是哪五件文物。
  其他收藏家捐赠者因是直接说明了捐赠物品,且也有过展览记录,在1个小时内就被查出来了藏品信息。
  荀彧去二楼书房打印文件,看着复印机里一张张彩色的图片叠落出来,逐渐叠出一个厚度,而这些东西,只是遗落在外的九牛一毛。
  拿起打印好的纸,还带着复印机运转的温度,竟有些烫手。
  他拿着厚厚一沓纸走下去,曹操走过来很自然地要走一半,说:“我帮你一起发。”
  每个鬼手里都拿到了一份藏品资料,每份12张,上面包含了本次新闻里涉及到的捐去慈善机构的文物,以及那份帛书。
  上面标注的信息有很多并不准确,可见物品目前的拥有者对物品源头和历史背景并不清楚,也就意味着,来路不正。
  [玉尺]珐国收藏家的祖传珍宝,说是曾曾祖父年轻时在华夏随手捡到的,二十年前曾经在私人博物馆展览过,因外形简单没有精致工艺,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嬴政眉头一拧,说:“此物乃是朕的‘标准尺’。”他横扫六国后,统一度量衡,把各国不同规格的尺子全部作废,制定了秦尺的标准,说到一尺,就是这么长,没有例外。
  和玉尺一起下葬的,还有大权、玉量。权可以理解为秤砣的那个砣,是作为重量单位的标准,一斤,反正就是这么重,没有例外。
  玉尺作为一个长度单位标准,自然是没有花里花哨的工艺,但它的意义远胜一切工艺。
  [勾连云纹佩]嘤国收藏家的祖传珍宝,说是在古玩市场捡漏的,因做工精细,成色温润,有过多次借展记录。中途也多次拍卖易主,上一次成交价是400万嘤镑。
  “……”刘邦紧抿嘴唇,眉头拧着。
  吕雉说:“看着眼熟,是你最喜欢的那副组玉上的吧?”
  这块玉佩不止明面上的精细,勾连云纹还暗藏了两节白蛇影子,放在火光下烤看的话,才可以看到。正是指代刘邦当年斩白蛇起义。
  幸好经手的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更不知道物品的主人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否则价格再加一个0也是完全可能。
  其余物件,还有如虎添翼玉像、白玉酒杯、红陶谷仓瓶、金蟾铜镜、方云纹漆器、透雕龙纹盘、象牙雕刻、金丝珍珠冠、《桃花庵》。
  除了那份檄文对应的陈琳不在场,其余物件竟都有鬼认领。
  孙权指着如虎添翼像,说:“这是我的,是在赤壁之战后,我命人找了上好的玉料雕刻而成。”他们孙家的孩子,包括幺妹在内,都喜欢以虎自拟。他想,自己若是老虎,公瑾便是添上来的羽翼,有公瑾在,大事必成。
  只可惜,玉像做好的时候,公瑾已经不在了。
  曹丕指着白玉杯的图片说:“就一个?这东西我命工匠做了好几个,总不能是被他们全砸了吧。”后世诗人说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的材质正是玉。
  一些收藏者,为了能让物品的价值更贵,就会故意去破坏同款,把稀有的东西变成孤品,价值以指数形式上涨。
  吕思彤想了想,安慰说:“应该没有毁掉,国内也有玉杯留存着。”
  “混账!”曹操突然很生气地一拍桌子,手里拿着的是象牙雕刻的那张纸,说,“这是冲儿死后,我命人雕刻陪葬的宝贝,他们连孩子的墓都不放过!”
  刘备认领了铜镜、袁绍认领了漆器、司马昭认领了果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