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改朝换代?
  这四个字背后代表着什么?不仅仅是那个位置换一个人这么简单,将代表着她所熟悉的一切人和事可能都会被颠覆,贺哥哥,苏哥哥,所有熟悉的人都会死!
  她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不敢想像解父和解母居然敢做出这样的事,背后的理由甚至她都没敢去质问,第一反应就是去告诉贺瑜,告诉苏岑,但是一旦此事被揭发,那解父解母犯的是叛国罪,是要灭九族的,她在恐惧和慌乱中不知所措,直到孙千提前带兵到达,而他们也要提前动手,只要裴决到达樊城,那这边就会动手。
  于是她不敢再等,没有告诉任何人偷偷出了家门来报信,她没有先择去告诉贺瑜,而是找上了裴决,想要苏岑在贺瑜面前替解父解母求个情,她不求多的,只要能保住性命就行。
  “解姑娘,此事你不必多想。”裴决看着她呜呜地哭着,略有些无措,他没有哄小姑娘的经验,也知道她是无辜的,苏岑把她当亲妹妹,他不可能放任她不管,只能说道:“陛下在京都,京都不会有事,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去樊城。”
  解忆抽噎着抬起头来看他,满脸的泪痕被火光映得更加狼狈,但哭过一遭之后,心里的淤堵少了些,思绪也慢慢地清晰起来,他看着裴决镇定的脸,心里闪过一道什么:“你知道?你早就知道?”
  裴决默了一瞬,旁边的小陵也巴巴地看着他,到了这个时候,也没必要再瞒着了,说道“对。”
  苏岑走后,他几乎夜夜无法安眠,只有实在累极了的时候,才能睡得着,而每一个安静的夜晚,他的思绪就会极度地清晰,足以让他把所有的事情梳理一遍。
  能给贺瑜下药的必然是能接近贺瑜的人,而这个人必需同时得到贺瑜和太皇太后的信任,能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苏,裴,解三家,苏家和裴决不会,所以他对解家便多留了疑心。
  而贺瑜和苏岑的身世,除了太皇太后外,只有苏母知道,太皇太后常年在宫中,几乎没人能接近,更不可能从她身上套到话,那就只有苏母有可能被人利用,而能让苏母信任并且常年有接触的人,解家便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突然有人要验苏岑和苏母的血缘?二十年来从未被怀疑的事,是从哪里惹了人怀疑?
  因为他们知道了苏母是石女,但不能确定,所以怀疑起了苏岑的身份,然后才查到苏岑是当初先帝之子。
  他不知道解母是如何知道苏母是石女之事,毕竟这件事太皇太后瞒了四十多年,苏母也不可能主动向人提起,他找吴老问过,吴老只告诉她,这件事很简单,石女终身都是少女,有没有生育过,一摸脉就能摸出来。
  苏母身体一向很好,平日里也只有府医在请平安脉时有机会摸到她的脉,其它人机会是不可能的,但苏母向来和解母关系好,除去府里,去解府的时间比去宫里陪伴太皇太后的还多,那就极有可能是在解府露出了什么破绽。
  --------------------
  收藏评论一条龙呗~
  第73章
  而且更引起他怀疑的,还是之前贺瑜提到的想让苏解两家结亲的事。
  从客观来讲,这是于双方都很合适的一桩姻缘,解家想给解忆找一个真心爱护她的人,而苏岑自小和解忆一起长大,两家知根知底,解忆若真嫁到苏府,于解家也好,对解忆自己来讲也好,都是极好的,但这一桩婚事,却意外地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不管是太皇太后,苏母,连解母也反对。
  太皇太后可能是想让苏岑娶一个于朝局有利的女子,苏母可能是看出苏岑于解忆没有男女之情,但解母却想也没想地反对。
  这也让他多留意解家的原因。
  不过这一切都是怀疑,现在樊城之危刻不容缓,他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细查,但事态总有两面,惠王起势,便是已经与他们撕破了脸皮,他们若真想对贺瑜动手,此时也算是最好的时机,所以,裴决救樊城,带走禁军,便是为了让他们感觉自己有机可乘,那一万禁军他虽然带出了城,但却并不打算带去樊城,而是放在京都城外隐蔽起来了,只要贺瑜一声令下,半天之内便能回缓。
  而那个禁军统领,也已经不动声色地将他架空,若解家真的出手,也翻不出浪来。
  此事事关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且多半是需要贺瑜那边来部署,所以裴决连小陵也没说,但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那就无所谓他们知不知道了。
  解忆听完他的话,愣愣地蹲在那里半天,才结结巴巴地问道:“那……那我来……”
  若这一切裴决和贺瑜都知道,她再来报信,也不过是多此一举,突然又想到什么,她猛地站了起来,抓住裴决的胳膊:“那……贺哥哥可以饶了我爹和我娘吗?”
  问到最后时,她的声音已经非常低了,原以为,至少看在她来报信的份上,可以将功折罪,饶爹娘一命,可是如果这一切贺瑜和裴决早就知道,那她还有什么再理由再去求情呢?
  那她……是她害死了爹娘。
  裴决看着她一瞬间面如死灰般,眼里的光都要熄灭了,似乎看穿了她的想说,说道:“解姑娘,这件事陛下迟早都会知道的,与你无关,而且……”他停了一下,才接着说道:“解大人瞒了这么久,连我们查了这么久,都没能查到他身上,你这么容易就能听到,就能出京都报信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