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言毕,他便起身提起了药箱,今日还没睡够,也是乏了,“宋侍卫,一会儿你派人去我那里拿药。”
  *
  宋严将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世子,宋怀川仍旧是在书案前抄写佛经,虽说现在到了夏日,白天变得长了一些,即便是到了这个时辰,屋外还有有些泛白。
  只是比起屋外,屋内还是要显得昏暗一些,便点了许多蜡烛,蜡烛将屋内映照的恍如白昼,烛火簌簌摇曳,明灭的烛光落在了宋怀川的面容之上,衬得他面色有些精怪般的诡异和平静。
  这些年他常年不在京城,也是没想到府中的买办竟是猖狂成了这个样子,也是时候清一下府中的人了。
  刚好接着这个机会将府中的细作都处掉。
  *
  屋内静悄悄的,宋严站在书案等着世子的吩咐,他傍晚的时候去查了这些事情,查出来也是颇为触目惊心,这些年老夫人病重,越发没有精力去管侯府的事情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是交给身边的大侍女冬葵去办,若说这些事情同冬葵姑娘没有关系,宋严自然是不相信的。
  只是冬葵姑娘到底是老夫人身边的人,他是世子身边的人,依照辈分,老夫人那是世子的祖母,他不可能去越俎代庖去找冬葵姑娘问这件事情。
  宋严站在桌子前,余光偷偷看了一样世子的方向,却见世子仍然是在抄写佛经,屋内点了许多红烛,世子的面容却仍旧是隐匿在一片黑暗之中,让人捉摸不透。
  许久之后,宋怀川才将狼毫笔放在了笔搁之上,明明力道并不算大,可是毛笔落在笔搁上的声音在安静的房中却很是明显,晚风穿堂而过,竹园外的竹子簌簌作响,在屋内隐约可以听到竹子晃动的声响。
  平添一丝波云诡谲。
  阴暗处,宋怀川抬眸看一眼宋严,语气云淡风轻道:“这些年府中有太多人吃里扒外了,借着这个机会清一下,至于冬葵,她虽是在老夫人身边伺候,既然与这件事情逃脱不了干系,那就一并查了,只是她若是将吞下去的钱财都吐出来了,暂且给她一次悔改的机会。”
  闻言,宋严就明白公子的意思了,看来府中的天马上就要变了,到时候先放出风声,风声鹤唳的时候,人人自危,这冬葵姑娘若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
  奴仆就是伺候人的活计,跟在主子身边伺候得到的好处也不少,倒也不必整日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将自己看的比旁人特殊。
  奴仆就算是做到顶天了,不还是奴仆吗?
  再说了,身份尊贵的主子难道会缺一个伺候的奴仆吗?
  这两日刚回到京城略显仓促,书房还需要派奴仆再修正一番,里面的书册多年不看都有些发潮了,等到风和日丽的时候也要拿出来晒一晒,这两日也便只能委屈世子在房间处事情了。
  宋严领了世子的吩咐就离开了,走到时候想这两日还真是得赶快将书房收拾出来,屋里面的书案还是有些小了,世子抄写佛经有些不方便。
  伴随着一道吱嘎声,屋内再次陷入了一片沉默,终于抄写完了一卷佛经,宋怀川放下毛笔有些疲惫地用右手捏了捏眉心,等到这段清闲日子过去了,只怕是日后有的他忙的。
  *
  屋内静悄悄的,今日忙活了一天都没怎么进食,许是知道她身体不适,傍晚的时候奴仆倒是将汤药和饭菜一并送了过来,她听见房门响的时候倒是没想这么多,只是打开房门的时候就看见了端着药和饭菜的奴仆。
  她有些惊讶,当即伸手想要接过红木托盘,可没想到趁着她晃神的功夫,那奴仆就直接侧身进了屋子,随后将红木托盘放在桌子上就离开了。
  姜明月看着药和饭菜眉心微微蹙起,好不容易安定下去的一颗心再次变得忐忑起来了,她与旁人同为奴仆,怎么能让旁人伺候她?
  或许是这些日子一直赶路的缘故,逃难的时候都是饥一顿饱一顿,偶尔有饭吃也都是一些发硬的窝窝头,掰开都费劲,更别提要咽下去了,若不是饿到了头晕眼花的地步,她轻易也不愿意吃窝窝头。
  再加上姜九姑娘这具身子本就长期营养不良,原本那半个多月她好不容易将身体养好了一些,可后来一个月多月的逃难又再次弄垮了身体。
  尽管今天一天都没有吃饭,又在外面走了许久,可她却还是不觉得饿。
  但是想到那大夫之前说过的话,姜明月还是用了一点饭菜,随后便端起药碗一饮而尽了,一碗药灌下去瞬间就觉得饱了。
  她起身将端着红木托盘出了屋子,将碗筷送回了小厨房,这般忙碌下来天色倒是不知不觉变暗了,中药并不算苦,但是却有一种浓厚的中药味道传来,很奇怪,喝起来倒也不算苦。
  傍晚的时候,文玉林就托人将药膏送了过来,姜明月倒是有些犹豫要不要涂抹这药膏了,虽说知道这世子爷原来是故人的时候,她心中松了一口气,可现在她总是觉得他的态度有些暧昧不清。
  想到此,姜明月就将打开的膏药盒子重新盖了起来,只要她不再涂胭脂,脸上的红疹子就会慢慢消失,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罢了。
  反正她现在也走不掉了,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姜家的事情她就当做不知道,有些事情猜到了也要装作不知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