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杀生丸,”胧月夜笑叹了一声,“你有你的责任,这里也有我的责任。”
  但银发犬妖还是没有离开。
  感受到杀生丸的心情,胧月夜心中柔软又酸涩。她低头轻轻拉住杀生丸的振袖,说道,“不要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杀生丸抬手抚过胧月夜有些散乱的发丝。他知道胧月夜在安慰他。她明白他的担心和不舍,也不吝于向他表达自己的担心和不舍。以他的个性,此刻他原本应该做的,就是信任胧月夜,将她留在这里,他则立刻离开赶往枫之村处理铃他们的事情。
  可是,他却在一瞬间动摇了。
  自他们重逢之后的这几年间,完全不比少年时二人一刻未有分离的日子。那时的他与胧月夜不是一同在西国修行,就是跟随父亲在战场上杀敌。她就像空气一样,始终在自己身边,而他也从未想过会有一天,胧月夜消失不见。哪怕分别的那几百年时间,他也一直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前行——像是为了证明她于他而言并不重要一样,得知她还活着之后,他那几百年间从来没有去找过她——那个时候,对父亲牙刀的执念压倒了一切。可是自从他们重逢后,发生的种种让他终于不得不承认,哪怕胧月夜的能力有目共睹,他还是会下意识地担心,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胧月夜会受伤。
  这般儿女情思,从前是他最不屑也最不愿沦陷其中的。可是如今,他好像一点一点地走向了父亲曾经走的路上,那情感占据上风的头脑,是他曾经最为警惕的,而现在却心甘情愿地接受了。
  “鸢和她的兄长之间有自己通信的方式,我会让鸢通知枭过来,有什么事,就让他们告诉我。”
  “我知道。”
  “不管遇到什么,保护好自己最重要。”
  “我知道。”
  “从这里到西国,按凡人的脚程最慢也就三个月,胧月夜,三个月后,我要在西国的王城看到你平安无事。”
  “还有……”
  絮絮叨叨的话被胧月夜抬手挡住了。
  “你要说的话,我都知道。”胧月夜仰头看着这个在她面前一改寡言习惯的西国领主,温柔地笑道,“我会好好的,遇上强敌不会拿命去拼,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让枭和鸢通知你。有你在,我不会怀疑自己,也不会让自己去做任何冲动的事。”
  “你去吧,铃他们需要你。我在这里处理好他们的事情就马上过去找你。”
  “我保证,我会完完整整地把自己带回去,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
  直到听到这一句,杀生丸才终于深深地看了胧月夜一眼,然后转头朝枫之村的方向飞去。
  目送着杀生丸与鸢离去的背影,胧月夜压下心头隐隐的疑云,转身朝紫织母女所在的村庄走去。
  第73章瘟疫
  与杀生丸分别后的两个月,胧月夜带着越来越庞大的队伍缓慢地向西国的边界迁移。原本只是打算帮助这些幸存者找一处远离战乱的地方休养生息,然后自己独自一人去其他地方将仍留存在人间的净水子弹一一销毁,没想到获救的人们以及妖怪都请求跟随她。
  “大人,我们已无处可去。这世间如今的混战,容不下任何想要与妖怪和平相处的人,何况像我们这样,与妖怪通婚生下半妖之人。”
  紫织的母亲在她提出为他们安排去路的设想时再次请求道,“我听其他妖怪说起您与那位杀生丸大人是西国的新主人,从您二位的父亲那代起,便有庇护弱小善待人类的传统。我们身无所长,只求有一栖身之地能活下去……胧月夜大人,我们这一群,不管是人还是妖,都希望能够作为西国的臣民追随您!”
  “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胧月夜蹙眉道,虽说将他们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但是要容纳一群人类和半妖进入西国,却是她从未想过的事情,何况,她不能不考虑杀生丸的心情,以及西国众妖的接受程度。
  “我们都明白,人类进入妖怪之国生活会有很多的困难。不仅是对我们而言,也是对您而言。但现在这世界的堕落已经容不下任何还心存善念想要和平的人和妖。哪怕您的国家,也很难独善其身不是吗?与其消极地逃避一切,为什么不积极地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呢?我们虽是人类,没有妖怪们强大的力量,但我们有头脑,可以在这方面充分发挥我们的价值。而且,我们商量过了,作为人类,选择成为西国的臣民,便会自觉去面对与妖怪共处的一切问题,不会给您带来麻烦——胧月夜大人,请您赐予我们活下去的机会吧!”紫织的母亲神情肃穆地俯身而拜,对胧月夜行了一个人类朝拜君主才会使用的礼节。
  见紫织母亲如此,村庄中其他的人也一一跟着跪拜了下去,细细碎碎的哭声蔓延了开来,而那些妖怪们,脸上也都是一副恳求和期盼的神情。
  胧月夜看着这个带头游说她的中年女人,默然不语。这个敢于与百鬼蝙蝠一族的少主相爱,又养出了一个勇敢坚强的半妖女儿的人类女人,本以为不过是过去几百年间常见的人妖相恋风花雪月故事中的悲剧人物而已,没想到竟有如此的口才和见识。
  “真鱼夫人,你让我刮目相看。”
  良久,胧月夜郑重地称呼了这个女人的名字,“你的口才说服了我,的确,如今的形势,光靠西国一国,难以独善其身。但我刚才也说过了,这并非是我一人可以决定的事情。西国从未有过妖怪与人类以及半妖杂居的情况,即便斗牙大人在世,也没有处理过这样的问题。我需要好好想一想,也需要征求杀生丸他们的意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