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老光棍趁沈安恍惚一把躲过砍刀砍了过去,沈安抬手要挡,被砍断一臂。
沈安反扑,却心思恍惚再没刚才的狠劲很快没了反抗能力。
老光棍背上失血过多,也渐渐势微……
老光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就是个裱子,也就你这龟孙还拿命给她讨公道,妈的,傻子。”
沈安眼前一幕幕回放起幼时沈母沈父的样子,他们宠他,育他成人,为他求娶贤德,他却嫌弃对方是个哥儿……无意听来他是养子,便突然觉得他宠着的小弟弟碍眼,那定亲的是个哥儿也定是怠慢了他。
如今一幕幕,一句句重现——
娘亲说:“安儿,冬哥儿是个良人,温良淑德,孝顺勤劳。”
父亲说:“那曹家女儿我甚是不喜,你休要再提。”
弟弟扯着衣袖无辜的问他:“哥哥,你要娶嫂嫂了吗?以后你带嫂嫂玩,不带逸儿玩了吗?”
哈哈哈……竟是如此,原来如此……
我沈安下了地府也是无颜见吾父母,惟愿逸哥儿康健顺遂。
沈安吐出一口鲜血,眼角湿润,迷蒙间他看到父亲过来为他擦干净脸上污垢,母亲为他理顺发丝,而后父亲把他背起来,母亲扶着他的背,他们一家三口去过一座桥。
过桥的中途他们一起回看了沈宅一眼,那里贴着囍字,他们一起笑了笑。
“阿父,娘亲,安儿想你们,安儿错的紧,原是再没脸见你们了。”
沈母还是一如既往笑的温柔:“傻孩子,为娘是气你苛待你阿弟,可你和阿弟都是爹娘的孩子啊,如今他有良人相伴,我们且安心去。”
沈安嚎啕大哭,他从来都不是养子,他的爹娘一直把他视如己出,临了都不辞辛苦从地府赶来接他。
老光棍斜眼看着沈安,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断了气。
他知道自己也快了,但他回顾半生,没啥重要的人,他只担心自己到了下面会不会滚油锅上刀山下火海。
老光棍面带惊恐的断了气,也不知道死前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事物。
第三十二章。
沈安大儿子回到家看着自己亲娘躺在地上,断了气,惊惧不已。
茫然坐在尸体边,拳头拽得紧紧。
他觉得肯定是他爹又打了他娘,两人争执间,他娘被推搡着撞上了柱子。
他咬咬牙,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他要拿着银钱回外家,找人来给他娘讨公道。
天擦黑了,村长都没看到沈安请村医回来,觉得事情不妙。
村长家的二儿媳是个小哥儿,他已经帮二小子擦过身子,又换上了干净的里衣,冷毛巾敷在额头上。
“阿娘,这二小子……”二儿媳走到灶房正在烧热水的婆婆面前,“是个小哥儿啊,孕痣长在了肩胛骨上,浑身新伤加旧伤,这沈曹氏真就不是个当娘的。”
村长媳妇儿叹了口气,难怪这些年沈安家老大穿的干干净净,长得壮实,老二就穿的破破烂烂,面黄肌廋。
为人父母的偏心多是常事,这是人家的家务事,不好掺和。但这么打孩子,还是个才六岁的孩子,怎么都得上门去敲打敲打。
“这当爹的请村医这会儿还没回来,这沈曹氏也不出来找找,就不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
“文儿刚回来说沈安家老大提着个包袱脚步匆匆下山去了,不知道是去外家,还是去找他爹了。”
“外家?沈曹氏嫁过来这些年就回过三次娘家,年节里娘家都没来过人,我都快忘了二小子他们还有外家了。”
这沈曹氏家里是平村的,平村的日子都比他们松茸好过,也不知道是怎么愿意嫁到这山上来的。
……
次日沈安仍是未归,村长就带着媳妇儿去了一趟,毕竟家里有女倦他自己上门可不好看。
两口子在门外喊了半天,这看着门是开着的,家里肯定有人但喊了半天没人应。
村长都打算打道回府了。
陡然间看到灶房那边好像躺了个人。
两人走过去,竟是断了气的沈曹氏。
昨儿个沈家老大定是回来过,却也没给他们递个话,自己收拾着包袱就走了,也不来找找自己亲弟弟。
又是个冷心冷情的。
村长回去后,把村里几个过得下去的叫着一起凑了凑,下午就把灵堂摆上了。
二小子醒了后,不哭不闹,也不找爹娘,就呆呆坐着。
村长家二儿媳摸了摸他枯黄的发茬儿,他的头发全打了死结,就被剪刀全绞了。
给二小子头上扣了孝布,手肘上捆着三圈麻线。
村长的几个儿子一早已经去山坳村找沈安去了,就是不知道找个大活人怎么这么久,这灵堂都拉上了,主事人找不见个。
突然外面来了个吹唢吶敲锣鼓的,是哀乐。
灵堂这里还想着是沈安给自己媳妇儿请的道场。
不一会儿村长家三个儿子加三个外村人,两个哀乐师傅,扶着个棺材过来。
能往这儿来的,棺材里除了沈安不作他想。
“真是造了孽了,罪过罪过,别是闯了什么煞气。”
“我看事情没这么简单。”
村长儿子们把沈安也送到灵堂,跟父亲讲了他们知道的原委。
他们一开始去寻人,大家都说没看见外村人来,但昨儿个是晴天大家都在院里,没理由看不到过路人,除非这人有意躲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