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不一会儿大家都收拾着窝进被窝,慢慢的入了眠。
  偶尔寒风吹的门板嘎吱做响,炉子里的火星子小小声的噼啪跳跃,孩子们的小呼噜声,大人们的呼吸声,热热闹闹一屋子的人气。
  小伍还是抓着沈逸的衣角入了睡,尽管心里明白,明早醒了可能逸哥哥就又不见了。
  第二十四章
  天色微微透出点光来,耐寒的雕鸮们发出咕咕声,茅屋上盖的雪比昨天厚了一指高,气温骤降。
  沈逸已经摸索着穿好了外褂,正要起身时发现有个小不点儿还拽着自己的中衣衣角没放,他轻轻拉了拉,发现小不点儿是醒着的,能感觉到还在微微用力抓着他的衣角。
  他用手隔着皮子摸过去,轻轻拍着小不点的背,又往上呼噜了两把毛毛,顺手把皮子围着小脖子给掖好。
  这才感觉衣角上的力度消失了,小不点把手缩回去了。
  小伍一整晚都睡得不是很踏实,每次迷迷蒙蒙的醒来就下意识的抓紧了衣角不想放。
  昨天是他来到这里第一次一整个白昼里都没有见到他的逸哥哥,他爬到炕上想守着圆圆,官安官礼会故意使坏把他挤下炕,然后讥笑着看他忍痛得笨手笨脚继续往上爬,再推下去。
  他不敢哭闹,引来大人,也不想再被笑话,就那么傻傻的蹲在炕边守着圆圆。
  官安官礼就会笑嘻嘻的捏紧拳头锤他的脑袋,他被锤了两下后就只敢离得远些去了,因为怕冷,他们不会下炕,自己躲的远些他们就没兴趣锤他了。
  那时候他就想天快点黑下来,沈逸哥哥快点回来。
  一整晚都在醒醒睡睡中不断重复着抓住沈逸的一片衣角,寻求庇护。
  沈逸自是不知小不点的委屈,但他知道小伍这段时间都很黏他,不是当个小尾巴跟着他,就是守着圆圆还时不时的用眼睛到处寻他。
  把小伍哄好,就起身把炉灶的火升起来,今天的气温降了很多,炉灶燃起来睡在草铺上的四个大人能稍微好受些。
  陶瓮坏了,烧不了热水洗漱,只能把凉水端到炉灶前洗脸,打了个冷噤。
  往灶膛里丢了三个红薯,红灰覆上。起身摸着黑去了茅房侧脸给母羊抱捆草。
  又就着洗了脸的水净手,再在厨台旁的面粉小袋子里挖了一大碗青稞面粉,加水和面,揉面,扯面,做出一斤多的面条,撒上些生粉以防粘连。
  这盆面条等官二换了陶瓮回来就能下锅煮掉。
  忙完后烤红薯差不多也快熟了,把烤红薯掏出来放在一边等凉一凉,把面上的炉灰大致拍干净就揣了两个进怀里。
  剩下一个,拍了拍灰又不放心的吹了吹,然后塞进小伍的被窝里。“小伍乖,趁热吃,吃了洗洗手再睡会儿,水在炉灶前温着,逸哥哥要走了。”
  小伍借着点火光,揉了揉眼睛,瓮声瓮气得说了声好,又说逸哥哥早去早回。
  听得沈逸心里一阵酸软。
  还是从茅房侧角的小木门出去,背着空背篓,拿着根木棍,动身前往山坳村穆勒大叔家。
  今天走得比昨天快多了,路上雪厚了一层反倒好走,不似昨天还有水洼湿滑,打湿鞋袜。
  踩得雪地哗哗做响,从怀里掏出只烤红薯边走边吃,时不时的用木棍探探雪层下有没有结冰的水洼,好避开。
  官二昨晚睡得最晚,燥了半宿,导致今早没起得来在沈逸面前显眼卖乖。
  醒来的时候还望着被粗麻布格挡住一半的草铺撒了会癔症,咂了咂嘴,不无遗憾的叹了口气。
  要是早早起了,就能一起分吃一个烤红薯……小声交谈几句……然后义不容辞得送小哥儿出门,一起走到村长家、挥挥手道别再嘱咐句早点回来~
  哎!多好的雪地并肩携手的时机啊……
  “我呸!个登徒子,好不要脸!怎么竟想美事儿!”官忱在心里狠狠唾弃自己一番。
  洗漱一番,背着二十斤面粉,怀揣十枚铜子,腋下夹着张牛皮卷就往村长家去了。
  教程快,不到两刻钟就到了村长家院门口。
  那只獒犬跟昨天一样听到脚步声走近就扯着嗓门犬吠,只听官忱出声唤了村长就立马偃旗息鼓了,它记得这人的声音,只立着双耳趴卧着,不再出声扰人。
  “官二小子,来啦?今儿个不留你吃早饭了,赶快拿着陶瓮回吧。”他昨天下午就知道他们家陶瓮坏掉的事了,那几个乡亲里有那么两个忍不住回家前上他这念叨了两句。
  他忙让自己妻子出门打听谁家有多的陶瓮,天黑的太快,刚跟人换好天就黑尽了,他就想着一早肯定会来人。
  “又来麻烦阿叔您了”官二把背上二十斤面粉卸下来,“这青稞面粉放您这,麻烦您跟乡亲们说说我家可以换面粉,
  我们想换几个木桶或者一个盛水用的大陶缸,粗粮也换,燃料木柴都换。家里还有八十来斤的囤积。”
  官二把面粉递给村长后,又从怀里掏出十枚铜子:“昨天进城寄放牲畜的四文,还有六文是点心意,不能白用您家牛车。”
  村长摆摆手说了句客气,就坦然的接过了十枚铜子,不在小事上过多推让,要紧的是赶紧把陶瓮背回去煮早食,一大家子好几口张嘴的,饿着肚子可不好过。
  “那个……就是,就是吧,我娘那什么……”官忱涨红了脸也不好意思说出口,腋下夹着的那卷牛皮突然觉得烫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