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剁碎的肉沫野菜馅儿里裹着番薯粉和一点点青稞面儿,搓成一个一个的小圆子,一想到煮的软烂一点,圆圆也能吃上几口他就很雀跃。
他很喜欢自己背上的小圆圆,说不清是圆圆太水灵漂亮,还是因为圆圆也是个额有朱砂痣的小哥儿。
一切有条不紊,连日来最好的一餐饭食就做好了,只等着官家兄弟把修正好的桌椅搬进来了。
女眷们也都放下了手里活计,揉着胳膊脖领放松,移步灶房。
灶房里还没有盘烟囱,女眷们做衣服费眼睛熏着难受,所以往往做餐食的时候她们都会移步隔壁的屋子里。
陇上点碳火就着热气,一起做衣衫鞋袜。
当所有人聚集在烟火味儿十足的灶房里,挨个入座,都眉间一松,终于有了还活着的真实感。
第十二章
用过饭后,天色还早,还能做些零散活记。
女眷们在加紧时间赶制衣物,官家兄弟两要去村长家等牛车载着越寒的物资回行,搬运上能搭把手。
沈逸则在灶间清洗灶具木碗,家里舔了几只木碗木盘,是村长上次送皮子过来捎带的。
这些做的顺手,很快清理完,就拿着藤篮去祖屋山坳下的沟里了。
这时节到处枯黄甚至挂着白毛霜,也无甚天日,半山腰云海密布雾气腾腾。
只剩溪涧两边还有些没枯的野菜,水草不丰。
在溪边水洼处用石头续了个小水坑,把水搅混后,在岸边找了细长的枯藤简单编织成网,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找到了自己以前放在这里的一根木叉。
他准备捉两条小鲫鱼回去炖汤,这个时节的鱼还没饿瘦,也很喜欢钻浑水,很好捕获。
水坑里的水开始清明一些了后就能清楚的看到水坑里有几条巴掌大的小鲫鱼。
把藤编的细网里绑几块小石头方便网沉底,顺着一边慢慢放下去,另一边用木叉按住往边缘处轻轻拖拽,等整张网都平铺到坑底后,再收起四个小角轻轻的收网。
网里很快就看见了三条小鲫鱼和一条小鲶鱼在摆动,快速的收好一提就捕获了这四条倒霉鱼,他也不贪多,把水坑续的水放掉了。
回程的路上还特意找了把野葱和马齿觅,任何的收获都是很愉悦的,沈逸一手提着滕网,一手提着藤篮脚步轻快。
一时想起自己小木屋的旁边种的冬寒菜和芋头可以收获了,便想着等把鱼放回祖屋缸里,就去摘一些。
他哪知道他的兄嫂那般不要脸。
等他左右思量后还是决定提着一条小鲫鱼来到木屋外一看,芋头已经被掘出晾在一边等裹着外衣的泥土干涸,冬寒菜只剩一小片,其余的不用问也知道都进了腌菜坛子或者地窖了,竟是不问自取更是不打算给他留一星半点。
捕鱼的轻快瞬间没了,手里提的鱼,一时显得忒多情了些。
想着小孩子都喜爱鱼汤,轻缓了口气,还是开口喊来了大侄子,送过手就转身离开了。
“啊娘,啊娘!”大侄子飞奔进厨房,“快看鱼,鱼!喝汤!”。
他娘盯着这条巴掌大的鱼,撇了撇嘴,家里四口人拿这么巴掌大点的鱼来打发谁呢。
提起手就给了孩子一个挂落,“吃吃吃,就知道吃,谁家孩子像你这么大只知道玩泥巴不知道给家里帮帮忙。”妇人明显是迁怒。
小孩子也不生气,只觉得有鱼汤喝了,美的很,抬起肉嘟嘟的小脸讨好的笑,还笑出个鼻涕泡儿来。
这边沈逸前脚进祖屋,后脚官家兄弟就回来了,同行的还有村长和他的两个儿子。
村长大儿子手里牵着壮硕的三头羊,村长二儿子手里牵着拉板车的牛,村长木买大叔乐呵呵的背着口大铁锅。
板车装着两米高的草料,几个麻袋,满满当当装了一车。
官家兄弟两一人背着一个背篼,看着还挺沉。
沈逸满眼艳羡得盯着这一行人,有了这么一大车子,哪还怕过不去这个寒季啊。
几人都不约而同的眼带笑意,这一路上可是收获了不少别有深意的目光捏。
唯有官二不改浪荡本性又超控起自己的双眉,对着沈逸眉飞色舞,自以为自己挑眉的样子一定很迷人。
沈逸当然看见了,但是他不想理,他只想知道麻袋里背篓里装了啥,虽然知道是什么都跟自己没关系,但还是忍不住雀跃。
是身体本能的对食物喜悦憧憬。
几人先后把板车卸了,兄弟两分别抗进女眷们做手工的杂物间里。
沈逸把三只羊牵到茅房另一侧空出来养羊的屋子里,铺垫上足量的干草,虽然都是寒带不怕冷的山羊,但照顾好一点,多长些肉岂不更美。
这间屋子本来有个斜角塌了,官二他们来了后,村长带着儿子们过来帮他们补齐了,现下已经不漏风了,羊们换了个地方还在适应,现在把草料抱过来它们也不会吃的。
沈逸又把瓦罐腾出来盛了点清水放了些盐晶进去拌好端去羊圈,他十二岁就帮人放牧,对牛羊都很熟悉。
之前就想着攒钱自己养只羊,这下送来了三只让他养,他高兴的小脸透出粉红。
女眷们也在杂物间细细翻看,看到麻袋里分别装着青稞面,土豆,洋葱,水萝卜,开心得捂嘴。
这两天饭都吃不饱更别奢求想吃点蔬菜了,一点点野菜茎叶都老掉牙了,很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