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直到科举过后半年,江易周突然公布出了旧朝官员勾结外族的名单,拿着证据,一家一家抓人,抄家问斩,空出大量官位。
然后顺理成章的,江易周将那些已经工作半年,表现不俗的昔日进士,提拔到各个官位,转眼占据半壁江山。
剩余的官员才惊觉,他们被温水煮青蛙了。
第148章 工业
江易周已经将清除世家的法子, 做成了一套非常合用的流程。
开头,寻找世家贪赃枉法,欺压良民等恶行的证据。
过程, 拿着证据直接去大理寺立案,必要的时候请苦主去告,接着江迢迢就可以顺理成章发现证据,依照国法,进行严惩。
结果, 便是那些世家,一个个在京城断了根。
那些世家犯得罪都不小,有的罪行是过往犯下, 算是前朝的罪,按照其他皇帝的逻辑,前朝和本朝不同, 前朝犯得事情, 本朝管不了。
但江易周不知其他皇帝, 她就要管,不光要管,还要往详细里查。
这是因为, 其他皇帝登基上位, 大多世家都出了不少力气, 那些世家出钱出人,肯定会要不少好处, 看在开国功臣的面子上,皇帝们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他们到处下注, 就是为了将家族延续下去。
结果碰到了江易周,江易周当初上位,完全没有靠过世家的力量,唯一能说得上依靠的,就是江家。
现在江家已经成了皇族,皇族的利益当然是和皇帝挂在一起,不可能为了世家,跟皇帝对着干。
各大世家当时没能及时下注,后来送去的子弟,大多没能走入核心集团,只能说有没有都差不多。
没有足够的功勋,如何能有足够重的份量,去阻止江易周的行动?
而且江易周不是上来就冲着灭了世家的目的来干,她的行动很有迷惑性,有时候看上去,像是不得已而为之。
是因为这个家族犯法了,所以她不得不动手,将这个家族的人,杀得杀贬得贬,流放得流放。
如果不是江易周杀得太多,那些世家一时半会儿还真反应不过来。
等反应过来,一切都晚了。
科举出头的进士们,一一有了自己的官职,大多都放出去当官了,少数留在了京城,其中官职最高的,便是翰林修撰尉迟诗桃。
她姐姐尉迟诗怡也通过了,不过成绩一般,所以外放成为县令。
尉迟诗怡并不因此郁闷,相反,她特别的高兴,只要当上了官员,她就能带回自己的女儿,然后给女儿一个未来。
离京前,她最放不下的,就是妹妹尉迟诗桃。
在城外,她和杨瑾瑶一左一右站在尉迟诗桃面前。
之后两人会各奔东西,杨瑾瑶的成绩也一般,没能留在京城。
“我和瑾瑶都离开了,只留下你一人在京城,实在是让我不放心。”
诗怡伸手握住诗桃有些微凉的手掌,“你看书后,不知时间,不理外物,痴迷至极,很容易会误了事情,以后你在朝廷为官,可不能再任由自己任性了,我和你表姐都走了,你得自己学会照顾自己,知道了吗?”
她一字一句地叮嘱着尉迟诗桃,恨不得将自己的叮嘱,一个字一个字,刻入妹妹心上。
在家里,沉迷书本是好事,在亲人面前痴迷也没什么,她身为姐姐,自会照顾她。
可在陛下面前,在同僚面前,还这样做得话,很容易担上不敬圣上的罪名,同僚也会排挤她。
尉迟诗怡想到那场景,就心疼极了。
“表姐说得没错,诗桃,你一定要好好的,我和表姐不求你日后平步青云,在官场上给予我们助力,只求你平平安安的。”
杨瑾瑶也少见的轻言细语起来。
尉迟诗桃重重点头,她会好好做事,不会让姐姐们远行,还要担心她。
“时辰不早了,两位姐姐快些出发吧,路上颠簸,容易遇到危险,我在京城其实更安全,两位姐姐莫要为妹妹耗费太多心神,疏忽了己身。”
尉迟诗桃说话向来很妥帖,她只有在看书的时候,会显得高冷不理人。
三人又依依不舍说了几句话,等时辰实在不能再耽搁,杨瑾瑶和诗怡才上了马车。
诗桃站在原地,望着两辆马车向着不同方向的道路走去,眼中流出些许晶莹。
车马很慢,只能用信件联系的时候,她们一别,怕是要三五年不能见面了。
除非谁功绩突出,被陛下召回京来述职,否则只有在下一次官员轮职的时候,才能再见。
怅然若失的尉迟诗桃回京后,提笔写下了今日分离之痛,字字戳心,文采惊人的词句,自此诞生,往后千年,流传于世,被誉为古今离别第一词。
江易周等进士们全部出发后,开始给在京的进士们分发任务。
新的国家,百废待兴,各个领域都急需人才,填充空位的同时,还需要建立起新的规则,新的制度。
江易周先向教育出手,她召集了一波学识渊博的人,聚在一起,以尉迟鸣玉为首,开始编着字典。
没错,字典。
想要学字,怎么能没有字典呢?
这本字典还不是普通的字典,而是简体字字典。
江易周承认繁体字字形优美,非常传统好看,但她也必须承认,繁体字太过繁琐,想要扫盲,想要让更多人学会认字,繁体字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