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就比如, 历代王朝中, 能够和他们相同的, 能有几个
  充其量, 一只手。
  但也只多不少。
  像真正意义上,想要在皇家实现兄友弟恭,很艰难。
  谁也不知道上一刻还在友好合作的兄弟, 下一刻是否就会针锋相对。
  为了储君之位,兄弟阋墙实在正常。
  哪怕在寻常人家,利益之争也不缺少。
  直郡王与太子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他们的相处模式完全能算作基本标准。
  就算初时没有任何问题,兄友弟恭,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其结果又会殊途同归。
  尤其当这所谓的兄友弟恭又是圣上想要看到的情景时, 期间产生的嫌隙在事情爆发后,效果只会和惊雷没有什么区别。
  *
  朝臣们的想法胤礽不得而知, 却依然可以通过眼前的画面获取。
  比如, 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待, 他跟胤禔之间的情感确实不能够算作兄弟情。
  他们能够维持和平的相处,里面夹杂着的不仅有对彼此相争的默契,更多的是汗阿玛期盼。
  在汗阿玛的眼中, 兄弟间似乎就该相扶相持,就像他跟二伯裕亲王福全差不多。
  所以不管胤禔做出什么事,只要没有威胁到他的太子之位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可有些事情,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如何,就能够如何。
  就像水幕出现之前,他确实以为是这样。可在画面里呈现出他跟胤禔的遭遇时,胤礽发觉是他想错了。
  汗阿玛的确是不在意,但不代表他不会记在心底。等到矛盾压积的过多时,再来秋后算账。
  而他和胤禔,就属于秋后算账中的一员。
  但胤礽不认为这都是他的过错,难道是他不想要兄友弟恭吗?是他不想当个好太子吗?
  多年的相处,最终形成被废的结果,全赖他吗?
  若不是胤禔非要相争,不想要接受如二伯裕亲王贤王般的道路,底下的弟弟又怎么会虎视眈眈盯着那个位置
  *
  当然,胤礽也不能全然否认他与胤禔之间没有兄弟情。
  毕竟,虚假的感情,也能够称之为兄弟情吧?
  还是说非要如同胤禛跟胤祥之间那样的兄弟情才能够称为兄弟情呢?
  如果真的是那样,就算了吧。
  默契十足的,同想在这里的胤禔也觉得算了。
  他跟胤礽无法达成他汗阿玛跟裕亲王的高度,也无法变成胤禛跟胤祥的模式。
  身处皇家,只要有能力谁不想去争
  说不想争的,到底是真的争不过还是没有能力,亦或者是确实没那颗心,其实彼此都心知肚明。
  魑魅魍魉,装的不过是像人罢了。
  他最后会失败,只是没有算到在汗阿玛的心中,胤礽的地位竟然比他所想的还要重。
  *
  胤礽自是感觉到胤禔的咬牙切齿,还有心底的不服气。
  也清楚他此时此刻的想法,只是他没有心思去顾及他。
  现在的他只想要看看水幕里的胤禛跟胤禟又是如何的反应。
  在胤禔持以拒绝的态度后,他们又会如何应对
  胤禟也想要知道,同样的,胤禛也想要知道。
  哪怕他能够想到,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不会如同大哥胤禔那样拒绝,即使他当时真的心存争夺储位之心,也会根据时态去等待。
  说不得还会询问九弟,毕竟除却大哥以外,还有九弟也在汗阿玛提到的监守人员范围之内。
  即便汗阿玛表示“谁如果为太子求情,必将重罚”,但那是对大臣所言,或许还包括宗室之人。
  至于他们兄弟,包括却又不包括。只是想要借此机会来看他们对待太子的遭遇是种什么样的反应
  太子终归是太子,就算被废,可汗阿玛教养那么多年,真的可以割舍下去吗?
  若是他们不去求情,汗阿玛也真的会感到高兴吗?
  尤其想到这次卡牌出现的名字「兄弟情」,胤禛认为意义或许就在这里。
  他汗阿玛眼中的兄弟情,就算是虚情假意,也不能落井下石。太子被废,是考验,而被考验的是所有人。
  他、大哥、太子、其他兄弟,包括王公大臣们,一个都不能例外。
  检验的不止是太子在众人心中的印象与地位,还有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更重要的是,想要看如同他大哥那样的人又有多少。
  只要一个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犹如大哥输了,就落得革爵圈禁。
  所以为避免糟糕情况,能够做的便是求稳。
  即使在这期间汗阿玛不高兴,结局也不会太坏。
  只要汗阿玛心软、后悔、念旧情,终究会网开一面。虽然也有可能嘲讽他们只顾兄弟情,不顾父子情,可问题终归不大。
  只是,他们还需要考虑,自己的行为会不会被当做结党营私。
  如若真被如此认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而康熙的想法到底怎么样,胤禛认为他没有办法判断。
  现有的想法,也只是猜测。更多的还需要看他汗阿玛的反应、态度还有神色。
  实在有时候语气会骗人、话语会骗人,态度也会骗人,但下意识的反应和不自觉的神色却不会骗人。
  可下意识的反应以及神色是故意做出来的,还是真实的,胤禛觉得这是门需要精修的学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