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姜翠花闻言顿了顿,并没有说不要的话。
  他们养儿子本来就是为了防老,现在,兄弟两个都有工作。
  孝敬孝敬他们老两口也是应该的。
  这次柳来福生病,姜翠花差点就拿不出钱来。
  现在想想,也是太不应该了,他做父母的,含辛茹苦养大几个孩子,帮着他们成家立业。
  多收他们一点养老钱又咋了?
  这个钱,姜翠花收得心安理得。
  柳来福没说话,他关心道:“你们几个,明天就回去吧,别耽误了工作。”
  这么一折腾,几个孩子半个月工资都没了。
  柳大哥柳二哥都只请了十几天的假,确实得回去了。
  柳茵茵暂时不回去:“爹,我再在家里待几天,我都打听好了,县城有个叫张家屯的村子。”
  “里面有个叫张江南的大夫,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我想带爹过去看看能不能治好他失眠的毛病。”
  柳来福沉声说:“你回去吧,回头明远陪我去张家屯就行,用不着你。”
  多请一天假,就得多扣一天钱,柳来福不想耽误了他们。
  柳茵茵不着急回去:“爹,我已经找了一个人帮我代工一个月,早点回去也是给她一样的钱。”
  别的倒没啥,柳茵茵主要是担心顾炎炎,怕他没父母在身边不适应。
  不过,她前几天给柳二嫂打过电话了。
  她说顾炎炎挺好的,只除了会时不时找她跟顾成之外。
  别的没啥异常。
  所以,柳茵茵也不着急回去,想着先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
  况且,之前出院的时候,医生说柳来福的情况有可能没那么简单。
  柳茵茵心里有点不放心,决定还是等柳来福完全没问题了再回去。
  第382章 针灸
  要真一直不好,她就带柳来福去青市的大医院再看看。
  那边医疗设备更先进。
  柳茵茵人没回去,只给柳二嫂打了个电话,说她要过段时间才回岛上。
  要是有事情,让柳二嫂给她发电报。
  在家待了四五天,柳茵茵每天早上送柳来福去医院打吊针。
  乡下路不好走,知道自己怀孕后,柳茵茵就没怎么骑自行车了。
  都是直接走路去县城。
  正好,柳来福现在不能干重活,多走动走动还是挺好的,就当锻炼身体了。
  趁着他打吊针的功夫,柳茵茵时不时会去李大娘那边倒腾点物资出来。
  没办法,柳来福病虽然是快好了。
  后期的休养也很重要,还有,医生嘱咐过他们了,柳来福以后在饮食上得忌口。
  辣的,口味重的有刺激的食物不能吃。
  只能吃一些软烂的东西,最好是能吃细粮养胃......
  像小米粥、稀饭、面条啥的,粗粮尽量少吃一点,怕刮坏了肠胃。
  所以,柳茵茵得提前做准备,给家里备一些细粮。
  去年秋收的时候,柳家一家子分到了不少口粮,但细粮还是挺少的。
  家里又没粮票,想买细粮都买不到,去黑市买细粮又不划算。
  这几天,柳茵茵前前后后,给了姜翠花二十斤小米,五十斤白面,大米也有五六十斤。
  柳来福一个人,这些细粮,足够他吃上四五个月。
  不过,姜翠花每次看到柳茵茵买这么多细粮回来,都快心疼死了。
  “嗐,你花这个钱干啥,乡里也有大集,回头我去集市上给你爹换一些细粮,比你直接买划算多了。”
  再说了,他们做父母的,哪里好意思花闺女这么多钱。
  乡下也没有顿顿吃细粮的人,太奢侈了。
  柳茵茵闻言好奇道:“娘,乡里下次大集是什么时候?”
  两次回家,柳茵茵都没赶上大集,她还挺想去集市上看一看的,买一些乡下特产带到岛上吃。
  刚经历过几年饥荒,乡里每次举行大集的时间并不固定。
  上一次大集还是年前......
  姜翠花琢磨道:“快了吧,应该是这个月十五。”
  今天是十二,还有三天。
  柳茵茵点点头道:“娘,我想明天带爹去张家屯看看。”
  从市区医院带回来的药水已经用完了。
  柳来福也说身体完全正常了,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柳茵茵想着早点带他去找张江南大夫治一下失眠的毛病。
  事情要是顺利的话,大集过后,她打算回岛上去。
  柳大哥柳二哥前几天已经回去了,他们不好一直请假。
  闺女懂得多,在姜翠花眼里,闺女比几个儿子还要靠谱些。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她的好女婿。
  扯远了,姜翠花又往柳茵茵手里塞了五十块钱。
  “这些钱是你大哥二哥留下来的,给你爹治病的钱。”
  “你先拿着,要是不够,回头等你大哥二哥发了工资,我让他们还给你。”
  不能让闺女一个人又出钱又出力。
  况且,闺女还给柳来福买了一百二三十斤细粮,花了好些钱了。
  柳茵茵收了钱:“我明天早上过来接爹。”
  这次,她也不打算骑自行车去。
  柳茵茵打听好了,柳家村也有去张家屯的路,差不多要走两个时辰。
  柳茵茵是没问题的。
  柳来福问题也不大,要真走累了,也可以停下来休息休息。
  <a href="https:///tags_nan/wenxinwen.html"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温馨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